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來蓉
【摘要】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四步教學法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敏銳地捕捉問題、主動探索問題的能力。通過課題研究,摸索出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規律策略:形成合作意識、創設合作情境、重視合作評價。
【關鍵詞】導 學 說 做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231-02
《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必須以現代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實訓條件,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我校推廣的“導、學、說、做”四步教學法,即適合學校的教學實際,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教學相長;自主參與,個性發展的教學理念。我在《電工技術基礎》教學中,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就“導、學、說、做” 四步教學法應用談談認識。
認真分析教材,深入研究學生,明確“導”向
《電工技術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這門課程的知識容量大,基礎理論較抽象。而我們中職學生大多數底子薄,學習能力較差。這門課程如何開展教學不僅影響專業技能課的學習,也會影響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而以往的教學模式以傳授知識為重點,忽略學生“學、說、做”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被動的接受,變成了知識的“容器”和“倉庫 ”,新課程標準難以實現,教學效果自然不好,培養有知識,會學習、有技能的綜合性應用人才目標更是無從談起。所以探索即適合職業學校學生實際,又符合培養現代技術工人要求的教學模式是擺在我們職業學校老師面前的一大課題。
積極促進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學”的能力
在教學模式的實踐操作中,我采用“導、學、說、做” 四步教學法。為此,我精心設計導課環節,為整堂課的進行打好基礎。導入的方法主要依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識基礎,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例如,電路組成的教學,按以往的教學先例,先講組成,再講各部分的作用,對學生來說比較枯燥,課堂平淡。如果給學生一節干電池、一個燈泡、一個開關、幾根導線,讓學生根據圖示動手連接使燈泡亮起來,從而了解電路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進而再學習電路的串、并聯,以及電源、導體基本特點和規律。
大力推進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說、做”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圍繞學習目標,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討、收集資料、實地調查等學習活動,使學生主動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和藹可親的教態參與每一節課,在課堂上盡量為學生創造展現的機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獲取知識。
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理解問題的局限性和知識的不完整性,帶來學習任務分解困難。所以教師應成為學生的協作者和指導者,且隨時、隨機進行引導,為學生成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例如,楞次定律在教學中如果讓學生背誦定律的原文,學生理解不了,即使是勉強背下來也是沒用的。上這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分配任務的。第一步,我讓學生演示電磁感應現象,讓學生觀察電流表,從它的指針偏轉方向,得知感應電流的方向。第二步:向學生提出任務:“人們不能滿足于每次求感應電流方向都要搬出電流表。想預知方向,必須發現其中規律。”然后指導學生動手實驗,要求每一次應記錄:1.原磁通量方向;2.原磁通量是怎樣變化的(增加,減少)?3.感應電流方向;4.感應電流磁場的方向。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和分析試驗結果:1.原磁場方向雖然相同,但感應電流的方向卻不一定相同,可見,不能說感應電流的方向是由原磁場方向決定的;2.某方向的原磁通量增加或減少時,感應電流的方向是相反的;3.原磁通方增加或減少時,感應電流的磁場各是什么方向?哪種情況下,它跟原磁通量方向相反?哪種情況下,它跟原磁通量方向相同?最后師生一起總結規律 ,并研究該規律怎樣用最簡單明了的語言來表達。
“導、學、說、做” 四步教學法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貫穿教學始終,以培養學生“學、說、做“能力為主線的意識貫穿教學始終,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獵取者。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講堂,而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學堂。學生從心中喊出了“我們的課堂!我們快樂!”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積極參與,相互交流合作,讓學生成為名副其實的主人,使學生的思維、表達、實踐、合作等綜合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中物理優秀教案評選》,河南教育出版社
[2]《基礎學科中創建探索性學習活動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