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取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2-000-02
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企業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也在加快改革的步伐。尤其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形成的時代背景下,企業也需要將和諧發展的理念注入到企業的生產實踐過程中。其中基層企業工會在和諧企業的構建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和作用,所以企業基層工會要抓住自身工作的難點和熱點,為企業在社會市場中的發展奠定基礎。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企業基層工會存在的難點,探討強化基層工會工作職能的應對措施,旨在為我國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企業工會工作難點對策
基層企業工會是企業工作路線和方針貫徹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能夠有效的將企業黨組織和企業基層群眾緊密的聯系起來,是企業黨政組織了解基層員工群眾工作和生活的橋梁。所以企業必須要強化基層工會組織的職能,提高工會組織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為企業市場業務的開拓和企業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積極的因素。基層工會也要正視自己工作中的難點,履行企業賦予自己的職能,從根本上促進基層工會的發展,為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供動力。文章就企業基層工會存在的難點進行分析,對如何優化基層工會工作職能展開討論。
一、企業基層工會存在的難點
(一)企業工會人員認識不到位
企業實施項目中基本沒有工會人員進行參與,甚至很多工會工作人員不能發現自己在企業中的價值,甚至認為工會工作與企業的生產實踐脫節,難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1]。因為這種現象在我國企業中普遍存在,導致很多企業認為工會組織可有可無,盡管有些企業設置了工會組織,但是工會的工作僅僅停留在表面,難以真正發揮工會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職能。其次,企業基層工會的工作人員,很多是由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兼職,對工會工作的創新力度不足,導致工會的工作停留在日常瑣碎事務上,使工會工作往往流于形式,處于走過場、擺樣子、無足輕重的狀態。
(二)深入基層調查的力度不足
企業為了節省運營成本,盡量精簡工作人員,所以很多企業工會主席是由基層單位班子成員或黨組織書記兼任。但是這些人員在本職崗位上的任務非常的繁重,難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會工作建設當中。其次,工會工作人員缺乏專業性,經常專注于處理日常性的事務,對基層員工的生產現場了解不足,難以根據生產形勢的變化,及時的調整工會工作。
(三)企業工作特性與職工權益維護間的矛盾
基層職工權益的維護是企業工會的基本職能和基本任務,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面臨著眾多難題。例如,企業基層項目任務繁重,并且各個部門的工作時間緊張,工會的具體工作需要與相關部門展開有機的協調,所以工會組織的難度和復雜性就會變大[2]。其次,企業勞動關系格局和管理機制在社會主義是市場經濟環境中在不斷的改革,工會維權主體產生了新的利益群體,利益群體之間在利益分配上呈現出互侵性的特征。所以工會在面對企業和職工之間利益糾紛中經常處于尷尬的境地,難以真正發揮自身協調企業利益糾紛的職能,對和諧企業環境的形成產生不力的影響。
二、強化基層工會工作職能的措施
(一)加強培訓工會人員的能力,提高工會組織的綜合水平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已經成為市場運作的主體,企業基層工會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能力與企業在社會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和營利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只有不斷提高企業工會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所以企業要抓住市場的動態變化情況,秉持市場化經營的理念,努力提高工會組織聯系市場和聯系基層職工群眾的能力。具體的培訓內容體現在兩方面:第一,要加強理論聯系實踐的培訓內容,工會工作人員要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基層生產場地考察,在實踐中獲取豐富的工作經驗。第二,就是要扎實理論知識,因為各種實踐都是以理論知識作為指導的。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補充,不斷的提高企業工會人員的工作能力,為創造和諧企業奠定基礎。
(二)彰顯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先進性
企業基層工會干部是加強工會職能的重要基礎,尤其現在企業工會干部兼職化的現象非常的嚴重,必須積極推進其業務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解決企業工會干部知識結構單一的現狀[3]。其次,企業可以提高工會干部的福利待遇,盡量縮小其與業務部門領導干部之間的待遇差距,最大程度的調動企業工會干部工作的積極性。最后,企業工會結構組織較為復雜(如圖1),企業可以利用工會主席兼職化的多職位有利因素,發揮兼任者的權力制約性優勢,提高基層工會在企業中的地位,提高工會調動企業內部各方面積極因素的能力。
圖1 企業工會結構組織
(三)提高落實維權的實效性
職工在企業中的合法權益主要表現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方面:第一,企業基層工會要堅決的捍衛職工群眾的政治群益,監督落實與職工利益切實相關的集體合同和職代會基本制度。積極的參與到企業基層生產決策當中,擴大職工群眾知情權,集思廣益,促使企業的生產決策規范化、科學化,積極的發揮職工群眾的監督權利。第二,職工的經濟權益,也是職工群眾最為關心的合法權益。企業工會要發揮自己的職能,切實維護職工群眾最為基本的勞動權利,監督職工的薪資能夠及時的到位,避免拖欠職工工資的現象發生。如果職工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了嚴重的侵害,工會有責任告知其法律途徑,并且積極協助職工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協調,防止二者之間矛盾的激化,對雙方都造成巨大的利益損失[4]。第三,企業基層工會應該根據具體的生產實踐情況,組織開展多種文體活動,滿足職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構建和諧企業提供積極因素。
(四)在企業發展中凸顯創造性
經濟效益是企業經營和發展的目標,也是保障職工群眾切實利益的根本,經濟效益是企業與基層職工群眾加強聯系的最佳切入點。企業基層工會組織應該創新自身的工作方式,切實發揮自己的工作職能,將服務落實到基層、將管理深入到生產現場,加強與基層職工群眾的聯系。其次,企業基層工會組織在具體工作實踐的過程中要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學習型企業的建設,為提高企業基層職工人員和領導層管理人員的技術技能提供思路,突破各個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最后,企業工會要爭取獲得企業在資金上的支持,同時在資金使用的過程中盡量做到“專款專用”,自覺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推動基層工會工作科學、可持續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工會能夠有效的將企業黨組織和企業基層群眾緊密的聯系起來,是企業黨政組織了解基層員工群眾工作和生活的橋梁。企業工會必須認識到工作的難點,加強培訓工會人員的能力,提高工會組織的綜合水平;彰顯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先進性;提高落實維權的實效性;在企業發展中凸顯創造性,從根本上促進基層工會的發展,為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韓志清.如何做好新常態下企業機關工會宣教工作[J].神州,2015(11):84-89.
[2]劉清.做好工會維權工作,推進企業和諧發展[J].科學時代,2015(14):63-64.
[3]岳陽.淺談企業工會的維護工作[J].企業文化,2016(4):78-78.
[4]蔡國光.企業"黨群工作一體化"工會組織建設研究[J].現代企業文化,2016(11):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