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林
內蒙古包鋼醫院急診醫學科,內蒙古包頭 014010
手足部創傷,尤其是高能量創傷,極其容易致使患者皮膚軟組織遭到破壞從而發生缺損或撕脫情形,嚴重性創傷甚至可能會發生肌腱及骨關節外露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臨床診治的困難度及術后瘢痕產生的可能性,同時對患肢各項基礎功能的實現造成一定阻礙作用[1]。該文對手足部創面情形實施腓動脈穿支接力皮瓣方式開展修復工作的臨床治療結果展開探究,現報道如下。
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該院手足顯微外科接收診治的手足部皮膚受損患者60例作為研究樣本,患者男女比例為44:16,年齡在39~74歲區間,平均為(65.45±4.27)歲,患病時間為 1 h~10 d 內,平均為4 d。從受損因素方面來觀察,機器絞傷、擠壓傷、重物砸傷、車禍傷及爆炸傷病例人數分別為13、12、8、10、2 例。 手部受損與足部受損比例為 19:41,手部皮膚受損包含手背9例,手背及虎口6例,手背及腕掌側4例,足部皮膚受損包含足背21例,足踝部11例,足跟部9例。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壓7例,下肢動脈硬化8例。創面范圍滿足區間[5.0 cm×4.0 cm,9.0 cm×10.0 cm],則選用大小位于區間[6.0 cm×6.0 cm,10.0 cm×12.0 cm]的腓動脈遠端穿支接力皮瓣修復,并提供大小位于區間[8.0 cm×6.0 cm,14.0 cm×12.0 cm]的腓動脈近端穿支接力皮瓣修復。
患者應處于仰臥體位,且術前借助于血流探測儀器對腓動脈遠端穿支部位實現定位,開展皮瓣切取過程時應以皮瓣大小及穿支區域直徑作為依據,同時盡量保證穿支血管為最粗情形、與操作區域間距最短,以便提升皮瓣的成活率。切取面積需超出患者創面面積至少10%,但不要超出20%。在對腓動脈穿支游離皮瓣實施切取時,需盡可能對穿支血管蒂口徑高于0.5 mm的情形展開處理。開展手部游離皮瓣切取時,應基于手部創面實際情況給予同側或對側腓動脈穿支皮瓣處理;切取足部帶蒂皮瓣時,應基于足部創面實際情況給予腓動脈遠端穿支皮瓣處理。將適當的修復處理手段應用于患者皮瓣供區,且術后需加強患肢保暖,給予患者相應抗凝、抗感染及抗痙攣藥物,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兩周后實施拆線。需對患者血壓及血糖給予對應的控制處理。
收集臨床治療相關資料并對其開展回顧性總結、分析。對患者開展術后隨訪操作,依據腕關節相關評分標準及足部相關評分標準對腓動脈穿支接力皮瓣方式的治療結果展開評斷。
研究發現,全體患者均實現術后隨訪,無失訪情況,隨訪時間為6~18個月,平均為12個月,隨訪結果顯示全部患者中僅存1例皮瓣遠端壞死,皮瓣遠端壞死誘發因素為患者足踝部位皮瓣發生靜脈淤血致使回流過程受阻。對其實施換藥、二次清創操作后成功完成植皮,其余患者均為一期愈合,皮瓣一期愈合率為98.43%。愈合皮瓣耐磨能力強、質地柔軟、具備極好的彈性,且皮瓣兩點辨別覺滿足8~10 mm要求,不過皮瓣顏色較深,紋理不夠緊致。手、足部均可實現自由、靈活運動,患者腕關節及足踝關節小幅度活動后并未產生疼痛感。依據腕關節相關評分標準及足部相關評分標準,可知優秀47例,良好13例,優良率為100%。
如今臨床上通常采取交腿皮瓣、游離皮瓣、局部皮瓣、肌皮瓣等結合游離皮片移植實現對創面的修復處理,不過以上手段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對患者展開多次手術操作,患者在院治療時間較長且體位舒適度較低,對創面的修復范圍有一定局限,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極高且功能實現結果不佳,植皮壞死率較高,而腓動脈穿支皮瓣手段則有效避免以上弊端,逐漸在臨床上獲得廣泛應用[2]。
在該次研究中首先給予患者一期急診,對創面實施清創處理,給予患者肌腱部位適當的修復手段,給予骨折部位復位加固處理。實施清創處理后,若創面未發生嚴重性污染,則直接采用腓動脈穿支接力皮瓣修復手段實現創面修復治療;若發現創面存在嚴重性感染或發生嚴重性合并復合病癥,則必須開展一期清創處理,并對閉合傷口實施縫合,或者直接采取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對創面展開處理。待患者皮膚壞死界限符合手術標準、患者無其他并發炎癥產生、創面污染狀況得以有效控制、創面肉芽組織正常增殖后,才可以開展皮瓣手術,術前需對創面實施多次清創操作以確保創面無污染,同時需要密切注意患者血糖及血壓的波動情況,給予適當的控制手段。
研究發現,手足部皮膚受損因素包含機器絞傷、擠壓傷、重物砸傷、車禍傷及爆炸傷,手部皮膚受損包含手背、手背及虎口、手背及腕掌側,足部皮膚受損包含足背、足踝部及足跟部。對創面范圍滿足區間標準的情形,給予腓動脈遠端穿支接力皮瓣處理及腓動脈近端穿支接力皮瓣處理。
綜上所述,對手足部創面情形實施腓動脈穿支接力皮瓣方式開展修復工作,臨床治療結果顯著,術后患者手足部相應功能的康復結果良好,對主干血管功能的順利實現不具有阻礙作用,具備良好的耐磨性能,有效提升患者對治療結果的滿意度。
[1]呂荼,李子華,黃若強,等.腓動脈穿支接力皮瓣修復手足部創面的療效[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24(20):1859-1863.
[2]周曉,薛明宇,芮永軍,等.以小腿后側穿支蒂接力皮瓣修復小兒跟后區皮膚軟組織缺損[J].中華醫學雜志,2015,95(7):5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