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俊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00)
革命烈士紀念館互動體驗設計探討
王和俊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00)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今天,革命烈士紀念館在設計理念上也不斷的突破原有的束縛,引進了互動體驗性展示設計的理念,不斷更新展示技術,打破了原先革命烈士紀念館那種“死氣”,從關注參觀者互動體驗的角度出發,讓參觀者從被動瀏覽變成主動的參觀體驗,廢“死氣”引“生氣”,從而吸引更多的參觀者,達到廣泛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革命烈士;紀念館;互動體驗
革命烈士紀念館作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宣教陣地,在以往的設計理念中,往往是以紀念館本身為主的被動設計,忽視了與參觀者的互動,缺乏對參觀者更深層次的體驗關注。和科技類博物館及目前流行的4D體驗館的人流不息相比,此類紀念館陷入了門可羅雀的尷尬境地。一個失去了觀眾的紀念館,是一個失去“生氣”和存在意義的紀念館,更不要說完成向具有新奇思想的新生代進行宣教的任務。為此要使革命烈士紀念館具有持久的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多樣化紀念館的展示手段,變被動設計為關注觀眾體驗要求的主動設計,融合紀念館和參觀者,達到吸引、教育參觀者的目的。
(一)人性化設計原則
在進行互動體驗性展示設計時,從人性化設計角度出發是關鍵所在。首先應充分考慮參觀者的參觀特點,考慮如何提煉元素及使用相關設計才能達到與參觀者的思想產生共鳴的效果。可以通過合理的色彩、燈光、聲效、材質等,盡可能把觀眾的聽覺、視覺、觸覺以及嗅覺等多種感官感受相融合,獲得全方位體驗,提高參觀者的情感震撼力,以此來引導參觀者去思考,發現問題尋求答案,最終達到宣教的目的。其次在互動性體驗展示設計中,還應考慮動態展示與靜態展示的融合,以符合各類參觀者的需求。通過疏密結合,動靜互補等手段來提高其人性化。最后是要貼近參觀者,注重對無障礙設計和對人體工程學的應用,在每個展示物品、展示空間的細節處理上都要做到人性化。總之,人性化的設計考慮,要讓參觀者體會到參觀的舒適、便捷和周到,同時考慮盡可能多的滿足不同層次參觀者的精神需求。
(二)參與互動性設計原則
互動體驗性展示設計,重要的是要能讓展示方與參觀者之間進行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在進行設計過程中,要從參觀者的心理需求出發,解禁傳統紀念館那種只看,不許動的模式,多樣化展示手段,營造出和諧、親切的參觀環境,使展品和參觀者有機結合,通過參觀者親身的體驗,促進展示與參觀者的交流,達到影響、震撼參觀者,使教育潛移默化影響參觀者。例如通過4D多媒體技術,讓參觀者能進入超現實的虛擬世界,親身歷練。也或者可以在特定環境中,讓參觀者進行扮演歷練等。
(三)娛樂性設計原則
娛樂性作為互動體驗性展示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設計時應考慮采用多樣化的展示手段,合理滲入相關的娛樂元素,讓參觀者在觀看展品時,心情不至于那么壓抑、肅穆,能得到身心的放松,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中,既獲得了知識同時又能讓參觀者感受到參與其中的樂趣,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宣教活動。當然娛樂性不能過分放大,從而代替紀念館的教育職能,其娛樂性只是為教育功能提供輔助和促進作用而已。
(一)實景再現展現形式
實景再現展現形式是隨著改革開放不斷吸收、改進的一種展示手法,此類展現形式近年來運用廣泛,它不僅僅豐富了陳列的內容,而且主題更加明晰,更是增添了參觀者的空間體驗感和參與感,直接的打破了紀念館單調乏味的陳列設計。就目前從收集的相關資料而言,實景再現展現形式大致可歸納為實地場景還原展示、虛實影像還原展示、情景再現表演展示等幾類。這些展示形式在充分尊重史實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化的加工,突出相關主題,最大化的還原了歷史原貌及相關細節。實景再現展示形式之所以能吸引參觀者,煥發出紀念館的生氣,從其構成要素上看此類展現均具有獨立完整的故事情節設計,脫胎于整個紀念館但又有其獨特的環節,更加容易引起參觀者的共鳴;在展現主體設計上,除了我們經常看到的生活用品、地形地貌、樹木水體、建筑構件等物品外還伴有逼真的塑像造型或者立體影像的使用,特別是人物塑像采用了硅膠模型,即真實生動又提高了其生存能力。而立體影像的使用,讓參觀者能和歷史人物同處一個時空,這些都讓參觀者有更高層次的體驗;在環境的表現上,不再局限畫面和影視,而是在紀念館中直接營造藝術化的歷史環境,配以聲光電和多媒體技術,將參觀者直接籠罩其中,使參觀者身臨其境,逐步實現了展品和參觀者的互動,提高了參觀者的體驗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展現手法
多媒體技術展現在紀念館設計中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進行呈現,它們結合實物,融入主題,通過視頻、聲音、動畫等技術進行恰當的組合,深度挖掘展覽陳列對象所蘊含的背景、意義,帶給參觀者高科技的視覺震撼感和切身體驗感,從而讓參觀者留下深刻、直接的印象。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普及更大的意義在于,它真正做到了與參觀者的直接互動,不僅能模擬出異常真實的虛擬場景,更加能讓參觀者置身其中,讓參觀者可以觸及,實現與參觀者的直接交流,從而影響參觀者,幫助參觀者更好的理解展覽、體驗內容,完成教育的功能。
互動體驗性展示設計的理念,給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設計帶來了新的思考和方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4D技術的日新月異,在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設計上,可以大膽的革新,例如在紀念館中開辟體驗場所,采用VR虛擬技術,融合展館中陳列的相關文物,營造烈士生前戰斗的各種環境,讓參觀者不自覺的跟隨烈士的腳步去體驗當年的艱苦歲月,這無疑會讓參觀者產生心靈的震撼,也是任何手法無法比擬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革命烈士紀念館將會進行小型化+互聯網化設計,重點打造虛擬技術,讓紀念館存在于各個角落,讓展品活起來,動起來,方便快捷的進行隨時隨地的教育。
在科教文化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知識素養和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在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設計上,適時推出互動體驗性的展示方式,為革命烈士紀念館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生機。互動體驗性的展示在設計上要體現人性化、互動參與性和娛樂性,不斷考慮參觀者的體驗感受,同時還要與時俱進不斷融合高新技術,使展品活起來、動起來、和參觀者交流起來,讓參觀者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去認識和接受展品,從心靈上產生震撼和認可,從而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1]多媒體藝術展示在主題展館中的應用研究.[D].歐陽吉倫.2015年.湖南師范大學
[2]紀念館互動性展示設計探究——以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展示設計為例.[J].李聰.2012年.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3]提升紀念館觀眾體驗探析.[J].李迪.2016年.中國博物館協會名人故居專業委員會2016年年會論文集191
[4]如何在紀念館展示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J].于萍.2012年.科技創新導報
王和俊(1981-),男,漢族,江蘇丹陽人,講師,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商業空間與會展形象設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