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佃明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2-000-01
摘要本文以人才資源為題,以公路行業為平臺,簡要論述了人才在公路行業取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分析研究了公路行業人才資源開發與應用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就做好公路行業人才資源開發與應用工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以人為本公路行業人力資源
當今,“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越來越被人們所推崇。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公路行業人才資源開發成為一個緊迫的重要課題。
一、人才資源對公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對人才的重視和渴求度越來越高,特別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各行業競爭的日益加劇,能否擁有人才、使用人才,成為事業勝敗的關鍵和實力的體現。人才作為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和傳播者,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當今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
同樣,公路事業要發展進步,人才因素是個關鍵因素。如果沒有必須的人才資源保障,公路事業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實現公路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建設一支為民、務實、清廉、高效、懂管理的管理型人才隊伍;需要建設一支專業型、技術型、創新型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需要建設一支業務熟練、經驗豐富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隊伍。因此,我們要立足公路行業的長遠發展,制定科學的人才需求計劃,廣開渠道,積極引進公路建設、養護、征收、管理等工作急需的各類人才,特別是行業自身內部比較難以培養的路橋設計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和綜合行政管理等技術型、智能型、知識型人才。
二、公路行業人才資源開發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人才結構不盡合理。目前,公路人才的專業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分布狀況還不盡合理。在職職工中,文化程度高低不一,既有研究生文化的職工,也有大量中學文化的職工,大學本科文化以上的人員不多,尤其是國民教育第一學歷路橋專業本科人員數量較少。從專業技術人員來看,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偏少,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占較大比重,科技帶頭人缺乏。
2.復合型人才相對缺乏。隨著事業單位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大,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不斷提升,人才的交流調動更趨頻繁。由于許多職工長期從事單一崗位,且學習方向單一,形成目前單技能人才多、復合型人才缺乏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路事業的順利發展。
3.激勵機制和考核制度欠缺。一方面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欠缺,另一方面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和考核制度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勵和考核制度,挫傷了人才的積極性。
三、做好公路行業人才資源開發與應用的建議
在人才工作中,不但要抓好人才引進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抓好人才隊伍的培養、教育和綜合開發、應用工作,只有做到引進與培養應用并重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人才資源的積極作用。
1.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人才資源開發過程中,一要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加強黨政人才隊伍建設,重點是創新黨政人才的培訓機制,進一步增強培訓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實效性,提高黨政人才的理論素養、戰略思維和工作能力。二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積極開展公路專業科技創新,在創新實踐中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使公路各項主業工作,能夠自覺服務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三要注重人才資源結構優化,即黨政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分布要合理,比例要協調,有利激發創造力。
2.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堅持引進、培養并重,加強職業技術培訓、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建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首先,要把公路行業技能型人才培養工作納入到公路教育培訓整體規劃中,加大培養力度,以緩解目前公路行業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緊缺狀況。其次,繼續教育要適應公路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與公路行業實際和技術創新緊密結合。第三,積極開展重點崗位培訓,滿足公路發展需要。在改善各專業不同年齡層次結構的同時,著力把培養工程技術人員,具有現代科技知識和公路管理專業技術人才作為整個培養的重點。
3.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建立健全“培訓、考核與使用相結合,并與待遇相聯系”的人才使用政策,探討將人才的技術技能和貢獻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同時探索多種分配方式,合理拉開收入檔次。
4.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快人才工作建章立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人才的合法權益。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職業技能競賽、專業技術交流和職工技術創新等活動,形成學技術、賽技能、比貢獻的良好風氣,以促進高技能人才成長。在住房安置、學習深造、醫療保健、子女就學教育等方面,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定期召開人才思想座談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關注其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優化成才環境,增強凝聚力。
5.建立人才激勵機制。結合公路行業的實際,按照人才在公路行業的不同層次需要,綜合采用各種手段,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在干部使用、職稱晉升、獎金福利等方面為人才提供方便,要把精神激勵、事業激勵與分配激勵相結合,提高人才的待遇,為公路事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