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華
(江西贛縣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贛州 341100)
護理干預用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產婦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廖春華
(江西贛縣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贛州 341100)
目的 觀察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產婦期待療法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為臨床護理提供參照依據。方法篩選本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間收治的70例孕周在30~36周胎膜早破產婦納入本次研究中,對其均實施抗生素以及抑制宮縮治療,同時給予對應的護理干預,分析母嬰結局預后效果。結果2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孕周在35~36周孕經護理后;新生兒的Apgar評分在8~10分,全組均存活。而50例孕周30~34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經宮臨床治療和干預方案后,Apgar評分在5~7分新生兒20例,超過8分Apgar評分新生兒30例。且全部新生兒均成活,產婦未出現臨床感染情況。結論未足月胎膜早破孕產婦在治療的基礎上實施臨床干預,可提高改善將孕周延長,提高母嬰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普及。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臨床效果
胎膜早破即在分娩前自行破裂,其孕周亦未到37周時稱為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是產科占比較高的并發癥,其發生占比約3.5%左右[1],而其可提高早產和宮內感染的概率,威脅到母嬰安全。對此,本院本著人文主義的護理觀念,對本院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實施相應的臨床干預,結果可觀,現將干預方案闡述如下。
1.1 臨床資料 70例病例均來自于本院產科2015年3月~2016年8月間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本組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指導。入選對象年齡范圍22~36歲,平均年齡(27.1±6.3)歲;教育程度:本科學歷者25例、大專學歷者35例、高中以下學歷者10例;破膜孕周:30~32周產婦20例、33~34破膜孕婦30例、35~36周破膜者20例;產次:經產婦者16例、初產婦者54例。
1.2 評定標準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驟然感覺到大量液體自體內外流,液體含有胎脂以及胎兒排泄物,呈間斷性外流;經pH試紙檢測,結果不低于7.0,評為陽性,試紙后呈現藍色[2]。采用陰道窺器檢測可觀液體自陰道流出或在陰道后部存有胎脂以及胎糞液體[3];經涂片檢測可觀有羊齒狀結晶出現[4]。
1.3 治療方案 因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周存有差異性,故給予的治療方案亦不同。(1)對于孕周低于35周,可將孕齡增加,保證胎兒的存活幾率,可給予宮縮抑制劑改善宮縮情況,給藥抗生素經靜脈滴注的方式,防止宮內感染;同時取地塞米松經肌肉注射給藥治療,加速胎肺器官成熟,提供充足的氧氣緩解胎兒宮內缺氧狀況。(2)未足月胎膜早破者的孕周多于35周,胎兒此時已然發育成熟,為降低感染率,可將妊娠終止。
1.4 護理方案 (1)健康宣講。未足月胎膜早破對母嬰具有一定的影響,然而因部分孕婦對其相關知識了解有限,而有所忽視。在臨床中,需加大對孕婦和家屬的教育力度,指導產婦在妊娠期注意的事項;于妊娠期避免性行為,防止因外力和腹部受壓等因素導致未足月胎膜早破出現。(2)心理干預。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常多為初產婦,其具有較重的思想負擔,常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擔心胎兒健康等;嚴重者可患抑郁癥。故護士應及時了解產婦的心理變化,與其多溝通,聽產婦主訴,探尋其心結,給予合理的心理疏導。對于心有疑問的產婦,詳細為其解答,向其介紹胎膜早破的有關知識;播放成功案例,加強產婦間的交流,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3)基礎干預。①體位指導:孕婦需臥床靜休,囑咐孕婦呈現左側臥體位,將其臀部微微抬高,可起到改善和預防宮縮的作用;同時還能加速子宮胎盤血液灌流量,確保胎兒的正?;顒?。②合理咳嗽:防止對乳頭以及腹部造成刺激;合理咳嗽,輕按腹部,避免用力;協助孕婦更換體位,減輕宮腔外力壓迫,以免出現羊水外流和臍帶下垂。