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玥鋆?王曉慧
浮華背后的落寞,富裕背后的空虛,電影中任何的運動形式都要依靠著影視的空間所存在的。而安東尼奧尼作為意大利著名的電影大師,其在電影空間建構方面更是卓文不群。
一、物質空間
物質空間即電影中人物的生存空間與活動空間。在《紅色沙漠》,導演通過不同的方式體現出工業化物質空間的嘈雜與冷漠。
通過人物的空間安排感知空間
在《紅色沙漠》中,導演安東尼奧尼為了顯示工業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難以溝通的冷漠與隔閡,人與建筑物之間的距離與隔膜,總是會在拍攝的時候設置人與人之間,人與建筑之間的視覺隔閡。
在《紅色沙漠》一片中,茱莉亞娜和科拉多在船上交談那個“醫院女孩”的場景,導演大都采用單獨拍攝的方式,單獨拍攝茱莉亞娜、單獨拍攝科拉多,暗示著即使茱莉亞娜和科拉多處于一個非常靠近的空間之中,卻完全生活在兩個世界里。即使兩個人距離很近,導演也很少采用兩人同框的鏡頭,即使在同框的鏡頭中,導演也會在人物之間設置一定的視覺障礙。導演多次采用搖鏡頭跟隨科拉多的調度靠近女主,表現出在這段感情中是科拉多主動靠近茱莉亞娜,而伴隨著茱莉亞娜不斷的出畫,也表現出了她內心對這段感情的逃避與掙扎。在船上,茱莉亞娜本來是向科拉多講述“醫院女孩”心中的孤獨即自己內心中的孤獨,但是即使在講述一件拉近兩人距離的話,兩人之間仍然有橫亙著的視覺阻礙物,表現出主人公雖然在不斷的靠近彼此,卻仍然難以跨越之間的障礙,兩個人仍然處于不同是世界中,茱莉亞娜向往著沒有污染,推心置腹的社會生活,而科拉多卻是生存在工業化下的產物,這也暗示了這段感情的悲劇性。
導演利用獨特的鏡頭語言通過對人物生存空間環境的描摹,展現了整個工業化時代人情冷漠,世態炎涼。導演沒有通過多余的人物對話表現出“工業文明對現代人的異化”這樣的主題,而是通過空間的設置表現人物所生存的物質空間。通用空間的設置表情達意,這才是真正屬于電影的語言。
二、社會空間
社會關系即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綜合形象。
(一)利用象征表現社會關系
在《紅色沙漠》中,當茱莉亞娜等人在碼頭要逃離那艘充滿瘟疫的游船時,在茱莉亞娜阻止科拉多去拿自己遺落在海邊小屋門口的包時轉頭的一剎那,她看到自己的朋友甚至自己的丈夫全都置身于茫茫的白霧之中。他們安靜的站在漫天的霧氣之中,沉重的介質讓女主難以看清他們的臉。這漫天蒼茫的白霧仿佛就象征著人與人之間難以溝通的隔閡,仿佛每一個人都和身邊的一切有著巨大的隔膜。霧茫茫的空曠海岸邊只有四個模糊的人影,仿佛是世界邊緣的孤魂野鬼一般,人與人之間沒有交流,只有冷漠;沒有溝通,只有隔膜。生活在這個工業化世界里的人他們看不清身邊的人,也看不清整個世界,甚至于連最信任的朋友和丈夫之間都有著巨大的障礙。
導演通過人物所處的煙霧環境,表現出工業化時代人與人之間冷漠疏遠的物質環境,利用象征的鏡頭表現出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冷漠與隔閡的社會關系。
(二)利用道具表現社會關系
在《紅色沙漠中》,導演巧妙的利用了鏡子交代了工業化時代浮躁疏遠的社會關系。在海邊小屋的那場戲,茱莉亞娜面對著鏡子,而科拉多也被倒影在鏡子中。兩個人看似很近的距離,實際卻很遠。其實,這也隱喻著兩個人的內心距離。茱莉亞娜是在別人看來是一個因為車禍而精神失常的女人,她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她渴望去了解別人,渴望走進別人的世界,同時他也渴望被愛。但是,科拉多不同,他是一個被工業化異化的產物,見慣了人情冷漠的人,所以,在科拉多與茱莉亞娜之間看似距離很近,其實距離很遠。心理上越是躲避與隱藏,外部肢體越是親密無間。在狹小的紅色空間中,六個人的肢體親密的交織在一起。導演巧妙的利用了鏡子這一道具,表現出了人物之間冷漠疏遠的社會關系。
三、心靈空間
用隱喻表現人物的心靈空間
在《紅色沙漠》中,唯一一處色彩比較明麗的鏡頭,就是在茱莉亞娜與她兒子講述童話故事的時候。燦爛的陽光,蔚藍的海岸,這些美麗的場景都隱喻著工業化社會之前人們悠閑安逸的生活,故事中帆船則隱喻著帶有侵略性的工業化文明,而故事中的小女孩就是茱莉亞娜,同樣的也是曾經整個的社會人群的形態。伴隨著帆船的來臨也隱喻著工業化社會必將改變人們的生活。同時,導演通過人物心靈空間無物質空間的對比,不僅表現出導演對工業化社會以及人類的異化所產生的深刻的擔憂之情,同時還表現出了導演對人類社會中情感的沙漠的失望和擔憂。
導演安東尼奧尼通過對物質空間、社會空間、心理空間三種不同空間的構建,利用別具一格的空間設置方法表現出導演對工業前社會的懷念以及對工業化社會對人類異化所深深的擔憂之情。在《紅色沙漠》中所構建的空間結構與眾不同、獨具匠心,在不同空間交織下展示出了深刻的主題,于有限的景框之中展現出龐大的社會特征,具有很強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