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穎婭
摘 要:公安機關內部控制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社會經濟形勢變化和財政收支矛盾的凸顯,越來越引起重視,本文通過對內部控制意義、原則、實施步驟、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通過增強內部控制意識、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日常風險評估機制、監督機制,完善信息化建設等手段來加強內部控制建設。
關鍵詞:公安機關 內部控制建設 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形勢變化和財政收支矛盾日益凸顯,內部控制越來越引起公安機關重視。內部控制作為公安機關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公安機關內部管理的基石,公安機關作為武裝性質的國家機器,肩負著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合法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重要的使命,實施好內部控制規范有利于加強單位財務管理,防范風險,提高公安經費的使用效益。
一、內部控制的概念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在一定環境下,為了實現一定目標,通過制定內部管理制度、執行工作程序和實施控制措施,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風險防范和管控。公安機關進行內部控制是為了實現管控目標而實施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過程,是一個對公安機關內部相關制度、工作流程不斷優化、完善、監督的過程。執行內部控制就是實現用制度來管權、管人、管錢。
二、公安機關實施內部控制的意義
1.有利于加強單位財務管理。通過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可以使公安機關的財務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具體來說就是使財務制度更合理、清晰、可操作,各項工作流程規范,崗位設置科學、職責分工明晰,制衡恰當,能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開展公安機關內控制度建設找出制度在制定、執行中存在的缺陷和風險,及時整改,從而不斷完善內部制度,堵塞漏洞、消除隱患。
2.有利于加強資金使用效益。公安機關經費保障涉及資金量越來越大,隨著我國經濟低速增長,財政收入增長緩慢,通過公安機關內部控制建設提高公安財務工作的效率和效益。通過內部控制建設減少可能出現的腐敗和浪費,花好錢辦好事。
3.有利于加強對經濟活動監督。通過內控制度建設,加強對公安機關經濟活動監管和風險管控,建立全面的監督機制,用制度來約束權利,用流程來規范行動,同時將信息化建設納入監控機制,用信息化手段,將公安內部控制內容、過程、方法全面覆蓋,有利于經濟活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監管。
4.有利于更好的履行職責。加強公安內部控制建設,將內部控制建設納入公安中心工作,深入公安執法辦案、隊伍建設和服務工作中去,加強公安機關經費保障,使公安機關能更好的履行職責,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三、公安機關實施內部控制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是指對公安機關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包括預算、收支、政府采購、資產、項目建設、合同等業務。內部控制涵蓋人、財、物,貫穿于經濟活動全過程。
2.重要性原則。重要性原則是指在公安機關在實施內部控制時,在兼顧全面性的同行要突出重點,針對經濟活動中可能存在重大風險的環節進行重點關注,采取嚴格措施,防止內部控制出現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則。制衡性原則是指公安機關在崗位設置、權責分配、業務流程設置時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通過將制衡機制嵌入經濟活動,使內部控制制度更具有針對性,以達到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4.適應性原則。適應性原則是指公安機關內部控制制度要適合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并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財政改革的進行和公安業務的變化,進行不斷調整和完善,使經濟活動更有效率和效益。
四、公安機關實施內部控制的步驟
1.梳理業務流程。對公安機關的各類經濟活動進行業務流程的梳理,包括預算、收支、政府采購、資產、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業務進行流程梳理,明確各項活動目標、范圍和內容。
2.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立風險點。根據業務流程梳理,對公安機關經濟活動各個業務環節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和評估,確定風險點。
3.建立風險應對策略。針對確定的公安機關經濟活動風險點對風險進行排序,運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來分析風險,制定風險應對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諾的范圍內,以杜絕舞弊、腐敗,減少浪費。
五、公安機關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公安機關的內部控制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要求,結合外部政策要求及公安業務特點,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目前公安機關內部控制建設還存在一定問題。
