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捷
貴安新區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廉潔建設等方面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新區開發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貴安新區黨工委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把黨的建設作為引領新區發展的第一責任,切實擔負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創新開展系列活動,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廉潔建設等方面,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新區開發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新區直管區現有黨組織270多個,切實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5530余名共產黨員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全區上下形成濃厚的干事創業氛圍。短短三年時間,新區開發建設及黨建工作取得顯著成就,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獲得社會各界的較高贊譽。
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大事,貴安新區積極創新舉措,務求實效,扎實掀起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新高潮。
突出“快”字抓學習。新區黨工委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部署。10月27日全會閉幕,次日上午,貴安新區黨工委中心組立即組織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學習研討會,第一時間傳達學習全會公報精神并作安排部署。
10月29日,貴州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會精神后,貴安新區再次組織召開新區黨工委(擴大)會議,組織學習會議精神,并要求把學習全會精神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內容。
各級黨組織采取集中學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專家輔導與專題研討相結合、專題培訓與幫帶助學相結合、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抓好抓實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
目前,新區共組織全會精神宣講40余場次,舉辦專題培訓班4期,對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村黨員采取家庭成員“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幫學助學,實現全會精神在全區黨組織、黨員中全覆蓋。
突出“準”字抓宣傳。為準確、廣泛地學習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確保全會精神傳遞到農村、學校、園區、社區、項目工地一線,貴安新區及時邀請省領導,省委講師團和省委黨校專家對學習全會精神作專題輔導。同時,迅速在貴安新區報、美麗貴安雜志、貴安電視臺、貴安新區官網等媒體平臺開辟專欄,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全面強化精準宣傳,并制作高桿宣傳標牌、標語1100多條(幅),加大宣傳覆蓋面。
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貴安新區黨工委第一書記秦如培,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馬長青等新區領導率先垂范,第一時間到基層一線作宣講;新區管委會、貴安新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等部門(單位)黨委(黨組)書記和領導干部先后深入黨建扶貧聯系點、企業園區、項目工地一線開展宣講共46場次,迅速把全會精神宣傳到位、讓基層群眾理解到位。
突出“實”字抓貫徹。貴安新區黨工委緊扣新區實際,迅速研究制定貫徹全會精神意見,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施方案》等“1+5”系列文件,全方位、多角度,有針對性地抓好全會精神貫徹落實。
同時,進一步建立完善各級黨組織運行機制,理順規范黨組織設置,根據新區機構設置和產業推進情況,結合安置點建設等中心工作,新設立部門黨組3個,黨支部17個,黨小組60個,切實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黨的生活,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聲音、黨的隊伍、黨的工作。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
貴安新區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第一追求,把對群眾的安置問題放在第一位。三年來,新區優先建設了14個高標準安置社區,但辦公用房仍是活動板房。在活動板房里,黨工委領導以上率下,黨員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凝煉了昂揚向上,勇攀高峰,攻堅克難,艱苦創業,艱苦奮斗的貴安“板房精神”。
數十面錦旗,100多封表揚信,是對貴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在黨支部領導下銳意進取,創新服務,切實為企業、群眾帶去便利與實惠的最好嘉獎。今年以來,該中心變“坐等服務”為“主動出擊”,走進園區為企業解決難題;充分運用“互聯網+”開展服務,通過電子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審批服務事項網上查詢、網上申報、網上一次性告知、網上補正、網上審核和網上通知辦理結果等功能,僅一季度就累計辦理網上申報10468件,手機簽批1386件。
三年來,新區共有10余個黨組織獲得省級表彰,170多名黨員被中央、省、新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2人被評為全國勞模、先進工作者,14人被評為省勞模“五一”獎章獲得者。在各個項目工地上,40多個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帶頭加班加點工作,把熱血和汗水揮灑在建設工地上,把激情與干勁釋放在貴安大地上,推動新區順利實現“一年有框架、兩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的奮斗目標。
同時,新區大力實施政治待遇傾斜、經濟待遇傾斜、工作力量傾斜“三大傾斜”工程,著力夯實黨的基層基礎,切實提高基層黨員干部待遇,鼓勵干部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創業基層;從機關、企業選派300余名干部到鄉鎮掛職或幫助工作、駐村任“第一書記”,努力加強基層工作力量;加強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建設,注重強化教育培訓,努力提升能力素質。
黨建引領推動新區發展
在發展過程中,貴安新區牢牢抓住黨建這一“牛鼻子”,不斷深化作風建設,探索創新發展機制,打造良好環境,推動黨建服務和促進新區發展,取得積極效果。
黨建如何惠民生?
貴安新區扎實開展“五萬”“千名干部進農家”“結雙親”等活動,通過“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辦萬家事、解萬家難、結萬家親”等創新方式,組織1200余名黨員干部與3100余名生活困難群眾、信訪上訪戶結親結對,走訪基層群眾2.78萬余人次,為基層群眾解決困難問題8700余個,打通黨組織和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在探索“雙抱團”黨建扶貧新機制過程中,馬場鎮松林村、洋塘村按照新區黨工委提出的“五同八聯”機制,村與村結對,20戶黨員示范戶與78戶貧困戶結對,32名黨員致富能手與128名貧困群眾結對,整合資源聯合種植葡萄4000余畝、獼猴桃1000余畝、精品菊花300余畝。2015年,兩村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過8000元,受益貧困戶163戶524人。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黨建扶貧新格局,讓曾經的“老大難”變成了如今的“小康村”。
目前,新區17個貧困村均有1名廳級干部聯系幫扶,共50個部門(單位、公司)重點幫扶,今年可望實現貧困戶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的高標準脫貧目標任務,一次性摘掉“貧困帽”。
黨建如何促發展?
貴安新區將40余個黨支部建在園區、工地一線上,引導黨員干部凝心聚力、精益求精抓好每一個項目、每一項工程。
在非公企業聚集園區或非公企業建立15家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骨干引領作用,帶動和加快富士康綠色產業園、億象網絡公司等企業發展。
在農村黨組織的帶領下,許多農村黨員講黨性、重品行,識大體、顧大局,以實際行動教育帶動身邊群眾支持新區開發建設。
在中心城區、綠色金融港等園區和重大項目指揮部,新區建立了13個非常設的黨工委,充分發揮黨工委在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等領域的領導核心作用,引導黨員干部奮戰在招商引資、項目工程、融資投資、項目爭取一線,助力新區發展。
三年來,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引導推動下,貴安新區廣大黨員干部勇于擔擔子、善于釘釘子、勤于扣扣子,以新區發展為己任、為貴安大局敢擔當,充分體現了國家級新區的責任與擔當。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貴安新區要實現2016年高標準脫貧、2018年率先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向基本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的“五年三步走”目標,實現加速發展,扎實的黨組織建設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必將一如既往地起著基石般的作用,黨建引領發展也將成為貴安新區新的“精神名片”。(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