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韓莎莎 孫秀萍 青木
劇情反轉的美國貿易政策終于有了定案,據彭博社15日報道,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顯示,未將任何一個美國貿易伙伴貼上“操縱匯率”的標簽,但和去年一樣,把中國、中國臺灣、韓國、日本、德國和瑞士這6個經濟體列入觀察名單。美國政府還督促中國要開放貿易政策,減少貿易逆差。美國學者稱,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開打貿易戰,對全球經濟而言將是不能承受之重。
順差不是中國的“錯”
14日,美國財政部發布半年一次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路透社稱,美國財政部沒有改變奧巴馬政府確定匯率操縱的三個主要門檻: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不低于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8億元);全球經常性賬目盈余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在12個月里持續購買外匯,買入金額相當于GDP的2%。特朗普在競選時指責中國通過壓低人民幣匯率,“偷竊”了美國的就業崗位與繁榮。然而12日,特朗普和美財政部相繼表明,中國不是匯率操縱者?!秶H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稱,中國只符合第一個標準,至于在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中國最近確實有此舉動,不過卻是為了防止人民幣繼續貶值。
雖然“放過”中國匯率問題,但美國財政部稱,目前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非常大,持續時間長,凸顯中國市場應進一步向美國商品和服務開放的必要性,美國仍將“密切關注中國的貿易和匯率行為”。
路透社稱,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49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順差506億美元。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此前曾表示,中國愿意基于市場需求,擴大自美進口,同時希望美方也能調整出口管制等阻礙對華出口的政策,為化解貿易逆差創造條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高科技產品對華的出口限制,是貿易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臺灣、日本很“淡定”
連續兩度上觀察名單的中國臺灣表示“淡定”。臺灣聯合新聞網稱,臺“央行”稱“平常心”看待。臺經濟主管部門表示,島內的貨幣政策操作壓力勢必存在,未來貨幣管理手段可能要更為細膩。對于美國下半年將公布的報告,相關部門將共同持續密切注意,適時采取應對措施。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壓力下,新臺幣對美元一度猛升50%,造成經濟泡沫、制造業出走等不利影響。
日本時事通信社稱,日本財務省官員表示,“報告不會影響日本的匯率政策”。報道稱,日本政府超過5年以上都沒有實施干預外匯市場的措施,但是對因此而造成的日元升值壓力表示警戒。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要訪問美國,希望通過交換意見,促進美國對日本外匯政策的理解。《東京新聞》認為,美國的匯率報告等于給安倍政權釘了一個釘子,讓日本政府不要輕易介入外匯市場。
《日本經濟新聞》稱,日本應該利用各種對話機會,強烈說服美國回歸TPP,希望美國不要采取上世紀80年代那樣強硬的態度。報道還認為,過去日本和美國出現經濟摩擦時,美國常用貿易問題推動日元升值,給日本市場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上世紀80年代,日元對美元大幅升值,給日本經濟走向泡沫化、陷入長時期衰退埋下了禍根。
德瑞習以為常
歐洲的“小伙伴”也沒逃過點名,美國財政部批評瑞士央行對瑞士法郎進行人為干預,巨額拋售保持瑞士法郎的弱勢,要求瑞士做到措施透明化。報告還要求瑞士把對流通貨幣市場的干預,僅限于應對當前的危機,阻止瑞郎短期升值。
瑞士《財經報》稱,動蕩的時代,瑞郎被投資者視為避風港,但強大的瑞士法郎使得“瑞士制造”在國外過于昂貴,減慢了瑞士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瑞士央行行長約爾丹表示,“如果我們采取干預措施,也不是要通過一種價值低估的貨幣為瑞士撈取好處。”
被列入“觀察名單”德國習以為常,《金融時報》稱,歐盟委員會每年也都會給德國發類似的警告,但德國認為經常性賬目盈余是經濟實力的表現,或是其他國家經濟疲軟的表現,而且德國政府沒有壓低盈余的政策工具。
德國《商報》稱,德國去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65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要求德國必須推動內需,以解決與美國的貿易不平衡問題?!斗ㄌm克福評論報》稱,美國的貿易政策仍難以預料,德國未來很可能與美國引發貿易戰。▲
環球時報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