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當代版畫在創作上是偏理性的,還是一貫的保持傳統版畫中的寫實性、記錄性、模仿性等,注重技術及復數性,而并沒有注重畫家的主觀感受與繪畫形式及裝飾圖案相結合所表達出來的一種美。當代版畫要開始注重欣賞者所欣賞的一些表面易懂,具有一定裝飾性的感受,也要開始注意畫面是否具有一些裝飾性,裝飾性的版畫所具有的時代特征,以及畫面具有裝飾性。
【關鍵詞】繪畫性 形式性 裝飾性 圖案 美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205-01
當代版畫在創作上并沒有沖破傳統版畫的很多規定,在繪畫形式上創新較也很少的重視裝飾圖案在畫面中所起到的作用。貢布里希說過:“整個藝術發展史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所以我們不能對版畫制作技術細節太過于癡迷,藝術視野也不能太狹隘。
我認為版畫藝術在當代要包括兩方面,首先是其在繪畫上的形式語言的當代性,其次就是它所表達內容上的精神意蘊的當代性,而這些當代性也必需符合當代人所欣賞的形式美。“當代性”其實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而是衡量一個時代所要代表的尺度的必要條件。版畫作品中的現代真實感和能體現出當代的一種生活精神狀態,才是當代版畫在視覺形態中的一種感性顯現,是體現出當下人的精神文化、心理情感與版畫語言的交匯融合。中國當代版畫也借此機會得到了轉型,注重傳達藝術家個人的精神情感,中國版畫得到了一次重要飛躍。
當代版畫的繪畫性具有其自身的歷史發展軌跡,是隨著人們對于自然生活的簡單精準模仿再現客觀世界的厭倦而慢慢衍生出來的。在當代版畫中技術與藝術之間的相互轉化也更加鮮明地體現了出來。在過去的版畫其實在最大程度上是一種復刻的技術,而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也是在人們的意識形態得到轉化時,將版畫與繪畫性相聯系時。繪畫性其實就是通過各種繪畫工具來傳達藝術家的心理情感、精神文化,而不再以再現客觀世界為唯一地目標,當代版畫的繪畫性的實現意味著版畫也同時擺脫了單純模仿與客觀再現兩重枷鎖,這也是當代版畫的卓越突出之處。當代的版畫藝術成為了一種注重表現自我的生活精神狀態的藝術樣式,在注重技術語言的形式時也在發覺人們的內心世界,并以此來表達當代人生活下的精神狀態。
藝術表現形式有很多種,而按照版畫的裝飾性法則(包括造型、色彩、肌理)來組織起來得畫面,更加可以表現出情感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具有藝術所有的品質和特征。一幅版畫作品中能屈能伸富有張力是尤為的重要,這種張力是通過畫面所要表達的物象情感的方向體積大小、黑白灰及色彩的關系位置表現出的,版畫裝飾性表現形式的藝術表現手段中,畫面要富有張力及運動感是極為重要的。在畫面中要追求某種最終的畫面感覺時,總是要達到矛盾之間的互相消減及張力有節奏的縮減,顯示出簡單和平衡的畫面節奏感。慢慢的隨著時代社會的變化,而這種簡單和平衡的畫面節奏也在隨之產生變化,削弱原有的一些東西,直到產生出新的矛盾差異,再次的進行簡化削弱,這樣循環反復,具有不同的畫面節奏感的也就滿足了大眾的不同審美需求,以此達到當代版畫的和諧。
裝飾圖案在古今中外的許多藝術作品中,也都綻放著其特有的魅力及特色。 裝飾圖案并不是與繪畫形式分離開的,它是一種有意味且有內涵的藝術符號。現當代仍然有許多藝術家把自己對圖案的理解與熱愛表達在他們的作品中作以裝飾。裝飾圖案的重要方法就是求變求新,把各種變化的要素用一定的方法使他們產生一些內在的聯系,而統一則在大體范圍去把握這些變化的要素。
隨著當下時代多元化的發展,從西方傳統古老的在平面空間構造出“三維”立體的表現形式發展,轉化到現在的平面空間構造的“二維”或“二維半”的空間表現形式的意義創造,為版畫藝術的發展也創造出了更廣闊的創作方式空間。
畫家在考慮到畫面時要講究繪畫形式美及裝飾圖案美,所要考慮涉及的是多要素的,不僅是要考慮到對象的內容形態、色彩等形式要素,還要考慮到人們的生理心理、社會的反響等情感要素。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情感與理性的統一、繪畫形式美與生理心理的協調統一、繪畫形式美與技術的結合、繪畫形式與裝飾圖案的協調統一等,都是構成美的不可缺少的條件。在當代版畫的創作中,不在忽略這些能夠構成的美的條件,在繪畫形式及裝飾圖案的合理運用來表達美,再加上創作者的主觀思考后所要表達出的精神情感等,定能創作出一幅不錯的當代版畫。
參考文獻:
[1]崔云飛 《淺談繪畫中的圖案規律與形式法則》2012.11
[2]包玉榮《淺談版畫藝術的裝飾性》
作者簡介:
賈婧毓(1992-),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貴州大學美術學院2015級美術(版畫)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