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璇
【摘要】本文針對沿邊醫學院校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實踐積極探索SPOC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在課前監督、課堂安排、課后輔導、考核方式四個環節的教學工作中給出了具體實施意見。
【關鍵詞】沿邊 醫學生 計算機 SPOC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248-02
“互聯網+醫療”已成為當下備受民眾關注的行業。目前沿邊少數民族地區醫療水平較低,要推動邊疆醫藥行業的現代化發展,就要在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資源整合、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平臺搭建、診療預約等方面大力發展,積極開展遠程病理診斷、影像診斷、專家會診、手術指導等遠程醫療服務,需要沿邊地區的醫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熟練掌握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對醫療行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但受到計算機知識基礎不牢,入門水平不一;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主動學習意識不足;課程課時有限,實踐時間不足這三個因素的制約,沿邊地區的醫學生在學習計算機課程后操作水平仍未有明顯提升,因此可在教學中引入SPOC模式以提高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效率。
SPOC模式是一種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針對在校醫學生其基本流程為教師在課前將學習材料布置給學生,然后在實體課堂教學中和學生一起探討問題、處理作業或其他任務。相對于MOOC的免費和規模化,SPOC針對性更強,師生交流更直接、更有效,學生的學習更有主動性。將SPOC教學模式應用在沿邊少數民族地區醫學高職院校計算機的實際授課中,教師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1.課前學習任務的監督,明確學習目標。
SPOC模式下需要學生在課前完成閱讀教材、線上觀看、練習指定操作等學習任務,這一環節將教師講授的內容放在課前,節省出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給學生進行實操練習,很好地解決了計算機課時有限的問題。但如果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將會嚴重影響到課堂環節,因此教師可用以下幾種方式做好課前監督。
(1)對學生進行分組,由各小組長負責檢查、匯報。教師根據計算機實操水平對授課班級學生分組,學習任務下發后由各小組自行組織進行合作性學習,小組長按任務列表對組員定時檢查,然后將檢查結果反饋給教師。監管工作的下放可減輕教師工作壓力,而定時匯報也能讓教師了解到學生課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
(2)搭建師生互動平臺,與學生線上交流。互動平臺可以是QQ群,也可以是具有學習任務統計功能的SPOC平臺、校園網站。教師通過網上平臺查看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若學校沒有相關技術支持也可以將學習資料上傳至班級QQ群,通過下載情況大概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并及時在QQ上與授課班級學生進行互動,監督他們進行課前學習。
(3)布置適當的操作練習。課前入門習題的壓力可以促使學生主動觀看視頻、圖片等學習資料,而在練習中也能讓他們學習思考,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沿邊少數民族地區的醫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山區沒有自己的電腦,給課前練習帶來一定阻力。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校圖書館、機房等公共資源,同時鼓勵學生進行互助。通過檢查課前作業的完成度,教師能監督到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也能從中了解學生的知識欠缺。
2.課堂討論、練習的組織,掌握新知。
MOOC提供了線上學習方式和豐富的內容,但需要學習者具有很強的自律性才能堅持完成學習。而SPOC將線上資源與課堂實體相結合,教師在課堂上組織討論、提供個別化指導、與學生一起解決難題。顯然SPOC面對面的授課方式要比MOOC更具針對性和靈活性,但也要求教師必須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SPOC課堂活動安排:
(1)展示課前作業。組織各小組成員上臺演示,將學習成果展示出來。一方面可以給學生帶來榮譽感,鍛煉表達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暴露出學生的知識欠缺,師生一起在課堂上將問題解決。這需要教師把握好時間,安排好每位同學輪流上臺的機會,發現后進生要及時進行輔導。
(2)解答疑惑,拓寬知識點。醫學生將自己碰到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或者教師提出事先設計好的計算機與醫學案例,師生一起探討。教師要把課堂交給學生,引導他們進行討論和解答,以提高他們的參與度,自覺掌握學習內容中的重點、突破難點。
(3)課堂練習,難度升級。課堂實操練習的難度進一步提升,可針對某重點內容展開專題學習。如WORD文檔插入圖片這個知識點一般學習的是圖片插入方法、大小和位置的調整、自動換行方式的設置等基本操作,掌握后可再進一步做圖片樣式、顏色、背景處理等練習,繼而擴展到形狀編輯技巧、圖形組合等更細化的操作。練習難度逐級加大,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也得到逐步提升。
3.課后線下交流互動,鞏固學習成果。
課后學生應及時鞏固知識點,避免出現學習過程的中斷而導致知識點的遺忘和計算機操作的生疏。此環節主要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教學反思、評價上下功夫。
(1)布置開放性主題作業。經過前兩個環節的學習,學生已基本能夠完成指定的計算機操作。但讓其自行設計并制作一個文檔,如個人簡歷、醫學數據分析報表等,就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在課后有必要布置一些主題作業,給予學生想象空間,讓他們在課后對知識點做進一步解讀,將所學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真正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2)設計、收集調查問卷。教師根據章節設計出調查問卷,其中包括知識點學習情況、練習時碰到的問題、教學建議等內容。學生在填寫問卷時可反思自身的學習過程,對學習成果進行梳理、歸納、總結,而教師也能透過問卷了解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控度。
(3)雙方互評,教學相長。教師與學生的雙方互評可以讓各自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為改善學生的“學法”與教師的“教法”提供參考。學生評價可以促使教師的教學更具針對性和趣味性,教師評價則讓學生獲得存在感,認清努力的方向。
4.考核形式多樣化,全面衡量計算機水平。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著重在于培養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又因SPOC教學模式包含了眾多環節,因此課程考核不應只局限于期末上機考試,還應包含學生平時線上、線下交流活躍度、小組成員默契度、課堂參與度、課后作業完成度、上機考核成績等。通過這些教學活動的考核,可以激發醫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重視計算機課程,自覺接受學習任務,認真練習努力提高計算機操作技能水平,以帶動沿邊少數民族地區醫學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的發展。
5.結束語
SPOC教學模式借助互聯網集成了大量豐富、優秀的教育資源并融合到教學領域中,是一種新興的教育形態。本文對SPOC模式在沿邊地區醫學高校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教改探索,以期在有限的課時內更好地提升醫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適應醫院信息化發展的需求。SPOC教學模式還有很多值得研究、探討的地方,今后仍需在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做好沿邊少數民族地區醫學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課改工作。
參考文獻:
[1]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 (01):85-93.
[2]陳然,楊成.SPOC混合學習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5,(05):42-47,67.
[3]郭洋.基于混合式學習和翻轉課堂的SPOC模式設計研究[J].亞太教育, 2016(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