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江波
臨沂市康復醫院眼科,山東臨沂 276023
眼球按摩對青光眼濾過術后患者的康復治療作用
尹江波
臨沂市康復醫院眼科,山東臨沂 276023
目的探討分析眼球按摩對青光眼濾過術后患者的康復治療的臨床作用。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該院治療青光眼的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小梁切除術,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早期進行眼球按摩。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眼壓、濾過泡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對所有患者在術后進行追蹤隨訪6個月,實驗組患者的功能性濾過泡占90%,對照組患者的功能濾過泡占60%,實驗組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實驗組患者有18只眼眼壓控制在6~18 mmHg(90%),對照組患者有12只眼眼壓控制在6~18 mmHg(6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青光眼濾過術后早期對患者的眼球進行按摩對于功能性濾過泡的維持以及眼壓的控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眼球按摩;青光眼;濾過術;康復作用
現階段,臨床上對于治療青光眼的治療常用的手術方式之一就是鞏膜瓣下小梁切除術,其主要的目的是在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途徑的過程中同時將眼壓降低[1]。患者在術后的眼壓降低是由于結膜功能性濾過泡的存在導致的[2]。該文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該院治療的青光眼患者40例,采用鞏膜瓣下小梁切除術對其進行治療,并對部分患者按分組在手術后早期進行眼球按摩,效果比較顯著,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該院應用鞏膜瓣下小梁切除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0例。納入指標:患者在術后早期前房形成比較良好,眼壓≥12 mmHg,而且濾過泡平坦或者是局限;患者的結膜切口對合情況良好,前房無積血,術前、術中均沒有出現并發癥。對照組患者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齡55~70歲,術前平均眼壓(16.3±2.8)mmHg;實驗組患者男性 7 例,女性 13例,年齡 56~72 歲,術前平均眼壓(15.6±3.5)mmHg;所有患者的疾病類型都屬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術前眼壓等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均采用鞏膜瓣下小梁切除術進行治療,首先以1%愛爾卡因進行表面麻醉2次,間隔5 min,起效后用開瞼器開瞼,在上方11:00位作以穹隆為基底的結膜瓣,鞏膜表面電凝止血,作5 mm×4 mm×3 mm以角膜緣為基底的、深達1/2鞏膜厚度的板層鞏膜瓣,瓣下切除一條包括schlemm氏在內的小梁組織,大小約為2 mm×1.5 mm,其下切除相應的周邊虹膜,可見三角形全層周邊虹膜缺損,恢復前房,間斷縫合鞏膜瓣兩針(10-0聚丙烯線),連續縫合球結膜切口。患者在術后使用復方托品酰胺散瞳2次/d,抗生素激素眼藥水點眼4~6次/d,連續2~3周,術后5 d拆除球結膜縫線。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早期進行眼球按摩。一般情況下,按摩在術后的2~3 d開始,讓患者坐在裂隙燈下,將眼球向上直視或向下方注視,單手的拇指經下瞼近眶緣處在眼球下部或在上瞼外切口后唇相應位置進行施壓按摩,要保證房水引流至結膜下,按摩10 s,放松5 s,重復按摩約10~20次,以在裂隙燈下對其進行觀察直至濾過泡彌散隆起,前房略變淺后停止。患者在術后早期(2~7 d)按摩1次/d,用力應該適度、均勻,根據患者眼壓下降的情況來調整按摩的壓力、時間、次數。等到7 d后,進行隔日按摩一次,每次保持20~30下,這樣持續2~3周。按摩后對患者點抗生素激素滴眼液,要注意囑患者按摩后閉眼休息片刻。
