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鋒 (江蘇省東臺市第一中學,224200)
各抒己見:點擊本刊文章 議論課改熱點
喚醒智慧技能 實現學做合一
劉國鋒 (江蘇省東臺市第一中學,224200)
智慧技能,是指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外辦事的能力。引申到體育教學中,則是利用已有概念、經驗和規則拓展原有技能,以放大學習效果,形成學習效益的最大化。當前的體育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活動,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并且要讓學生學好,學對,學以致用。不僅要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還要通過體育教學喚醒學生的智慧技能,使學生在學做合一的智慧技能行動中進行學習與生活,發展各方面能力,提高個人素質及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美好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把握知識技能與知識技能之間的關聯,是形成智慧技能的基礎。知識技能之間的關聯性需要通過觀察、思考以及實踐來確定。當學生能從不同的知識或技能之間找到關聯性,并通過嘗試練習掌握新的知識與技能,說明學生已經具備了智慧技能的基礎。
1.與已有知識與技能的關聯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回憶已有知識與技能,并把它與新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比較,找到其中的關聯。如,針對前滾翻與連續前滾翻,在指導學生學習連續前滾翻時,可引導學生回憶、總結前滾翻的動作要點,得出“團身緊,用力蹬”的結論后,鼓勵學生嘗試說出連續前滾翻的動作要點。這樣,學生就會根據已有的對前滾翻動作的了解,初步掌握連續前滾翻的基本動作要求。再如障礙跑教學中,在學生觀察出每個障礙物的用途,并在教師的初步引導下設計出統一的障礙跑路線基礎上,可進一步以小組的形式重新設計障礙物的擺放位置以及障礙跑路線,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練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知識與技能的關聯中,找到了學習或練習的方法,為課外體育或節假日體育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終身體育提供了前提。
2.與生活經驗的關聯
體育教學中的生活經驗可以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呈現。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就會比較容易地接觸即將要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練習。如,在隊列教學中,可創設“我是解放軍”的情境,學生在生活中通過電視、網絡視頻以及文字對解放軍的的英武形象可以說是印象深刻。創設這樣的情境,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使學生在生動的模仿中提高隊列學習與練習的質量。再如,低年級教學內容中的“模仿不同人物形象的走”,可先啟發、引導學生根據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簡單地用語言表達各種人物形象的走,而后再讓學生模仿、實踐、相互觀摩、糾正等。這樣不僅會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而且在潛移默化中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學與學生生活經驗的關聯,可以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并掌握知識與技能。
3.與學科之間的關聯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學科之間總有一些元素是相通的,其關聯性根據學科的性質有所區別。要說體育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應該與音樂學科的關聯比較密切,使用的音樂學科當中的元素也比較多,尤其是韻律舞蹈部分的教學。體育課的準備活動中也經常用到音樂。在體育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根據節奏鮮明的音樂節拍,發揮想像和創新能力,自編動作。也可根據已學過的韻律操以家庭作業的形式尋找新的、適合的音樂。還有最近幾年在國內流行的SPARK體育課程教學法,用音樂控制課堂節奏,調控學生的練習強度和密度。除了音樂學科之外,體育學科還與多種學科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如語文學科,由于體育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而為了讓學生能夠記住動作要領,掌握動作方法,體育教師經常采用口訣或兒歌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誦讀甚至背誦來達到記憶動作的目的。總之,利用與江蘇劉國鋒 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可以使體育課更富內涵,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品質。

感悟是一種思維與靈感完美結合的能力。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有身體的體驗和情感的變化。若能在這種身體的體驗和情感的變化中由思維和靈感衍生出對學練內容的感悟,發現所學知識與技能的本質、內涵以及作用,則會豐富智慧技能的內涵,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智慧技能。
1.感悟所學知識與技能的本質
體育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的課程,學生將通過身體練習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在身體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思維活動協同工作,身體感覺明顯,活動能力有所發展,能感悟到所參與的各項運動對身體相應部位的影響。如耐久跑,學生在長時間的奔跑中,體驗到腿部酸痛和呼吸困難,在反復機械重復的動作中,感悟到要跑到終點,也需要有呼吸與擺臂技術的支持。再如仰臥起坐,學生在連續的練習中會感覺到腹部肌肉在用力,要想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多做幾個,還必須要有一定的速度,并且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感悟到用力的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通過身體練習讓學生有明顯的身體體驗,要讓學生感悟到相應練習對身體各個部位所造成的影響,從而使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鍛煉方法,為體育滲透于日常生活奠定基礎。
2.感悟所學知識與技能的內涵