③飲食干預:孕婦應攝取高蛋白、高維生素且極易吸收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勿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出現便秘。同時可給予微量元素,如鈣元素、鐵元素;并給予維生素和以及奶粉食用。必要時可取營養劑輸注補充營養,囑咐孕婦采取飲水療法 ,指導其多喝湯,便于羊水再次形成。④外陰衛生干預:外陰部保持干爽,取聚維酮碘消毒液對外陰予以消毒2次;指導孕婦在床上合理二便;經排便后利用消毒液對其外陰部沖洗,保持陰部潔凈;定期更換無菌會陰墊。病房保持通風、見光,每日定期通風時間控制在0.5 h,采用消毒液定期拖地,每周利用艾葉蒼術予以將病房熏蒸,有效殺死病菌。囑咐產婦餐后漱口,保持口腔干凈,必要時可利用生理鹽水予以漱口。叮囑孕婦勤洗浴,定期更換衣物,避免汗漬對皮膚造成刺激,確保全身潔凈。同時查看骶尾部皮膚處,防止發生褥瘡。⑤雙下肢合理按摩,定期對產婦下肢做適當活動,加速血液循環力度,避免出現肌肉萎縮以及下肢靜脈血栓出現。(4)病情檢測。①監測羊水的性狀以及氣味、顏色變化,子宮處有無疼痛現象,盡量減少經陰部、肛門處的檢查。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破膜超過12 h需遵醫囑取抗生素經靜脈滴注給藥。對孕婦的呼吸頻率、體溫變化、血壓水平以及血常規、尿常規檢查結果定時觀察,一旦出現異常需及時治療。每周協助產婦予以1次B超檢查,掌握羊水量和胎兒發育等是否正常,一旦出現宮內感染隨即結束妊娠。②查看胎心是否正常,教授孕婦統計胎動的方法;一般每間隔4 h統計1次胎動情況,正常值是120~160次/min;發生宮內感染以及缺氧時,可致使胎心率加速后減慢,一旦發現胎心異常,需及時告知醫生。指導孕婦每日3次統計胎動情況,每次時間控制在1 h,3次總胎動數和的4倍即是12 h胎動數值,若其超過10次表示正常,若未超過10次或少于自測胎動規律的50%即提示胎兒宮內發生缺氧現象;若產婦感覺胎動過頻繁或胎動及其劇烈,隨后胎動降低直到消失,說明胎兒在宮內嚴重氧氣不足,有死亡的危險;對此,應及時將妊娠終止,并做好心肺復蘇準備工作。③關注孕婦的主訴,查看子宮收縮的情況,一旦有宮縮現象立即取宮縮抑制劑使用以及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治療,繼而阻滯宮縮。④在臨床中對于宮縮孕婦常給予利托君[5]治療,具體步驟如下:取100 mg的利托君將其與500 mL的5%葡萄糖相融合,經靜脈滴注給藥,滴速控制在0.05 mg/min;每間隔10~15 min可將滴速再增加0.05 mg/min直到宮縮改善,最大滴速需控制在0.35 mg/min內,后持續保持12 h,經靜脈點滴結束前的0.5 h開始將治療方式轉為口服方式。于24 h內取10 mg的利托君,每間隔2 h服用1次,后更改為4~6 h 1次;藥物治療時間由主治醫師視孕婦的回復情況而決定,若給藥過程中其心率未低于140次應立即停藥。⑤硫酸鎂治療[6-7],該藥物可直接改善肌細胞,快速緩解子宮收縮;可取20 mL的25%硫酸鎂和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混合,在1~2 h內經靜脈滴注完成;后取60 mL的25%硫酸鎂經1 000 mL的5%葡萄糖稀釋后,以1~2 g/h予以緩慢滴注治療,直至宮縮緩解;每天總給藥量控制在15~20 g;同時觀察患者心率、尿量改變和膝腱反射情況,當呼吸頻率低于16次/min,尿量低于25 mL/h,且膝反射全部消退,可及時停藥。取鈣劑拮抗藥物治療,給藥10 mL的10%葡萄糖酸鈣經10 mL的10%葡萄糖靜脈推注給藥。對于未足月妊娠胎兒肺部不成熟孕婦,可取6 mg的地塞米松經肌肉注射給藥,每間隔12 h/次,共計治療3 d,促進胎兒肺部成熟。⑥抗生素服用[8-9]:導致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是因生殖道感染,在胎膜多于12 h孕婦,需依據臨床較常見的細菌種類特征可取具有光譜抗生素藥物,像氨芐西林給藥量2 g,混入250 mL的0.9%氯化鈉溶液,采用靜脈滴注方式給藥,每間隔6 h給藥1次;給藥頭孢曲松2 g與250 mL 0.9%氯化鈉溶液混合,間隔8 h治療1次。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20.0軟件開展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周在35~36周孕婦未給予臨床治療,僅給予護理后;全部新生兒的Apgar評分在8~10分,全組均存活。
50例孕周30~34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經宮縮素、抗生素、地塞米松治療和對應護理后,可確保胎肺成熟,增加孕周;其中,保胎時間10 d者1例、15~22 d者10例、8~12 d者22例、2~5 d者15例、于24 h內分娩者1例;其Apgar評分在5~7分20例、超過8分者30例。50例新生兒均經病房監護觀察,生命體征正常,無1例死亡;且產婦未出現產褥感染或宮內感染現象。
胎膜早產是產科發病率較高的并發癥之一,其能夠危及到母嬰的生命安全,其致使母體常出現宮內感染,而早產兒極易引發新生兒窒息病、新生兒肺炎病等,可致使圍產兒死亡率提高,故臨床必須應充分重視。
