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朋,蔣濤,李敏,于洋,梁璐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放射科,北京 100020)
PACS/RIS在放射科管理和質量控制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彭朋,蔣濤,李敏,于洋,梁璐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放射科,北京 100020)
結合PACS/RIS系統應用經驗,從放射科質量控制管理和工作量管理角度分析該系統的優勢。發現PACS/RIS系統的應用提高了放射科的服務質量、技術質量、診斷質量和科室整體管理水平,符合醫院和科室現代化管理的需要,是放射科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
醫學影像圖像與傳輸系統;放射信息系統;科室管理;質量控制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和存儲技術的發展,醫院的信息系統化程度不斷提高,PACS(Picture Archiving&Communication System,醫學影像圖像與傳輸系統)和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信息系統)系統在醫療領域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代[1]。他實現了對患者信息和影像資料的登記、分配、采集、存儲、處理、傳輸、共享等功能,直接改變了放射科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是醫院和科室管理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趨勢[2]。放射科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支撐,其工作質量優劣直接影響臨床治療,科學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多年來我院、我科持續快速發展,不斷發掘、研究提高醫療工作效率和質量的管理方法,而PACS/RIS系統的應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1 簡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務水平 過去的放射科檢查,檢查和診斷相對獨立,同一科室內的技師和醫師溝通不暢,容易造成攝片不符合診斷需要,也不利于及時發現糾正攝片中的錯誤。靠閱片完成診斷不僅影響診斷準確率,膠片的分裝、搬運、保存都會占用大量時間,降低工作效率。PACS/RIS系統的應用極大便利了影像信息的傳輸,實現了無膠片辦公,數字化的圖像診斷不僅提高了診斷準確率,快速的圖像傳輸可以做到檢查剛結束醫師即可看到圖像,并可根據患者病史對影像進行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調整,如果發現攝片不足即可立刻糾正改進,避免患者耽誤病情[3]。
PACS/RIS系統的應用使檢查流程更具條理,方便了患者。只要之前在我科登記進行過檢查的患者,都會有唯一的ID號碼,以后檢查登記時只要掃描這個ID號碼即可登入患者信息,減少信息重復性錄入,減少患者排隊時間。我們在PACS/RIS系統基礎上引入了叫號系統,實時顯示各檢查室等待的患者信息,進一步方便了患者,同時由于增加了檢查信息的透明度,患者做到心中有數,也更容易配合遵守檢查秩序,降低了醫患矛盾的發生,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我們在PACS/RIS系統基礎上又引入自助打片系統,患者憑個人ID掃描后自助打印自己的檢查膠片,這一方面極大節省了檢查人員打印、搬運、分發膠片的時間,患者也不用等醫務人員整理膠片的時間,只要他的檢查信息傳到PACS/RIS系統,即可隨時在打片機上打印。另一方面多年的經驗我們發現很多患者檢查完后只拿檢查報告不取膠片,自助膠片打印也減少了膠片浪費。
1.2 加強攝片質量控制 攝片質量是放射科的基礎。以往膠片在拍攝后還需要人工沖洗,影響膠片質量的因素多,現在攝片實現全數字化,更利于質量管理和統一。評片是提高和控制技術質量的重要途徑,較傳統的評價實體膠片圖像,PACS系統的應用進一步便利了綜合衡量攝片檢查質量,除了基本的曝光量、體位角度、標識準確度、病灶掃描完整度外,還可以進一步評價是否針對患者病史進行針對性掃描或標記,CT檢查是否投照劑量過大等等。PACS系統方便了科室質量控制小組常規評片以及集中抽查評片,技師間、醫師和技師間也可以隨時針對攝片質量進行溝通,便于科室對攝片質量的檢查、統計和管理考核(甲級片率、廢片率),也利于技師個人業務水平的提高。
1.3 加強診斷質量控制,提高診斷水平 診斷準確性是放射科醫師的立身之本。PACS系統的應用首先在圖像顯示分辨率上較傳統膠片有了質的飛躍,同時醫師可以在系統上對感興趣區的大小、密度等隨時測量,并自由的調節圖像的窗寬窗位,極大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規范模板化的報告書寫較傳統手寫報告,提高了速度,也便于臨床閱讀。
