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容
【摘要】初等教育是全民教育中的廣譜性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基礎性教育。初等教育的教師素質對初等教育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初等教育專業的畢業生的素質也是影響初等教育狀況的至關因素。本文針對目前我國初等教育專業的畢業生素質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對提高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素質培養提出探索性思考。
【關鍵詞】初等教育 畢業生 素質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42-01
初等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起點教育,是提高我國整體教育水平的初始階段。初等教育不但為普及我國國民受教育程度奠定基礎,更為全面進一步接受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全面提升初等教育從業者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是影響初等教育教學質量、教學水平、教育狀況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初等教育專業的畢業生素質問題成為影響全民性教育的重要課題。本文針對目前我國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總體狀況進行分析,討論提高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的途徑和策略。
一、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素質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于新課改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理念認識不深刻
由于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對于教育從業者的教學能力要求、教學模式要求、教學理念要求較之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改革。由于初等教育專業的高校教師的業務能力的局限性和學生自身問題的差異化,導致很多初等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對于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現代化的教學要求并沒有深刻領會和完全掌握。對于開發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啟發式學習、興趣性學習沒有真正的深入理念。對于教學目的、教學方式沒有系統的概念,從教學觀念上就沒有領會到位。
(二)專業技能不高
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還是實行應試型教育。因此,初等教育專業的學生也是應試考試的培養結果。很多畢業生對于應考、做題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解題技巧,但是對于實戰型的課堂教育、師生互動、了解學生內心情感等方面并沒有太多能力和經驗,對于實踐型的與學生互動、增強教育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欠缺。
(三)職業認同感較低
雖然我國現階段,對于教師的待遇等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相比于從事初等教育的教師來說,他們的職業認同感普遍偏低。教師的從業成就感不強。這樣影響著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對于將來職業的認同和感知。
二、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素質培養的思考
(一)轉變人才培養觀念,積極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首先應該在培養初等教育專業的高校引起重視,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先進觀念在教學中就積極灌輸并全力傳達。讓學生在校內就把國家的新課改、新理念、新教學模式等符合社會發展和大眾需求的教學理念、教學途徑都學習到位,要把這種發展型的教學理念深入教育從業畢業生的內心。讓他們在觀念上、思想高度上就具備先進性、引導性和指揮性。讓這些初等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之際就能夠有意識、有覺悟的深入到初等教育的教學和研究當中。
(二)制定科學的培養目標,明確培養規格
在初等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校方應該注重初等教育專業學生的業務素質和代課水平的培養。不能局限于高校的應試能力和學術評分,應該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解決業務的能力提升起來。要從學生的職業水平、語言表達、教育心理、專業知識等各方面提升學生的素質水平,培養具有綜合業務能力的初等教育教師人才。
(三)調整課程結構,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
在初等教育師范類學校的課程結構和課堂體系的設置中,要進行充分的改革和創新。在現有的課程基礎上融入自主性選擇和興趣性課程。對于公共基礎中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學校領域采取廣譜性的教學和知識傳授,采取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師生交流群等方式進行教學。對于專業性的語言、外語、音樂、美術等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自主選擇、興趣點等方面進行著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把初等教育專業的畢業生素質逐漸提高起來。
(四)從高校的教學模式中尋找突破口
高素質的教師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不但初等教育專業的畢業生素質影響初等教育水平,初等教育高校的教師水平也影響教育專業的學生水平。師范高校應該積極尋找科學的教學模式,突破傳統的教學策略,為培養更多先進型人才、綜合型人才做出更多的貢獻和努力。
綜上所述,關于現階段我國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素養方面,有著很大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國師范類學校應該積極創新、大力整改,把培養高精尖素質的學生作為學校的終極職業目標。為打造出更多優秀教師人才獻計獻策、創新突破。
參考文獻:
[1]淺談初等教育專業師范生的科學素質教育[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03)
[2]提高高職院校五年制初等教育專業學生從業素質的有效途徑探究.遼寧師專學報(社會學科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