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 邵 靜
低年級英語課堂教學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
江蘇省蘇州市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 邵 靜
隨著《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為《新課標》)的頒布,2015年秋季起譯林新版《英語》(一年級起點)教科書也開始全面使用。經過各級教研部門組織學習《新課標》和新版教材,教師的課堂也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但是由于教師對《新課標》和新教材理解的偏差和之前長期使用舊教材形成的思維定式,在低年級英語課堂中還是存在一些常見的教學問題。下面,筆者以譯林新版《英語》(一年級起點)為例,談談低年級英語課堂中的常見教學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
低年級;英語教學;教師評價
新課改以來,有學者針對“熱鬧”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認為表面熱鬧的課堂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學功能的實現,反而有可能損壞教學的內在功能。教師在各種活動形式的基礎上應該注重教學的實際效果與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興趣對他們的學習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很多教師注重在低年級英語課堂中采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和游戲,利用各種有趣的資源吸引學生。但是有些教師常常過分注重教學形式,忽略了教學細節與實效。
【案例1】某教師在執教譯林新版《英語》一年級上冊Unit 6 Look at my balloon的第一課時的Story time板塊時,制作的每一張PPT中都有豐富的插圖和動態圖片,許多動態效果設計自帶聲音效果,有的PPT甚至是一閃而過,學生學習新知時被華麗的課件所吸引,真正接觸目標詞匯和句型的機會卻不多。課堂中教師用夾彈珠的游戲來鞏固顏色類單詞,學生在游戲中興趣高漲,但學生過多關注應如何更快地夾彈珠而忽略了單詞的操練。在最后拓展環節,教師用調色盤的游戲來拓展新的顏色類單詞時,讓學生調顏料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導致時間都花在了形式上而沒有真正落實到單詞的教授上。
【問題診斷】本節課教師采用了多種活動形式,精心制作的課件、節奏歡快的歌曲和各種游戲的設置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課堂氣氛活躍;但是由于活動太多,很多游戲學生剛了解了規則,馬上又被另一個游戲所取代,PPT對重點詞匯和句型的展示剛呈現馬上又被下一張PPT替換。讓人感覺教師不是在利用各種課堂活動促進教學,而是在用課堂知識展示各種活動和PPT,課堂看似熱鬧,學生真正學到的知識實則不多,忽視了教學的實效。
【改進對策】教師可以設計清晰明了、重點突出的板書,把本節課的重點單詞和句型在課堂新授過程中逐一呈現。板書要有生成,這比在PPT上一閃而過的知識點更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教師可以刪除PPT上有些不必要的部分,如過于復雜的畫面背景,大量的動畫和音效,這些都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在新授單詞時,可以讓學生看著或拍著卡片讀單詞,這樣比遠遠地看著課件上的單詞讀要印象深刻得多。在游戲中,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語言目標完成情況,扎實地鞏固好目標詞匯和句型,注重學生的發音細節,把握好課堂的節奏,讓英語課堂變得松弛有度。在本課的調色盤活動中,教師可以直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顏色的合成或者直接由教師來調色。這樣節省了課堂時間,把時間還給了有效教學。
語言與思維兩者密不可分。用英語思考是英語學習者的一個重要思維品質。英語思維能力是能夠通過學習而發展的。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用英語直接思考而不是間接思考。然而有許多教師由于低年級學生英語水平不高,為了節省時間,直接灌輸學生大量的中文,培養了學生用中文思考,間接英語輸出的習慣。這樣的做法忽視了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發展。
【案例2】某教師在執教譯林新版《英語》一年級上冊Unit 7 I can dance時,在課堂中,每一句英語課堂用語后都會翻譯成中文指令,在教授動作類單詞后,都會直接告訴學生單詞的中文意思。在課件上,每一句英文都對應了中文翻譯。學生全程沒有語言障礙,在操練單詞和句型時,都是讀完一遍英文再讀上一遍相應的中文意思。
【改進對策】雖然學生整節課學會了目標詞匯和句型,也都明白其含義,但是這樣的教法忽視了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發展。在本課教授動作類單詞時,教師可以通過動作、圖片的輔助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在操練句型時,可以利用TPR教學法幫助學生鞏固新知。在課堂指令中,如果教師用英文說一遍后學生沒有立即明白,教師可以用示范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要讓學生通過相應的語境盡可能理解其表達的意義。在布置家庭作業時也不必全寫成中文,可以教師邊說邊配上相應的動作或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其意思。按照母語的方式,用最自然的方法學習英語,從聲音和圖形、場景的對應來學習英語,才有可能擺脫中文思維的控制。在教學中要盡量使用英語,同時可以適當、合理、有效地使用中文,避免過度依賴中文。
《新課標》提倡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水平。評價要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評價目標的多維化。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多數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及時地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反應、回答,但是在給予回應時的方式普遍比較單一。請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3】某教師在執教譯林新版《英語》一年級下Unit 3 I like carrots時,對于學生跟錄音模仿發音后基本上都是用Good、Great、Excellent來評價學生。在操練句型I like...時,教師基本上用“Me too.”來回應。這樣的評價和回應顯得比較單調,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語言和思維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改進對策】我們倡導采用多樣化、個性化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在學生跟錄音模仿發音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大大的擁抱,或者可以給學生一個“high five”,與學生擊掌以示鼓勵,也可以讓班中其他學生給予回答者“big hand”,這些方式都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生在利用句型I like...表達自己觀點時,教師除了利用書上的句型“Me too.”來回應學生,還可以利用“Why?”引導學生有更多的語言輸出,與學生產生更多的話輪。對于評價方式,要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參與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支持和激勵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欣. 2012. 小學低年級英語游戲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
靳孝琴. 2010.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 甘肅:西北師范大學.
劉媛. 2011. 小學新手英語教師課堂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基礎英語教育(1):80-83.
徐萍. 2012. 論英語課堂教學常見問題及其處理[J]. 科教文匯旬刊(2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