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官林中學 石曉然
循序漸進培養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江蘇省宜興市官林中學 石曉然
英語寫作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技能,教師要循序漸進,以問題為導向,突出學生在寫作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習得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寫作能力,幫助學生逐步在語言輸出中提升英語學科素養。
高中英語;寫作;語言知識;技能;寫作能力
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英語習得包括兩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輸入和輸出。輸入是聽和讀,而輸出就是說和寫,長期以來,高中英語教學比較重視輸入,但對輸出的訓練重視不夠。輸出假設理論Swain等人(1995,1998)對加拿大法語浸入式教學進行跟蹤研究發現,在一些法語聽力和閱讀理解測試中,浸入式學生的成績與同齡的以法語為母語的學生成績相差無幾,但是,浸入式學生的說和寫的能力遠遠不如以法語為母語的學生的水平。他們認為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輸出機會太少,由此他們提出“輸出假設”(Output Hypothesis)。該假設認為:在輸出活動中,(1)由于需要將意思表達清楚,學生必須經歷語言形式的構建、嘗試和改進過程;(2)由于表達遇到困難,學生更加注意相關形式和規則,從而能提高學習者語言的流利度、增加學習者對語言點的敏感、幫助學習者驗證其關于語言的假設、有助于學習者反思和控制并內化語言??梢?,要想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必須加強學生的輸出技能的訓練?!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實驗)》對高中英語寫作也有明確要求,其中七級寫作水平是“具備初步實用的寫作能力”,八級的寫作要求則提升至“寫出結構完整的短文”,而九級的寫作目標則更高,要求學生在寫作中做到“文體規范、語句通順”。當下在江蘇高考試題中,寫作占試卷的分值較高,這就要求教師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以供拋磚引玉。
寫作是一項綜合技能,它需要有一定的寫作“底氣”,比如詞塊、句型和語法等,這些在寫作過程中都直接影響著寫作的準確度、流利度。然而筆者發現,當下高中學生常出現一些明顯的常識性語言錯誤,比如,詞性不分、結構不完整、拼寫無序等,“造詞”現象較為突出,這些都是語言基礎較弱的表現,需要引起重視。
誠然,英語寫作受到一定的母語負遷移,所以,很多學生在初中英語寫作中常用“英語詞匯+漢語句子結構”來寫作,到了高中依然沿用了這一不良習慣,這就造成了英語句式的雜糅現象。很多學生沒有留心英漢表達的異同點,在英語寫作中不注重“形合”,而是用漢語“意合”思維造句、寫句,造成很多漢語式英語表達。
“英語用詞、造句、成章的最大特點是采用形合法、重形式結構協調,多用或常用關聯詞語,注重形式接應,‘前呼后應’,顯性銜接,以形顯義,以形統意,以法攝神”(連淑能 2006)。很多高中學生寫作往往只注重達意,而不注重形合,句子結構要么有頭無尾,要么無頭有尾,更有學生常出現多重謂語動詞并置現象,對復雜句式的表達含混不清。
寫作是一項系統的技能培養,也是高中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集中體現。孔子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睂懽餍枰欢ǖ幕A技能,例如,詞匯基礎、句型基礎、句式結構基礎和寫作格式基礎等,這些均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予以重視。
首先,單詞是寫作的“敲門磚”,沒有單詞和足夠的語塊,寫作往往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要以構詞法、音義法、前后綴法等幫助學生擴充詞匯,并以語塊的形式儲存在腦海中,做到用詞時如同探囊取物,得心應手。其次,要熟悉掌握五種句型結構。教師要讓學生習慣性地運用五種結構,并以主謂賓和主系表兩種結構為原型,擴展至主謂、主謂雙賓以及主謂賓+賓補結構,讓學生內化英語句式結構的來龍去脈,只有熟悉掌握五種句型,運用時才能游刃有余。再次,要了解復雜句型的構成和運用時機,復合句有兩個難點,一個是定語和狀語作為修飾語的功用,另一個是從句中連詞的選擇和運用。很多學生缺少表達正確句子的“心理機制”,無法以英語思維來啟動英語表達的結構,因而往往寫出的句子較為松散,教師要用試錯法、找錯法和改錯法等讓學生習得之,同時強化練習,幫助學生運用自如。最后,要幫助學生發展良好的寫作品質,其一是寫作格式,其二是寫作顏值。文章的時態、人稱以及開頭結尾等都需要有“章法”,作文是以作品形式呈現給他人的,需用心打磨;當然,書寫良好會給閱卷教師良好的第一印象,這些,都需要循序漸進地訓練,長期培養,定會形成一定的寫作技能。
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教師就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實戰演練,讓學生在語境中練習寫句、組段至成文,在一定的控制條件或要求下練習寫作,提升寫作硬實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給學生提供合適的寫作支架,讓學生以多種方式,一步一個腳印,提升寫作能力。
(1)仿寫。仿寫即是模仿寫作,例如,在學習了模塊1 Unit 1 School life in the UK的文本材料后,教師可選擇其中的好句、高級句型或特殊句型,如帶有定語從句的句子等,讓學生模仿寫出自己心中的句子,學生初步體會我手表我口,我手寫我心,提升寫作的成就感。
(2)續寫。續寫即對文本的結局或留白之處發揮適當的想象,從而完成一個寫作任務。例如,模塊2 Unit 1 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的結尾處并沒有說明男孩最終的下落,有可能被外星人帶走,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運用邏輯思維展開創造性寫作.寫作既要來源于文本,但同時又要高于文本,并選擇性運用文中的人物、詞匯和句型結構等,做到續寫部分和原文融為一體。
(3)改寫。模塊1 Unit 2 Home alone,文章是以四人對話的形式展開的,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第三人稱來轉述和改寫原文,對原文進行整合和改編,既保持原文的主要情節,又重新遣詞造句,這既培養了學生組織銜接句子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寫作中內化文本內容,將語言知識轉化成語言能力,夯實了英語學科素養。
學生在控制性寫作中學會了如何遣詞造句和布局謀篇,有了一定的寫作技巧,但要達到自由寫作的程度,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并以多種方式提升寫作軟實力,從寫作的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班級經常要刊出的黑板報或報刊,其主題要豐富,有歷史的、人文的和體育的等。內容的要求也是圖文并茂,并有適當的“名句”呈現,因此,教師要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創設班級英文報刊,讓大家共賞英文報刊的魅力。
以模塊5 Unit 2 The environment為例,教師在本單元結束后要求學生課后制作一期英文海報,要求是結合當下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等理念,讓大家提出保持環境的措施,并提出一些創意的理念,如新能源等,讓學生再充分自由發揮,并將文本所學知識運用于寫作中,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做到學以致用,在用中學,從而培養英語學科素養。
英語是學會的、練會的,而不是教會的。因此,英語的寫作一定要多寫,熟能生巧,正所謂“Practice makes perfect”。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寫英文周記的習慣,讓學生結合本周熱點新聞或話題,也可就身邊發生的好人好事、奇文軼事進行英文練筆。教師還可以創造寫作方式,例如每逢重要節日,如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等,給自己的父親、母親或需要感恩的人寫一封英文信,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感恩,并附上英語翻譯,想必在此過程中,學生收獲的不僅是寫作水平的提升,更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升華。
路世英. 2007. 支架式教學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 基礎英語教育(6).
王篤勤. 2002. 英語教學策略論[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