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輝
【摘 要】本文就可出續發展戰略在我國林業造林這一行業領域中的具體實施來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對這一戰略進行實施的重要性與意義。
【關鍵詞】林業造林;可持續發展;重要性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ur country forestry afforestation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in the field of this industry is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significance and meaning.
[Key words]forestry afforest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目前,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惡化以及毀滅的道路,其中就CO2的排放量年年高漲產生的溫室效應對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現在,能過有效且完全根治這一環境問題的辦法就是加快我國營林工程的發展與建設,這也就進一步說明了林業工程可持續發展對我國后續發展與建設的重要性。以下就是筆者對我國在林業造林過程中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些分析,以供參考。
1 營林工作建設要素及內容
我國的營林建設工程主要包括有林業生態體系建設、林業產業體系建設、林業安全體系建設和林業基礎建設等四大體系的林業建設。在進行林業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嚴把質量關,著力的去加強造林檢查驗收工作,加大跡地更新工作的力度,在以“質為先”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中,組織造林質量“回頭看”。克服重造輕管思想,加強撫育管理當前造林工作存在重造輕管,撫育管理中存在重項目造林輕一般造林的現象,幼林撫育的投入不足,檢查督促的力度不夠。搞好調查,建立跡地更新長效機制。各地要集中力量,對因采伐、火燒和病蟲害形成的連片1公頃以上的跡地,進行全面調查,徹底摸清底數,建立跡地檔案。早動手,認真做好造林的規劃和準備工作,造林的重點項目、跡地更新造林工作的規劃要早作安排、早落實,同時,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
2 不斷完善營林工作
我國的營林工作還需要不斷完善,如果僅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現如今,國家又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成效顯著。當前林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正在由主要是一項產業轉向主要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由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轉向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生態建設的主體;造林方式和結構正在由基本以人工造林、造喬木為主轉向按經營目的而采取不同的作業方式和植被組合。可以說,林業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傳統林業的影子正在日趨淡化,現代林業的輪廓正在逐步顯現。
2.1 加強營林、造林基礎
營林造林是補充森林資源、保持森林資源永續利用、保證林產工業原料供給的基礎。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多次發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號召,并取得了可喜的業績。但我國林業的高稅賦卻從根本上動搖了這一基礎,長期以來過多依賴精神鼓勵促進植樹造林,忽視物質利益刺激。林業基礎的加強,營造林積極性的調動離不開物質利益。
2.2 實施林區綜合開發與多產業協調發展
系統思考林業的發展,把發展林業同森林綠色食品、花卉園藝、特色加工業、森林旅游等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提高林業科學技術水平。我國林業競爭力低的一個關鍵原因是技術水平低。在今后的林業建設與發展中,必須把提高林業生產技術水平放到突出地位。
3 營林工程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森林是有用的資源,森林給當今和未來世代帶來了多種好處,同時它們也是可更新資源,因此所有的世代都有可能享用——但前提是它們必須得到持續的維護。如果這些資源得不到持續地維護,當今世代就會在享用他們的同時把未來世代排除在外,所以,我們要通過森林的可持續發展,改善人類福利,這也符合糧農組織林業戰略計劃,也就是所謂的林業可持續發展。我國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但是這種產權結構完全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基本經濟制度在林業產權設置上的具體體現。其所體現的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公有制經濟)和政治意愿(社會主義制度)而非林業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我國是一個疆域廣闊的國度,國土面積近乎橫跨整個半球,所以我國各地的氣候溫度以及土壤環境等自然條件千變萬化,而且這些自然環境所培育出來的樹木資源也十分豐富,這對于我們在林業造林中可持續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社會、文化與經濟的全面發展,我國國民的自然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了,甚至于在一些地區還一度興起了植樹造林的公益活動。但是,對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一發展觀來說,我們不僅要隨著植樹造林的這股風尚,我們還需要對這些植樹理念以及知識有所了解。只有在遵從實際的基礎上去對林業建設的過程進行探究,我們才能取得根本的發展原動力,如果只一味的去按部就班的進行樹木,那樣既不可能進步,也不可能會對營林造林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柏敏.松樹溫床移芽育苗技術.松樹溫床移芽育苗技術[J].安徽林業,2008.
[2]張琴.松樹容器育苗及造林技術[J].農技服務,2009.
[3]孫長影.創新松樹營林育苗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9):296.
[4] 王志軍,薛鳳宇.淺談松樹的育苗及種植方法[J].中國科技縱橫,201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