體育課除了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發展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之外,還具有一定的內涵。它是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發展人際交往能力,提高自尊、自信等優秀品質的重要手段。如前面提到的耐久跑,不僅發展了學生的耐力素質和耐久跑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使學生感悟到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真理。再如,合作跑練習,學生需要在兩人以上的組合中根據教師的要求完成一定距離的奔跑。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合作跑的技術之外,還培養了學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使學生知道了團結合作也是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途徑。為學生最終走上社會、適應社會提供了先期體驗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感悟所學知識與技能的內涵,是提升體育教學品質,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
3.感悟所學知識與技能的作用
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體育課學習有內在的強烈需求,以及讓他們從內心完全接納體育課,還必須讓學生感悟到所學知識與技能的作用。這樣,在自身利益的趨使下,在對具有強健體魄的渴望下,學生就會在課堂上認真地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學練,由此提高練習的效果。如經典游戲“推小車”,剛開始,很多學生因為手臂力量弱,導致支撐前行很困難,但是,當他們明白這項游戲可以提高手臂力量,同時手臂力量增強后又能在類似的游戲中取得好成績,又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這項游戲中。再如“從凳上跳下接前滾翻”,當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知道這是一項避險技能時,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育運動基礎,喜歡挑戰有難度的練習內容,掌握這項技能又能使他們多一項生存技能,當然都紛紛欲試。讓學生感悟所學知識與技能的作用,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練熱情,使學校體育向生活體育靠近。
1.積累習慣,建立良好的軌道
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不僅是安全的保障,也是順利進行體育課學習的保障,更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要素之一。基于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他們各方面都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應該在日常的體育課堂中逐漸積累。如,要求學生養成每次體育課都要穿運動鞋服,口袋里不放尖銳物品;進行正式練習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以防受傷;游戲時要遵守游戲規則,誠實守信;激烈活動之后要進行肢體和心理的放松等。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體育學習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因經常遵守游戲規則,遵守課堂秩序,不折不扣地完成學習任務而積累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融于日常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幫助學生積累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學習與生活“軌道”,從而發展得更好。
2.積累品質,塑造健全的人格
優秀的品質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第一要素,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礎。就體育課而言,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優秀品質的積累,是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為此,在體育課中要注重學生優秀品質的積累,以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如,接力跑教學中,學生相互交接接力棒,協同合作完成奔跑距離,并共同承擔結果;攀爬練習中,學生不畏艱難,一步步蹬上頂端,而后拾級而下所具有的勇敢頑強的精神;“定時快速往返取物”游戲中,每次只取一物所體現出的誠信品質;接受殘疾學生加入本隊的游戲所體現出的包容與大愛等。讓學生在一次次、一個個小小的活動與游戲中慢慢積累各種優秀的品質,有朝一日,這些優秀的品質一定會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照亮學生的心靈,溫暖他人。
3.積累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習能力提升
豐富的體育知識與技能,是體育學習能力提升的基礎。《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鼓勵小學體育教師根據當地及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開發、設計、選擇體育教學內容。為使學生掌握系統的體育知識與技能,豐富學生的體育課學習內容,真正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筆者學校除了參考省教研室編寫的《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教學用書之外,還根據本校的場地、師資等實際情況開設了足球、乒乓球、擊劍等體育課程,從而拓寬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范圍,使體育走向生活化。此外,學校還通過體育家庭作業的形式幫助學生在積累中有效地鞏固體育知識與技能。多年來,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逐年改善,大部分學生能利用節假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課堂中的體育學習能力以及課外、校外的體育學習能力也逐步增強。
智慧技能的形成,需要多種手段的支撐,因此,在日常的體育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應幫助學生注重關聯,在關聯中找到知識與技能學習的規律,以形成智慧技能的基礎;幫助學生學會感悟,在感悟中體會知識與技能學習的方法與作用,豐富智慧技能的內涵;幫助學生循序積累,積累良好習慣、優秀品質以及知識與技能,以構建智慧技能的框架。如此綜合運用,才能凸顯智慧技能的效果。
綜上所述,智慧技能是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學習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喚醒學生的智慧技能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更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在引導學生智慧技能行動的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特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身體練習與體育知識的學習中找到學習規律,掌握學習方法,積累豐富資源,以提升體育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