王滋海
教育是一個永恒而不會褪色的話題。對高職院校法學教師開展繼續教育不僅有助于人才的培養,還能夠大大推動高職院校的發展,深化教學改革。
一、對高職院校法學教師開展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的生命力不僅源于學生的勤奮,還在于教師的綜合素質,在高職法學專業教學中,教師的綜合素質不僅關系到法學專業教學質量和人才的培養,更關系到高職院校能否可持續發展。因此,對法學教師開展培訓和教育,使其思想政治素質更高,教學水平更強,職業素養更優秀,才能促進教師真正勝任法學專業教學工作。
在日常工作之中,高校法學教師并不能真正通過法學開展教育,許多學習都需要在不斷積累的基礎上進行法學知識學習,因為法學專業內容十分講究與時俱進,陳舊的內容不斷被新的法律法規代替,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第一時間捕捉信息,掌握新的內容,這樣才能將最新知識及時傳遞給學生[1]。這就涉及了如何獲取新的內容進行教育的問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教師接受新知識更加方便、快捷,各種新媒體平臺的誕生為新知識的傳遞構建了良好的保障。教師需要具備超前的意識,提前消化新的知識,了解專業所涉及的職業內容體系,通過自身的理解和消化再傳遞給學生,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使自身的知識儲備達到一個新的層次,才能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所以,高職院校對法學教師的繼續教育至關重要。
二、高職院校法學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方向
1.培養高尚道德和人格
法學是一門嚴肅而系統的學科,因此需要從業者具備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和高尚的品質與人格。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和人格。教師要對每一名學生充滿信心,認為他們可以成為所需要的人才,掌握相關知識,要耐心、認真地對學生開展教育[2]。切忌“一鍋端”教學,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采取同樣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會起到應有的效果。所以需要注重差異化教學。教師要熱愛自身的本職工作,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學會傾聽學生的想法,這樣才能夠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才會使學生真正愛上法學專業,認真學習,配合教師的教學,最終成為棟梁之才。
2.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
高職院校法學教師要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將知識相互關聯,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將知識系統地傳達給學生。首先,法學教師要具備專業的法學知識,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了成為學生榜樣,教師要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不斷進修和充電,掌握最前沿的法律知識。其次,法學教師要掌握全面的教育理論知識。對法學教師而言,只有掌握必備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教育理論,才能夠抓住學生的特點,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教學。再次,法學教師的知識絕不能僅限于專業的法學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還應該具備多方面的知識,使自身的知識儲備更加強大、廣博。因為法學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因此,單純講述法律知識并不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夠結合其他知識進行授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法學教師要具備實踐能力。許多法學教師的理論功底十分過硬,但是卻很少有機會從事相關法律實踐活動,實踐經驗不足[3]。那么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的教學內容可能也僅限于書本知識,對學生缺乏實踐能力的培養。法學專業強調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因此實踐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教師要注重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才能勝任法學教育工作。
三、高職院校法學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中國高職教育從誕生至今,已有三十多個年頭,由于師資力量有限,學生質量不高,而提高教師的素質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盡管高職院校在這些年的不斷摸索之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師資隊伍在不斷壯大,也加強了對教師的各種培訓,但由于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高職教育整體發展速度和質量與社會和經濟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4]。
高職法學教師的繼續教育之所以存在很大的問題,第一是由于政策法規不完善。盡管我國十分重視高職教師的培訓工作,但繼續教育的相關政策卻并不完善,高職法學教師進行繼續教育但缺乏繼續教育必備的資金和時間,使得許多教師并不能真正享受到繼續教育。第二,社會對高職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偏見,這些偏見也影響了高職教師的發展。許多高職教師受到這些觀念的影響,并不重視自身素質的提升,而是將其作為謀生的手段,教育學生只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并不真正關心學生的需求,這是法學專業教育十分致命的一個問題。新政策和法規在不斷誕生,教師卻并不了解,繼續閉門造車,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和人才的培養。第三,由于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的體系不完善,導致一旦教師接受繼續教育就可能面臨眾多的情況,這就很難保證教師可以得到全面系統的教育。加之高職院校的教師往往教學任務繁重,很難再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參加繼續教育。第四,繼續教育的方式不夠靈活,渠道也不廣泛。