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麗
大連市金州區第二人民醫院內科,遼寧大連 116105
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的褥瘡護理體會
劉英麗
大連市金州區第二人民醫院內科,遼寧大連 116105
目的分析對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的褥瘡護理方法以及護理效果。方法將該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老年臥床并發褥瘡患者50例作為該次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根據患者的病情進展和康復狀況,對患者實施褥瘡護理措施,并探討護理效果。結果經過護理后,該次護理總有效率達到96%,此次護理滿意度達到100%。結論長期臥床老年患者應用褥瘡護理措施,可減少褥瘡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對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有重要作用。
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褥瘡;護理;體會
褥瘡是一種臨床較為多見的住院并發癥,主要是由于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或局部摩擦發生的軟組織潰瘍和壞死性病變。老年患者一旦發生褥瘡,必然會影響原有疾病的康復,增加患者的治療時間與治療費用[1]。因此,臨床上也越來越重視老年患者的褥瘡護理。為了深入探析老年臥床患者褥瘡的預防方法和護理措施,此次研究分析對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的褥瘡護理方法與護理效果,主要見下。
將該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老年臥床并發褥瘡患者5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65.5±4.5)歲;包括偏癱11例,顱腦損傷昏迷9例,臟器功能不全13例,其他17例。
1.2.1 臨床分期 對入院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醫院的基本布局,主動與其溝通,拉近護患關系,并向患者講解褥瘡的發生原理,根據患者的褥瘡癥狀不同,對患者褥瘡進行分期,分為淤血紅潤期、炎性浸潤期、淺度潰瘍期以及潰瘍期,然后對患者的不同臨床分期進行針對性護理。
1.2.2 心理護理 當老年住院患者并發褥瘡后,特別是偏癱患者,會伴隨著大小便失禁,再加上褥瘡發作,經常貴散發出異味,面對這一生理改變,患者會明顯的出現自卑、抑郁等負性情緒,面對因生理變化帶來的心理狀態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要及時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變化,并理解患者并發褥瘡的自卑感,耐心向患者講解褥瘡的發生原因,并向患者講解褥瘡的治療方法,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并積極的配合各項褥瘡護理與治療[2]。1.2.3體位護理 由于褥瘡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局部組織長期受到壓迫導致的,尤其是對長期顱腦損傷昏迷患者,更容易出現褥瘡。所以護理人員要做好對臥床患者的體位護理,根據患者的基礎病情,定時更改體位,在幫助其更換體位時,不能拖、拽等,防止患者在床頭抬高后身體下滑造成皮膚間的摩擦,幫助患者做翻身動作,2 h/次。通過對老年臥床患者的體位護理,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在必要時,對患者進行體位護理時,可利用氣墊配合體位更換,最大程度的減少局部組織的受壓時間,另外還要對患者進行按摩,促進局部微循環。每次翻身認真檢查受壓皮膚情況,并根據皮膚情況改進翻身的時間及實施的護理措施[3]。
1.2.4 飲食護理 營養不良容易導致褥瘡的發生,還會影響老年患者的康復。再加上老年患者自身身體機能下降,對飲食營養物質需求較為集中,也會增加褥瘡的發生率[4]。針對這一特點,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多注意補充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物,提高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增強抵抗力,為了減少患者便秘等情況的發生,還要指導患者進行的食用粗纖維食物,增加患者的腸內營養,也能防止患者便秘或失禁刺激皮膚,減少患者褥瘡的發生。
1.2.5 分期護理 對淤血紅潤期褥瘡患者可將爽身粉或者爐甘石涂抹在紅、腫、熱皮膚處,減少患者褥瘡局部摩擦,避免因摩擦損傷軟組織,根據患者的病情指導患者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局部循環;炎性浸潤期患者的護理主要是使用生理鹽水為患者清洗創口,避免褥瘡創口的惡化和范圍擴大,如果患者出現水泡,還要及時處理水泡,將水泡中的液體及時清除,并進行消毒,減少褥瘡對患者皮膚組織的損傷;對淺度潰瘍期褥瘡患者的護理需要定時對患者易發生褥瘡部位的皮膚進行消毒殺菌,并涂抹消毒軟膏,用胰島素、氯霉素以及生理鹽水混合的液體浸泡過的紗布填充創面,最后用無菌紗布包扎;潰瘍期褥瘡的護理方法和淺度潰瘍期褥瘡護理方法大致相同[5]。
顯效:患者褥瘡癥狀明顯消退,無明顯不適感。有效:患者褥瘡癥狀有所減輕,有輕微不適感;無效:患者褥瘡癥狀無明顯改善,或者惡化。采用該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總分100分,85~100為非常滿意,60~85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
經過護理后,該次護理顯效25例,有效23例,無效2例,護理總有效率達到96%,該次護理非常滿意24例,滿意26例,不滿意1例,此次護理滿意度達到1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類壽命也有所延長。老年人在我國人口中占據了較大比例,我國老年住院患者的也在不斷增多,褥瘡發生率也明顯增長,這主要是由于與老年患者運動及神經活動力較低存在密切相關性,當老年患者長期臥床,機體控制力明顯下降,感覺功能也有所減退,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都會增加老年患者褥瘡發生率[6]。由于老年臥床壓瘡患者的特殊性,對老年臥床患者的護理顯得極為重要,降低患者褥瘡并發癥的發生率,盡可能的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對老年臥床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可促進老年住院患者的組織恢復及痊愈,可保證老年患者的醫療安全[7]。
綜上所述,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自身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各器官的功能都會不同程度的有所下降,對老年臥床患者應用褥瘡護理措施,可減少褥瘡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對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有重要作用。
[1]車利亞.老年臥床患者褥瘡的護理體會[J].生物技術世界,2015(4)∶100.
[2]周穎.老年長期臥床患者褥瘡危險因素調查及護理干預對策[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2)∶218-219.
[3]陳麗.精神病科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褥瘡的護理干預及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5)∶253-254.
[4]王桂英.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長期臥床患者褥瘡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12)∶218-219.
[5]申春玲.前瞻性護理在骨科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127.
[6]施新菊.老年長期臥床褥瘡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27)∶5417,5419.
[7]索金蘭.旋轉皮瓣用于骨科長期臥床患者褥瘡手術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J].現代實用醫學,2014(7)∶916-917.
R248.1
A
1004-6569(2017)06(b)-0098-02
2017-03-21)
劉英麗(1978-),女,遼寧大連人,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內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