同時,快速互通的影像信息便于科內和科室間的互通共享。醫院除放射科外還有多個影像檢查科室,如超聲科、核醫學科等,各有各自的診斷優勢,原本各科室間信息不互通,容易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檢查,或者影像科室間不能互相參考,造成診斷不準確,增加臨床的治療難度。隨著PACS/RIS系統的發展,以及醫院信息系統的引入,各影像科室間信息互聯,甚至還與臨床科室信息互聯,可以隨時查閱患者的電子病歷和化驗、治療記錄等,放射科醫師可在診斷時結合患者的病史,并比較其他影像檢查,做出更全面準確的診斷,節省了過去大量和臨床及其他科室直接溝通的時間[4-6]。對疑難病例科內醫師間便于進行討論,診斷結果也能第一時間反饋回臨床醫生的電腦平臺,便于臨床醫師閱讀并及時進行治療,節省了寶貴的搶救時間,減少誤診率[7]。
傳統手寫報告不利于對診斷結果的追隨,對診斷質量很難掌握,PACS/RIS系統實現報告電子書寫,便于對報告書寫質量和診斷質量進行評估和匯總,并對個人工作質量進行考核。借助與臨床和病理等科室的信息互聯,質控人員每月復核臨床確診患者的報告診斷準確率,并對少見疑難病例進行集中討論、學習,便于診斷醫師總結[8]。
年輕醫師是科室工作的主力,他們的快速成長對科室整體診斷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至關重要。讀片討論會是影像科教學的重要方式,PACS/RIS系統極大方便了對全科影像資料的管理,便于收集典型和疑難病例,為科內常規讀片會機制建立提供了保障,也提高了讀片病例學習的質量。數字化的報告書寫、審核、修訂功能既方便了高年資審核醫師的工作,更便于年輕醫師對比差異,發現問題,總結提高,使得教學融入到日常每一份報告的書寫中,加快了年輕醫師的成長。
1.4 多院區間信息互通,遠程診療管理 近幾年患者數量日益增長,而很多大型醫院在原址難以找到擴建空間,因此很多醫院向多院區發展。我院目前有兩個院區,第三院區也即將建成,但多院區的建立一個重要缺點就是醫療資源相對匱乏(主要指醫生)。PACS/RIS系統為快速提高、平衡分院區的診療水平提供了幫助[9-10]。我們實現了各院區間PACS/ RIS系統互聯,對各院區間患者診斷統一分配、管理,疑難病例統一討論、會診,診斷準確率統一監測,解決了院區多、病人多、醫生少的問題。同時,為了響應醫改,本院率先試點醫療聯盟體系,即以我院為中心,協調整合地區多家二級、社區醫院,通過PACS/RIS系統在醫療聯盟內部搭建了統一的醫學影像信息系統平臺,實現了聯盟內醫院間遠程會診。醫生們可以借助這一平臺,針對某些疑難危重患者的影像檢查結果,交流診斷、治療意見,使得患者在家附近的基層醫院或社區醫院就可以得到來自三甲醫院醫生的會診意見。方便了患者,促進了基層醫院診療水平的提高,也節省了大醫院的醫療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評價工作人員情況的首要指標就是日常工作量[11]。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普通技師的工作主要是患者擺位及曝光投照,醫師的工作則是報告書寫。原本醫院以普通X線攝影為主,因為擺位和投照工作的強度比較平均,因此可以使用曝光次數作為量化技師工作量的參考,但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CT、MR設備裝機量快速提高,并逐漸成為放射科主要的檢查手段,技師也逐漸替代醫師成為這些大型設備的操作主力,但這些檢查首先需要掌握的知識量不同,需要考取專門的大型設備上崗證才能操作,且隨不同的檢查要求,檢查時間長短差異大,單純靠檢查數量已經不能很好的反映工作量的多少。國外已經普遍在放射科醫師及技師工作量評價中引入加權參數,較復雜的、耗時長的操作加權參數大,反之則小,最終的工作量評價指標是不同的設備檢查工作量乘相應的加權參數。我國醫改明確提出醫改新常態的四個目標之一是“發展方式向質量效率轉變”,預示績效管理改革將成為醫改的重中之重。管理好績效,才能公平合理的給予獎勵,激勵工作積極性,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多年PACS/RIS系統的應用為我們積累下了各個檢查設備每天的工作量數據,成為我們制定符合我科特點的績效參數的基礎。
技師由于會在不同的檢查設備間輪崗,因此從一個較長的工作時間段上看績效參數的影響稍小,而對診斷醫師的影響更大。我科診斷醫師書寫診斷報告,不區分檢查設備,而是按照檢查部位,例如頭骨組的大夫負責相應檢查部位的X線、CT、MR等全部設備檢查的報告,這種工作方式較傳統的按檢查設備進行分工的方式越來越多的被接收,因為他更利于醫師在相應疾病領域知識的積累并結合全部的影像資料做出診斷,提高了診斷準確率。但不同檢查設備,相同檢查設備不同檢查部位的報告書寫工作量是不一樣的,這時以PACS/RIS系統工作量數據為基礎制定的績效參數引用,將更科學的評價醫師的工作量。而技師和醫師都需要在PACS/RIS系統登錄自己的ID才能開始工作,這極大方便了對所有工作人員工作量的統計。
