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臺州市寧溪中學 裴蘭香
詞匯學習策略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浙江省臺州市寧溪中學 裴蘭香
隨著高中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英語詞匯教學被賦予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尤其是新高考背景下,新題型當中的讀后續寫及概要寫作對學生的詞匯量要求更高。這些要求涉及多重語境觀、核心詞匯觀和學用協理論三種詞匯學習理論。基于這一情況,本文主要從當下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及其理論入手,結合高考題型中讀后續寫及概要寫作,具體探討如何更為有效地實施詞匯教學,以此提升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效率,提升學生詞匯積累量,同時也提升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
詞匯學習策略;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英語教學當中,詞匯教學始終是其基礎和重要的部分。對許多高中生而言,詞匯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而詞匯又是英語聽說讀寫的基礎。但在學習、掌握以及記住英語單詞的過程當中,許多學生始終感到比較困難,怎樣記住更多的單詞以擴大詞匯量也是讓人感到頭疼的問題。新高考新題型中的讀后續寫,用詞數要求比改革前的書面表達多了30詞左右。面對這種新的形式,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增加學生的詞匯積累是教學中必須面對的難題。但在當前的詞匯研究成果中,探討如何教詞匯知識的較多,而就讀后續寫和概要寫作新高考新題型,從學習者的角度落實詞匯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就此,以下先從詞匯學習策略及其理論出發,結合讀后續寫和概要寫作題型,來探討關于高中詞匯教學的幾點理性思考。
隨著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入推進,針對如何更為有效學習英語單詞,已經有許多研究者得出了各種各樣的詞匯學習方法,其中比較突出的策略涉及三種詞匯學習的觀念和理論,即多重語境觀、核心詞匯觀和學用協同觀。就這三種理論,具體分析如下:
(1)多重語境理論與語境理論相關聯。首先語境可以理解為語言環境,上下文、時間、空間、情景、對象、話語前提等與語詞使用有關的都是語境因素,結合這些因素,綜合形成多重語境(彭思祥 秦蓉 2012:129-131)。因此,多重語境觀認為,在多重語境之下,英語各個詞匯之間的關系相連不可分割,能夠加強學習者對詞匯的記憶、掌握和理解。語境是影響詞匯學習的要素之一,具有消除歧義、提供詞義線索等作用。詞匯詞義只能在特定的語境中尋求,如果脫離語境,就可能出現理解偏差。
(2)核心詞匯觀,既可以指以某一單詞為核心,衍生出的其他形式的詞匯,如possible可加前綴、后綴等,形成其他含義、詞性的單詞等,如impossible、possibly等;也可以指以某一單詞為核心,形成的相關詞組等進行詞匯學習和記憶;還可以指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或程度下應當掌握的詞匯,形成的是一個范圍的概念。把詞匯學習重心放在核心詞上,集中精力學習和掌握這些詞匯,能夠起到增強學習信心,減輕學生負擔,降低學習焦慮的作用。
(3)學用協同理論,顧名思義主要是指,學習單詞的過程當中,既學習該單詞的拼寫,也學習該單詞的具體用法,二者相互協同,加強學習者對該單詞的掌握。
基于以上三種理論或者詞匯學習策略,要具體呈現其應用的效果,實際上則還需要相應的教學指導,并且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采用合適的方法(翟艷春 2014:157-160)。對此,以下則主要結合高考題型當中讀后續寫及概要寫作,具體探討以詞匯學習策略為主的詞匯教學方法。
新高考新題型讀后續寫,要求續寫150詞左右的完整文章,詞數要求比改革前的書面表達多了30詞左右。如何擴大詞匯量,增加學生的詞匯積累一直備受關注。然而,詞匯研究成果中,探討如何教詞匯知識的較多,而就讀后續寫和概要寫作新高考新題型,從學習者的角度落實詞匯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針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依據筆者教學經驗,結合讀后續寫及概要寫作開展教學,以上文提及的詞匯學習策略展開詞匯教學實踐應用分析,具體教學如下:
讀后續寫的最初引導是給教材中出現的一篇有趣的故事續寫結尾。根據單元的教學重點詞匯和語法項目,確定與故事內容相關的關鍵詞后,放手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展開想象,完成一段續寫任務,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興趣,故事結尾可以與原作者意圖保持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接下來,分析學生故事情節的合理性和邏輯性,糾正一些錯誤思維。第三步,引導學生添加動作、環境、心理活動等細節描寫。以2016年浙江高考英語讀后續寫為例,題目給出的閱讀原文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 Arthur 在下班之后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一家銀行附近,有一個年輕人很著急但是不能發動汽車,Arthur 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年輕人就叫Arthur 把兩個箱子放進出租車內。就在 Arthur 幫忙的時候,報警聲響起,并且文中明確寫明:It was from the bank. There had been a robbery. 周圍的人都在問發生了什么,而 Arthur 仍然繼續幫年輕人搬箱子。其中一位女士則用異樣的眼光看Arthur,就好像是 Arthur 搶劫了銀行一樣。而后主人公在人群當中感到非常緊張,便開始逃跑。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要求學生發揮想象續寫。
依據該閱讀原文以及續寫要求,基于詞匯教學的目的,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情景的創設。而且,根據續寫的“應使用5個以上短文中標有下劃線的關鍵詞語”這一要求,學生可以對原文中畫線詞語有更好的理解,使得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運用、記憶其中的英語單詞。同時,以關鍵詞的形式要求學生進行續寫,實際上也達到了學用協同、使用核心詞匯的目的。由此,該題型實現了三種詞匯學習策略的綜合,最終也有利于學生詞匯記憶。
而學生依據相關要求續寫完之后,教師再結合學生詞匯運用、語法運用等情況,深入分析重點單詞的用法、語法現象等。從而,學生對某一單詞的印象更為深刻,最終也可掌握其中涉及的單詞用法、語法等。例如,以上提到的 robbery 一詞,該次的詞性為名詞,學生在續寫時,對其相關單詞如robber、rob 等可以區別、記憶,同時也就記住了更多的單詞,擴展了自身的詞匯量。另外,由于原文的故事性非常強,學生依據已有的故事情節可展開豐富的聯想。在這個聯想的過程當中,必定需要用到一定量的詞匯。當學生開展聯想后,實際上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的重視,從而也有助于學生在積累單詞時,采用聯想的方式加強記憶。
綜合以上分析,在英語詞匯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多重語境觀、核心詞匯觀、學用協同觀來開展教學,同時也可以結合當下讀后續寫的題型開展教學,注重單詞學習的語境創設,并且在不偏離語境的核心詞匯下,要求、引導學生以聯想寫作的方式實現詞匯的記憶,也實現詞匯量的擴大,同時該方式也可以有效鞏固學生對單詞的運用知識能力(張斌 2015:66)。除此之外,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也會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英語單詞是英語聽說讀寫的基礎,它不僅關系到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升,還關系到英語學習的具體效果。而許多學生學習單詞時面臨著多種多樣的困難,如:記了就忘、對單詞學習沒有興趣、不重視單詞的積累等等。鑒于此,教師在英語單詞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積極采取措施,盡可能幫助學生降低單詞學習時的困難。為此,以上主要分析了三種詞匯學習觀念或者學習策略,即多重語境觀、核心詞匯觀以及學用協同觀,并對高考讀后學習這一題型展開了具體分析,希望可以給這方面的教學帶來一些參考。
彭思祥,秦蓉. 2012. 詞匯學習策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8):129-131.
翟艷春. 2014. 高中英語詞匯學習策略[J].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57-160.
張斌. 2015. 論述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 亞太教育(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