對所有患者的眼壓、濾過泡、并發癥等情況進行觀察評價。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術后眼壓,實驗組患者有18只眼眼壓控制在6~18 mmHg(90%),對照組患者有12只眼眼壓控制在6~18 mmHg(6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所有患者在術后進行追蹤隨訪6個月,實驗組患者的功能性濾過泡占90%,對照組患者的功能濾過泡占60%,實驗組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1只眼房前少量的出血,2只眼前房變淺,對照組患者2只眼前房變淺,都經過1周后自然的恢復正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青光眼是指人的眼內壓升高/不升高、視野改變,視神經纖維受損引起的一組癥候群,若不及時診斷、及早治療,就會嚴重損害眼球各部分組織的功能及視力下降,直至管狀視野或視神經萎縮而致失明。因此,青光眼持續時間越長,對視功能影響越嚴重,且經治療后,已造成的視功能損害亦不可逆轉,一旦診斷明確,應立即進行治療干預,以減輕視功能受損。
急性閉角性青光眼是指以眼內壓間斷或者是持續升高為主要癥狀的一組眼病,持續的高眼壓可以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患者的視野可以全部喪失直至失明[3]。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的發病為1%,45歲以后為2%。正常人的眼壓為10~21 mmHg,但近年研究證明,亞洲人群眼壓控制在18 mmHg以下時才能有效減少對視神經和視野的進一步損害[4]。導致青光眼眼壓增高的原因是房水循環的動態平衡受到了破壞所導致的。患者在發病的早期多在勞累、生氣、休息不好等誘因后出現眼睛疲勞不適、眼部或鼻根部酸脹疼痛、偏頭痛、惡心嘔吐、視物模糊、虹視等現象,休息或解除誘因之后可會自行緩解,上述癥狀可反復發作,逐漸影響視力或不能再自行緩解,晚期視野縮小、視力下降直至失明。
鞏膜瓣下小梁切除術在現階段幾乎是適用于所有的需要做眼外濾過術的青光眼的治療[5]。患者在術后的14 d之內是傷口炎癥愈合的關鍵時期,瘢痕阻塞最容易通過濾過道而形成,因此,應該密切的注意觀察患者的傷口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將其正確的處理,可以有效的改變患者的康復結果。患者在經過手術治療后早期對眼部進行按摩,按摩時手法應該輕柔,要選擇在裂隙燈下一邊觀察一邊按摩,指壓的力度要由輕慢慢的加重,按照按摩以后裂隙燈下觀察患者的濾過泡的隆起以及前房變淺的程度而決定,也就是說如果患者的濾過泡以及前房的變化不是很明顯時,應該適當的用力,如果患者的前房變淺,濾過泡明顯的隆起,就應該立即停止按摩。該文通過對兩組青光眼濾過術后患者的眼球按摩作用進行比較觀察,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眼壓、濾過泡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并經過6個月的追蹤隨訪,發現實驗組患者的功能性濾過泡、眼壓控制情況較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證實,實驗組患者有18只眼眼壓控制在6~18 mmHg(90%),對照組患者有12只眼眼壓控制在6~18 mmHg(6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關鍵時期瘢痕形成是造成濾過通道阻塞的主要原因,因此,對于青光眼濾過術后在早期對患者的眼球進行按摩對功能性過濾泡的維持以及眼壓的控制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眼球按摩不失為青光眼濾過術后簡便、經濟、能夠有效輔助治療的康復方法。
[1]徐迎光,周詠東.眼球按摩對青光眼濾過術后患者的康復治療作用[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6,2(5)∶75-76.
[2]潘紹新,田靜,范峰,等.青光眼濾過術后早期眼球按摩的輔助治療[J].臨床眼科雜志,2013,4(10)∶51-52.
[3]楊鴻斌,馬曉麗,高云仙,等.眼球按摩在小梁切除術后的應用[J].美中國際眼科雜志,2001,1(13)∶78-80.
[4]莫蘭范.術后眼球按摩對青光眼患者術后眼壓控制及疼痛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6,26(3)∶3735-3736.
[5]胡力生.眼球按摩在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后護理中的作用[J].北方藥學,2011,10(2)∶114-115.
R49
A
1004-6569(2017)06(b)-0069-02
尹江波(1972-),女,山東臨沂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眼科臨床。
201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