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要】伴隨社會不斷發展,這種新教育模式融入到當今教學生活中,其針對學生個性化發展與創新性的培養尤為注重。因此在當代社會中,實施個性化教育方針,塑造創新型人才培養,成為當代教育培養關鍵內容,是我國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發展的必然需求。本文將結合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從中挖掘中外教師教學模式特點、教學機制與教學體系。
【關鍵詞】個性化教育 創新型人才 外語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和實踐教育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GZS293。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05-01
伴隨著21世紀全球經濟化進程不斷加快,針對人民外語才能培養要求日益提高,并在有關外語人才培養的問題方面,不但要學生具有一定外語儲備能量,而且一定要具備一定專業技能,因此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專業化教學模式,并有效將外語教學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讓外語成為學生生活重要組成部分,并有效開發學生創新型能力。
一、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存在價值
(一)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所擅長的一面,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學生個性化教育,能夠有效的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相應的培養,并且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有效的引導學生,開發學生的創造性體委,提高學生創新型能力,促使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
(二)提高外語教學多元化發展
教師在針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過程當中,有效的分析歸納學生的個性特征,針對學生的擅長點進行相應的教學內容,有效的改變傳統外語教學單一的教學模式,豐富外語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外語學習的興趣,促使外語課堂呈現出多元化的教學局面。
(三)推動社會可持續快速發展
將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的模式有機的融合成為一個整體,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是新課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當中,學生作為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能夠在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培養的過程當中,有效的發揮自己的所長,并且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更好的服務與社會建設當中,良好的推動社會的發展歷程,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外語人才中的問題
在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融合的過程當中,學生除了要數量掌握一門外語課程之外,還需要掌握另外一門專業性的課程,這樣就直接造成了學生在有限的世間內,需要同時加固到兩個深度挖掘的好專業上進行學習。這樣給學生在無形中造成了學習壓力與負擔。教師在針對學生個性化教育的過程當中個,由于要堅固到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無法將課程內容進行深化。
三、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方式
(一)多元化的課程體系
為了將個性化教育與創新性外語人才模式良好的實施在當今的教學當中,學校應當在外語系的課程當中,根據學校內容的實際情況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另外在開設一些與語言類專業有關的課程,例如商務、法律、金融、計算機等多個方面的課程。讓學生在學習外語言專業的同時,能夠兼顧的學習到其他的文化課程,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創造教學多元化的課堂格局。
(二)高素質的教師團隊
提高外語教師的師資隊伍,是為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外語培養模式順利實施的有效保障。因此學校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及時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斷的改革創新,豐富外語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有效的展開因材施教策略。另外學校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有能力的引進一些高素質的外教。
(三)增加學生實踐機會
一些的學習成果都是來源于生活經驗,因此想要更好的提高學生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能力的培養,避免因為教學課堂的局限性與時間的有限性,學校應當充分與社會中的企業進行開展相應的合作,讓企業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工作崗位,有利于學生在工作當中進行相應的實踐鍛煉,從中獲取一些課本與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經驗與知識,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個性化教育與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相互融合,能夠有效的改革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提高外語人才多元化的培養,加強學生獨立學習與創新型能力的培養。并且為學生從學校到社會之間的角色轉化做好銜接工作,為學生能夠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習到的知識與能力,良好的在社會工作當中發揮出來。有效的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高水平、高素質的創新型多元化人才。
參考文獻:
[1]于翠葉.基于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的外語教學模式改革[J]. 外語學刊,2016,(04):147-150.
[2]王利珍.個性化教育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中的作用分析[J]. 中國人才,2011,(1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