本組研究中,對未足月胎膜早破在治療中基礎上再給予臨床干預,2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Apgar評分為8~10分,且均成活。剩余5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的Apgar評分超過8分,且均成活;產婦無1例產褥感染和宮內感染事件。由此證實,對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后實施對應的干預,可將孕周增加,促進胎兒肺成熟,提高新生兒的生存率。在臨床中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護理中,主要遵從“三分治療,七分在于護理”[11],本組干預對傳統干預予以豐富和延續 ,在對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療法基礎上實施對應的干預。臨床中,對于心理負擔孕婦及時給予專業護理,改善不良心理,提高孕婦的配合度[12-13]。另加強給藥干預,遵醫囑給藥宮縮抑制藥物以及抗生素治療控制宮縮情況;同時,注重日常生活護理,維持會陰部清潔,注意飲食合理,避免出現便秘結果。對孕婦的生命體征嚴密監控,檢查其胎動和陰道等方面[14-15],一發現有異?,F象,臨床主治醫師可及時處理。
綜上所述,對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對應性的干預,可促進孕婦轉歸,降低胎兒生命風險,在臨床中具有極高的重要價值。
[1]李慧霞,孫寶麗,王治鳳,等.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98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7):32-33.
[2]程桂鳳.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62例的臨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185-186.
[3]肖紅,陳麗,梁妃妹,等.對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護理干預[J].現代醫院,2010,10(8):74-75.
[4]彭翠霞,李玉玲,李慶宇,等.孕34周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臨床護理[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11):1423-1424.
[5]陳茜,李遜.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的觀察與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9):211-212.
[6]計軼亞,張勤芳,袁碧霞,等.護理干預對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34):353-354.
[7]李英.77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婦護理體會[J].臨床醫藥實踐,2012,21(3):222-224.
[8]謝素靈.84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護理干預體會[J].大家健康,2015(4):239-240.
[9]張淑芬,閆雙.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婦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3):202-203.
[10]黎少娟,吳冰宜.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發早產的分娩方式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4,10(10):60-61.
[11]劉慧艷.早產胎膜早破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182.
[12]劉琳娟.84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護理干預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30):84-85.
[13]莫專萍.胎膜早破與難產的相關性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7):561-562.
[14]溫彩云.未足月妊娠期孕婦胎膜早破臨床治療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1):140.
[15]王艷.會陰側切術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4):1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5.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