隨著計算機技術、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醫療環境的變化,原有的傳統影像科管理方法和模式已經不適應醫學影像發展的需要,PACS/RIS系統應用提高了科室的管理和工作效率,便于掌握員工及患者的動態、優化人員和設備配置、節省耗材、量化員工的績效考核、控制診斷質量并促進工作水平的提高。PACS/RIS系統應用也進一步變革了放射科的工作方式,增加放射科在醫院診療中的作用。隨著軟件和硬件的進步,PACS/RIS系統必將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并在提高放射科的服務質量、技術質量、診斷質量和科室整體管理水平中發揮更大作用,滿足醫院和科室現代化管理的需要。
[1]杜崇禧,王向東,宋維.數字化影像工作站的開發與使用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03,4(6):315-317.
[2]朱培貴,向朝暉,陳華棟,等.數字化影像科組建與醫院PACS臨床應用[J].醫學信息學,2007,20(1):22-23.
[3]范靖,陳倩,孫芳艷,等.我院優化醫技檢查流程的實踐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3):23-24.
[4]梁思宇,李繼宏.關于PACS與HIS的協同問題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0,30(5):61-62.
[5]林濟南,劉震,楊宏橋.全院PACS的設計及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09,24(1):30-31.
[6]于泳.醫院影像科加強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2010(S1):28-30.
[7]樊樹峰,黃金標,李政,等.關鍵影像標注和電子膠片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09,30(3):163-165.
[8]王悅,謝劍,胡紅杰.基于PACS的放射科質量監測體系構建[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5,31(2):107-109.
[9]王箏,袁慧書,趙亮.PACSRIS在大型綜合醫院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1,32(9):48-50.
[10]董世杰,李欣.PACS/RlS系統在多院區醫院放射科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2(7):37-38.
[11]趙書臣,孫曉紅,鄭奎宏,等.利用PACS_RIS實現放射科工作的量化管理[J].醫療衛生裝備,2008,29(10):169-170.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ACS/RIS in th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radiology department
Peng Peng,Jiang Tao,Li Min,Yu Yang,Liang Lu
(Department of Radiology,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20,China)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of the PACS/RIS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and workload management of radiology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of PACS/RIS system.It is found that PACS/RIS system’s application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service,the quality of technology,the quality of diagnosis and the overall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radiology department.The applicationof PACS/RIS system i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 management of hospital and radiology department,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radiology department.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department management;quality control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5.020
蔣濤,E-mail:cmupape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