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 洪泓
【摘要】多媒體課件是高校教學內容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正確地使用多媒體課件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應用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其中包括:多媒體課件的內容組織形式;課件開發過程中的藝術性;多媒體課件的內容量和講課速度問題;課余時間,學生對多媒體課件的利用效果;多媒體課件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等。文中還討論了,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如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 教學改革 虛擬實驗
【基金項目】1.2016年度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JGYB201606,信息技術多專業協同實踐教學改革。2.自然科學基金,基于作物生長模型和遙感數據同化的大尺度水稻重金屬污染脅迫動態監測,41371407。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238-02
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技術,在現代高校教學中應用非常廣泛。它是教學系統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主要的教學功能,包括教學內容及其呈現,教學過程及其控制等。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便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 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某些原因,有些課程在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時,并沒有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多年的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應用,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討論。
1.多媒體課件內容組織性不強
多媒體課件內容,一方面是教師講課的主要內容,而不是全部內容;另一方面,通過采用多媒體技術,對一些知識點的進行形象化、具體化的進行表現,便于學生的理解。這樣的課件,有助于教師的教學,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然而,現實教學中,有些教師的課件,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不突出,組織結構不清楚,甚至分不出章節;有些教師的課件,課件內容幾乎是教材的復印版,或者是文字部分太多,這樣的課件,只能說明老師對該課程的內容不是太熟悉;有些課件的內容演示邏輯性不強,幾乎沒有分析、綜合、推理過程等。
2.多媒體課件的藝術表現性不強
課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藝術形式和媒體技術來表現內容。在制作過程中,要考慮整體布局,圖形圖象處理、色彩搭配、動畫的制作等。有些課件,明顯地可以感覺到色彩搭配不合理,講課內容顯示不清楚;還有的課件,在微機上顯示的效果很好,可是,當投影到大屏幕上,效果卻很差。當然,課件開發過程中,也不能單純地為藝術而藝術,切忌華而不實,花里胡哨。有的教師在課件中甚至插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圖片、動畫、聲音等,卻分散了學生注意力,當然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只有將充實的內容與完美的外在形式進行有機地結合,才能真正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才能有吸引力,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實現傳統教學難以實現的教學效果。
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可以利用課件的二次開發技術,也就是對他人或公司開發的多媒體課件進行再開發。第三方開發的多媒體課件,一般來說,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技術水平高等優點,但其內容比較死板,教學內容個別地方不符合我們的教學大綱,針對自己的學生,并不一定適合。我們可以在它們基礎之上進行開發,或者借鑒他們的技術,或者借鑒部分內容。
3.利用多媒體課件授課時,教學信息容量與講課速度的控制問題
利用多媒體課件開發進行備課,教師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來選擇素材,在課件中可以加入極其豐富的內容,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老師在制作課件時,沒有考慮到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課件信息量太大的現象普遍存在。
課堂上,老師只需要簡單地點擊鼠標或者操作無線控制遙控器,就可以播放課件來實現板書的效果。有的老師純粹采用“幻燈片+配音”的教學方法,更甚者,采用放電影式的教學方法。一般情況,這樣的講課速度比較快,與傳統的教學相比,有人戲稱信息技術下的“超級填鴨式”教學。這樣就會使學生囫圇吞棗,應接不暇,豈不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最終的教學效果當然是不會理想的。
在這種大信息量、快速的教學情況下,我們是否考慮過: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師生如何進行交互,如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課堂的討論中來?我個人認為,課件的內容要適量,在包括教學重點、難點和擴大視野的同時,留給學生適當的時間,來進行相互交流討論,表達各自的學習見解。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4.學生對多媒體課件的依賴性強,課下利用課件的效果并不理想
多媒體課件的其中一個優點就是重復性,即:課件是可以重復多次的運行、演示或者播放,這一點恰恰是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實現的。也就是基于這一點,有些學生對課件產生了依賴心理,而對老師的課堂講解卻不太重視。有些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課下將老師的課件拷貝回去“自學”,這是在教學中的一種不正常的普遍現象。現實生活中,許多學生不僅收集自己老師的教學課件,還從互聯網上收集各個著名高校教師的課件,簡直成了“課件收集專家”,他們將許多老師的課件保存在自己的計算機中或者移動存儲設備中,等到考試來臨的時候才“努力”鉆研這課件。這樣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怎樣能學習好知識呢!
另外,在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如何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這是我們一直應該考慮的問題。由于課件的內容相對豐富,學生將教師的課件復制回去復習,這本身沒有錯。問題在于,有些學生上課從來不做筆記,課下能否好好復習。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主要在于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知道自己的不懂之處,才能在課堂上作好筆記,以便課下利用好多媒體課件,作好功課的復習和鞏固。
5.實驗教學中的多媒體課件應用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新方向
將實驗內容制作成課件是實驗教學改革的新嘗試。實踐教學中的多媒體課件可以減少實驗教師反復講解某個實驗內容的工作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對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及動手能力, 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實驗內容多媒體課件化的開發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設備。我們一般利用以下技術來做實驗課件:一、利用動畫技術、腳本語言編程或高級編程語言來模擬實驗過程和實驗效果,這是比較常用的方法。二、利用視頻技術,將事先錄制好的實驗過程插入到課件中。三、利用多種技術,建立實驗模擬環境,進行仿真實驗,學生可以在模擬環境下進行實驗操作,觀測實驗現象,并完成相應的實驗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適合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一些語言類課程,要求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較強,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交流,來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另外,也并不是課程的所有內容都適合采用多媒體課件,有些內容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或許可以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理工科的一些課程,需要公式推導,通過教師的板書,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理解與思考問題,這樣便于學生思考。
總之,對于那些用常規教學方法就能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內容,沒有必要使用多媒體課件。相反的,課程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教師用語言不易描述、某些規律維以捕捉、需要學生反復練習的內容等,都有必要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在使用課件的時,要考慮一系列的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學目的。當然,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手段,各有優缺點,兩者優勢互補,充分利用二者的優點,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伍裕強,顏林忠.多媒體課件不是“萬能鑰匙”[J].江蘇教育,2016,(第1期).
[2]張銳.《多媒體課件制作》教學改革初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第5期).
[3]郭美.多媒體課件制作與應用探討[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 ,2004,(第3期).
[4]呂春晶.漫談教學的多媒體課件制作[J].吉林教育(綜合),2016,(第1期).
[5]黃婷婷.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6,(第10期).
作者簡介:
王振華(1975.08-),男,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統與物聯網。
洪泓(1963.03-),女,漢族,福建福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實驗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