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和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2-000-01
摘要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吸引外商投資(FDI)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一種途徑,它有效地引進外國資金和技術,刺激了金融市場,補充了高新技術的空缺,促進了新生產力的產生,拉動了經濟增長,這一直是采取對外開放政策國家所熱切期盼的。如今外商投資的主要方式是跨國并購,在其中起關鍵作用的就是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是大型并購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另外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金融市場不完全只有利于外商,它更多是幫助本土企業籌集資金去引進先進術,從而從根本弱化企業對外資的依賴程度。
關鍵詞FDI經濟發展金融市場外商投資
金融市場除了合理配置資源以外,主要的作用是為在經濟活動中交易的雙方提供一個公開、公平和公正交易的場所和機制,有效地籌集資金。影響金融市場發展的條件有很多,它的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有關,與經濟政策有關。我國根據國情提出了對外開放政策,它可以有效地促進新經濟的產生與發展,吸引外商投資,以此來帶動經濟發展。
一、外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用支出法從最終使用角度考察GDP由三部分組成,即:總消費(C)、總投資、(I)、及凈出口(E)。公式是:
GDP=C+I+E
△GDP=△C+△I+△E
△GDP/GDP(-1)=△C/C*(C/GDP(-1))+△I/I*(I/GDP(-1))+△E/E*(E/GDP(-1))
上式說明經濟增長率是消費增長率、投資增長率、凈出口增長率的加權和,同時也說明經濟增長由投資、消費和外貿拉動共同影響。
(二)外資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
凡事都有兩面性,FDI的發展能夠推動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也能夠降低經濟的增長速度,給國家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例如:
1.就業損失效應。通常來講,一個外商直接投資后會并購我國的企業,并且按照自己原有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來對公司進行調整和整合。這些做法就會影響到原企業的員工,使得一部分工作沒有效率的人員由于不適應新的工作模式或是新的工作環境而失業,造成失業率上升。但另一方面也節約生產成本,使得能者多勞,提高了工作效率。
2.就業擠出效應。根據資料顯示,外商投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途徑,大量的外商進入我國市場,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很多企業為了穩定本企業的經濟狀態,不受外商進入的沖擊,都通過減少員工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于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規定,對于外商投資與本土企業產生的競爭,提出了“減員增效”,該方法能夠有效地降低就業率。
另一方面來說,就業擠出效應帶來了競爭力,使得本土企業有了危機意識為了生存和占有國內市場,不斷的吸取學習外資企業的科技技術完善自我,不再故步自封,所以在長期經濟中由于高新技術的采用也使得本土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失業率。
二、經濟增長對金融市場的作用
兩者之間發展的關系是一種正相關,金融體系是由金融市場組成的,完善的金融體系不僅能有效地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還能夠更合理的配置資源。想要經濟迅速發展,必須將更多地資源運動到生產領域,這都得依賴于金融市場的調控。
在當今經濟社會,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員,并且逐漸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總體動力和源泉。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金融體制經歷了從政府主導下漸進式的變革,已經具備一定的市場化性質,資金配置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金融發展對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也是實現就業機會增長,促進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式。
如今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歷史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進步,國際經濟地位明顯提高,FDI的增加逐年大幅增長,它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毋庸置疑,FDI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也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