1.內部控制意識不強。公安機關內部還沒有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內部控制需要全員參與,特別是單位領導重視,目前公安機關內部控制意識比較薄弱,領導層面沒有對內部控制建設引起足夠重視,沒有樹立起風險防范意識,內部控制建設往往流于形式。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公安機關一般以財務制度代替內部控制制度制度,對于一些經濟業務流程控制不具體不明確內容不完善,如財務管理辦法明確了預算編制程序、預算調整程序、決算內容,但未明確預算分解下達、預算執行、績效評價等工作程序內容。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未明確合同糾紛處理的程序,自行采購簽訂的合同(協議)未明確審核流程、保管事項。采購管理辦法中對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以外、采購限額標準以下由部門自行組織采購的項目,未規定部門自行采購工作程序。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明確定期盤點的規定,但清查程序不具體?;椖拷ㄔO管理制度未建立健全,未明確工程項目立項、概算、招標、工程變更、資金控制、項目驗收與審計決算內容等。
3.內控風險防控機制有待完善。公安機關在開展廉政建設時已開展廉政風險評估,形成各個部門風廉政建設風險防控責任清單,針對風險提出措施,但未建立日常工作中的風險評估機制。
4.信息化建設有待加強。省市一級公安機關有些已初步建立經濟業務流程信息化管理,功能覆蓋預算管理、支出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合同管理等主要業務控制及流程。但信息化建設未實現經濟業務全覆蓋,如工程建設類項目未納入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系統未能反映審批流程等?;鶎庸矙C關很多未進行信息化建設,人為操縱風險大。
5.監督力度不夠。省市一級公安機關內設審計部門,配有審計人員,大部分縣級公安沒有專門的內審機構,由紀檢部門和兼職審計員進行內審,提出審計意見后對于后期整改情況未能跟蹤落實,缺乏權威性。而財政、審計部門,更偏重于對公安機關財政資金使用的否合法合規性監督,忽視了公安機關內部控制建設情況的檢查和監督。
六、加強公安機關內部控制建設的建議
1.增強內部控制意識,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公安機關要做好內部控制,首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增強全體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特別是公安機關領導,要充分重視并主動開展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強化責任意識。開展各項經濟業務時,要各盡其職、相互協調、積極聯動、相互制約。同時要加強內部控制宣傳和政策水平、專業能力、職業道德規范等方面培訓,提高公安機關整體素質,加強各項內控制度貫徹落實的水平。
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結合《預算法》、各項財政制度和公安機關業務特點,建立健全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如在制定《公安機關財務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制訂出臺《公安機關預算管理辦法》,明確預算編制、預算分配、預算執行和績效評價等工作程序;制訂出臺《公安機關合同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合同簽訂、履行、保管、糾紛處理程序,對合同履行過程進行跟蹤,關注項目進展情況,形成監督記錄;提供貨物、服務類采購常用標準合同(協議)模板,部門自行采購簽訂合同(協議)參照標準模板,明確審核流程。制訂出臺《公安機關基建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明確工程項目立項、概算、招標、工程變更、資金控制、項目驗收與審計決算等內容。
3.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日常風險評估機制。公安機關內部控制風險是多種多樣也是復雜多變的,將內控風險評估工作與內部審計工作相結合,開展日常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定期對公安機關經濟活動各關鍵環節進行風險評估,找出風險隱患,提出應對措施,以達到提前防范,消除隱患的目的。
4.加強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為適應《預算法》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需要,建立公安機關警務保障信息平臺,將預算管理、支出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合同管理、績效評價等納入該平臺管理,通過事前分析、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的方式,逐步實現經濟業務全流程信息化的建設目標。開發風險監控和預警功能,對經濟活動中潛在的風險設置預警,自動識別風險,及時發現可能萌發的風險并予以化解。通過內部控制流程嵌入信息系統,實現對經濟業務的自動控制,減少或消除人為操縱因素。
5.加強監督和決策執行跟蹤和問責機制。公安機關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將預算執行、政府采購和預算績效評價等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接受內部和外部監督,獲取反饋,落實整改,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建立決策執行跟蹤問責制度,對經濟活動中出現重大決策失誤、決策執行違法違規或不執行決策的人員追究相應責任。
內部控制建設是公安機關的一項長期任務,隨著公安工作的新形勢、新變化、新挑戰,公安機關要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建設,不斷完善符合公安工作實際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1]遲淑玲,公安機關內部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4(8):102-103
[2]梁東,淺析如何加強公安機關內部控制建設[J].經濟管理,2015(9):188
[3]張康,在公安部門內部推行內部控制的思考[J].經濟管理,2016(3):55-56
[4]張峰瑜,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研究[J].財會學習,2016(12):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