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承鳳
探索體育中考項目教學策略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浙江省九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聯盟初中組第三屆研討活動在寧波市江北區舉行
本刊記者 王承鳳

浙江省九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聯盟初中組第三屆教學研討活動于12月19-20日在浙江省寧波市惠貞書院舉行,此次活動由浙江省九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學聯盟主辦,由寧波市江北區教育局教研室承辦、寧波市惠貞書院協辦。本屆活動以“體育中考項目的教學策略”為主題,以三節展示課為載體,旨在深入研究《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適切性,探尋中考項目與《綱要》理念之間的融合,結合初中體育中考項目的教學策略進行研討,探究中考體育項目的課堂教學策略,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專職副主席、《中國學校體育》雜志常務副社長張磊,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任國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于素梅,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浙江分社社長、浙江外國語學院體育教研部主任李寧,江北區教育局副局長姚榮宗,江蘇學校體育網主編、特級教師周云,原浙江省體育教研員、特級教師董玉泉,江北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鄭瑄,寧波市惠貞書院校長楊云生出席了開幕式,來自杭州市江干區、杭州市拱墅區、寧波市鄞州區、慈溪市、溫州市鹿城區、嘉興市南湖區、嘉興市嘉善縣、溫嶺市、寧波市江北區等9個縣市區的近300余人,參與了本次活動。開幕式由浙江省體育教研員余立峰主持。
本屆活動的三節課的內容分別為七年級《足球:腳背外側運球過障礙練習方法》、七年級《耐久跑》、七年級《立定跳遠》。三節課以課例展示的形式,進行了課堂教學的探索。
三節研討課均體現了《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對體育課堂教學的7個基本要求。如,三節課均安排了組合練習,如,《足球:腳背外側運球過障礙練習方法》一課設計了腳內側與腳背外側運球過障礙的組合練習方法、《耐久跑》一課安排了障礙折返跑的組合練習、《立定跳遠》一課為深蹲加跳高物組合練習。
三節研討課能夠結合中考項目特征,如,對于球類項目而言,嘗試變單個技術動作的反復操練為盡快進入環境中學練;對于立定跳遠和耐久跑而言,嘗試通過立定跳遠和耐久跑發展學生的體能為主,安排練習方法和策略,而不把教會立定跳遠和耐久跑單個技術作為唯一目標,目的在于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積極探索課堂教學策略。如《耐久跑》一課。課堂上,授課教師針對耐久跑的項目特征,在單元計劃中安排了以耐久跑為載體的練習方法,還安排力量和速度等內容的練習。上課教師在單元教學中突出“發展有氧耐力”,單元教學10個課時的設計中安排了6課時發展有氧耐力,這突出了體能發展的側重點,保證了設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耐久跑的方法,及與其他項目組合的游戲進行,學生在練習中達到了提升體能的目的。
三節研討課,以《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理念下“技能、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教學單元為指導,結合中考項目的特征,構建單元教學策略;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以多種形式的組合練習等練習方法進行教學,積極探索了中考體育課堂的教學策略,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鑒、可研究的課例。
此外,本屆活動上還進行了單元教學練習方法展示,單元教學練習方法展示是將安排在每個單元中的練習方法進行展示。如,江北區教師團隊進行了足球運球單元練習方法的展示、江干區教師團隊展示的耐久跑單元練習方法、溫嶺市教師團隊進行了立定跳遠單元練習方法展示。
本次評課以上課方陳述、提問方提問及輔助方輔助回答的形式進行。點評時要求在圍繞《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體育常態課的7個基本要求和圍繞項目特征進行的點評,其目的在于轉變體育教師的觀念。
評課時提問一方按照先匯總看課數據,呈現統計結果,再按照5人評課小組進行針對“教材三個一”、“練習密度”、“項目特征”等內容進行點評。上課方(寧波江北區、杭州江干區、臺州溫嶺區)和提問方(嘉興南湖區、寧波慈溪、寧波鄞州區)的雙方各5名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并且在每個評課環節安排了一名主持人和評課專家作為引領,分別由浙江省體育教研員余立峰、浙江省特級教師曹強和《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副主編祝芳老師擔任。
評課現場氛圍熱烈,評課中有數據、圖片等。如,圍繞《七年級足球:腳背外側運球過障礙練習方法》一課進行點評,由來自嘉興市南湖區的5位教師進行提問,余立峰老師主持。各方團隊圍繞課堂的練習密度、練習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問題。
針對《耐久跑》一課,由來自寧波市慈溪市的5位教師提問,祝芳老師主持。基于“本節課‘控制節奏和分配體力’為技能目標,在‘嘗試各種節奏跑’中采用了8s、7s和6s跑完15米的過程中,只有個別學生按節奏跑完練習”這一現象,提問方和上課方重點就“課前是如何設計本課?課后將如何改進?”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圍繞《立定跳遠》一課,由來自寧波市鄞州區的5位教師提問,曹強老師主持。雙方依據評課要點逐步深入探討,思路逐漸清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鄞州區采用了課堂觀察量表的評課方式進行了創新性的量化點評,展示了一個新的評價視角。


本次活動還進行了專家在線答疑環節。浙江省教研員余立峰老師和于素梅博士先后就“技術、體能、運用”文本概念的解讀、中考體育項目設置對初中學校體育是促進還是限制、“技術、體能、運用”構建教學單元的意義、中考項目怎么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中考項目如何與小學、高中課程銜接等問題,回答了網友和現場教師的提問。
于素梅博士基于本次研討活動作了題為《深化教研 提升質量》的講座,講座從課程標準、省級課程實施方案、校本課程三個方面為體育教師樹立了正確的思維導向,充分地肯定了浙江省九城區的活動引領了本區域體育教師教育發展的方向,特別為體育常規課堂保住了底線,做的是高強度的、高質量的、高水準的教研活動,是時效性特別強的教研活動。此次活動體現了規范性、專業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的是“單元式”的研討,擺脫了過去評價單一課時的評課模式,并創新了看評式和主題式活動模式,是實實在在的研究活動,是真課堂、真研究和真成果,是行之有效的教學實踐研究。
此外,于素梅博士還結合自己的研究,為廣大一線體育教師明確了“好課”的標準,明確了好的“常態課”、“評優課”、“研究課”的“十項要求”、“六性標準”和“四個特點”等內容,提升了教師的看評課能力。
余立峰老師從感謝、感想、感覺三個角度總結了本次活動。他表示,本次教研活動效果較好,基本上達成了活動的目標,是對“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構建單元教學的積極回應,對中考項目教學策略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對單元練習方法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立足公益,為擴大浙江省九城區活動的輻射面,對本屆活動的展示課、評析課、專家答疑、專題講座進行了全程網絡直播,同時在線觀看直播人數一度突破了11萬人,達到了擴大活動輻射面的目的,反響熱烈,取得了積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