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教師所接受的主要繼續教育模式就是脫產教育,但教師很難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脫產教育。再者就是通過專門的培訓進行在職進修,這對于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師而言也比較被動,因為繼續教育多采取課堂授課的方式,只有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教學環節,這樣的教學效果也并不能達到應有的目的。此外就是教師到企業去培訓,接受鍛煉。從理論上來講,該種方式可以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效果,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并不一定可以實現。第五,經費不足也是制約高職院校法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一個主要因素。政府對高職院校的投入較少,高職院校的大部分經費都是學生的學費,由于經費不足,影響了法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
四、高職院校法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實施對策
1.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對于高職法學教師而言,進行繼續教育的前提是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一方面,教師需要掌握專業的技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思考,學習時下的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繁重的教學任務面前,教師也需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自學,這樣才能實現自我突破。
對于法學教師而言,教學和科研工作都很重要,但是具有高度的自學能力更重要,為了不耽誤工作,實現自身的發展,就需要去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進行自學。
2.積極參加培訓
法學教師要想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就需要不斷參加各種培訓,培訓的目的是提高教學水平。但是,在高職院校不斷擴招的今天,教師的工作壓力很大,任務繁重,這時候如果將教師外派很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為教師開展各種法學學科的研討會和講座,利用節假日開展培訓班,為教師提供所需的知識和最前沿的法學知識,使教師能夠做到不斷補充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相關新政策和法律法規需要在培訓中體現出來,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除此之外,教師要利用現有的條件,互相聽評課,積極吸取有用的經驗,不斷取長補短。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教師就可以結合優秀的資源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達到繼續教育的目的。這同樣可以實現脫產培訓或者外派所達到的效果。
3.爭取進修的機會
對于法學教師而言,為了提高自身綜合能力,進修是十分難得的機會,教師要抓住機會,積極進修。通常,根據個人需求和工作內容,都會有相應的進修機會,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申請進修,結束后再回到工作崗位開展授課。對于教師而言,進修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不僅可以了解最新的法律政策,還能夠了解相關理論的最新進展,通過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為高職法學專業的教學質量增光添彩。進修的目的是開闊視野,教師要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將眼光放長遠,吸取先進的理論知識,不斷歸納總結經驗和教訓,這樣才能具備較高的素質,成為合格的法學教師。
4.利用互聯網進行繼續教育
高職院校法學教師可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進行繼續教育。與傳統的繼續教育相比,網絡繼續教育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繼續教育,不會使工作和學習出現沖突。對于法學教師而言,網絡繼續教育可以貫穿始終,實現教師的終身教育,并且該教育可以靈活進行切換,方便教師隨時隨地進行溝通和交流,與專家進行在線對話和咨詢,及時解決存在的疑難問題,還可以發表自己的成果。網絡繼續教育不僅可以為高職院校節省許多成本,還方便、快捷、有效果。
5.參加法律實踐活動
繼續教育的目的是使法學教師掌握良好的理論知識,并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些缺乏實踐經驗的教師需要積極參加各種法律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適應各種新政策、法律法規的變化。在實際教學中,會有許多案例、專業知識和模擬實踐課,教師要熟練運用一些新型教學手段。參加法律實踐活動可以幫助教師適應新型教學方法,當教師不斷接觸案例時,就可以在處理案例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實踐經驗。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法學教師的繼續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教師的精力有限,往往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繼續教育之中。因此學校要為法學教師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條件,使教師可以投入繼續教育之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周旺東.對高職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的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0(9):1-3.
[2]趙 思.陜西省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
[3]賀香玉.關于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的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9):162-163.
[4]劉志紅.高職院校教師繼續教育問題探析[J].成人教育,2011(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