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東
【摘要】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重要途徑。本文以珠海市香洲區第四小學作為研究對象,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校特色體育項目探討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模式。
【關鍵詞】大課間體育活動 特色體育 體質健康 評價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89-02
一、前言
為貫徹國家和省的政策方針,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珠海市教育局頒布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各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本文以珠海市香洲區第四小學作為研究對象,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校特色體育項目探討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模式。
二、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1. 研究對象
珠海市香洲區第四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情況及其效果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查閱了近年有關大課間體育活動、陽光體育活動和特色體育活動等全國體育核心期刊、論文、專著,對相關資料進行了概括總結,掌握了比較充分的理論依據,為本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2) 問卷調查法
對四到六年級學生發放問卷,本問卷調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滿足社會學調查、分析及研究的要求。經檢驗問卷的效度和信度均符合統計學要求。
(3) 教學實驗法
隨機抽取六年級兩個班級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實驗。
(4)訪談法
通過座談的方式,訪問了65位教師,了解他們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看法和建議,為進一步制定適合本校開展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提供依據。
(5)數理統計法
收集整理原始數據,運用SPSS11.5軟件對學生實驗測試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6)邏輯分析法
對文獻資料、訪談內容和問卷調查結果進行邏輯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三、結果與分析
1.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跳繩特色項目相結合模式
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結合對教師的訪談,經過討論研究,學校把特色體育項目——跳繩融入大課間當中,對大課間進行改良。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充分調動、整合現有資源,把學校任何一處可以活動的地方都派上用場,包括走廊、教室旁的空地,確保學生每天都能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主要的組織方法是:在每天上午的第二節課后,學生先隨著音樂伴奏統一進場,接著是廣播操→自編操→兔子舞→跳繩(長、短繩)和游戲,整個大課間過程采用“無人控制,隨音樂動”的形式,大課間活動從開始到結束都是由不同的音樂串連一起指揮。同時根據各項內容的特點,將學校活動場地進行了專門劃分,做到定區域、定項目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正、副班主任跟班活動,活動項目由體育組定期更換,這樣大大調動了學生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2.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跳繩特色項目相結合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影響
實驗前六年級兩個班學生在體質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處于同一水平,完全符合實驗條件。對實驗后體質水平做進一步的分析,結果顯示,六年級實驗班對照班體質成績存在非常顯著差異(P<0.01)。而且實驗班的成績高于對照班,由此可見結合跳繩特色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效果明顯比改革前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好,特別在學生的體能素質這方面的提高比較明顯。
3.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跳繩特色項目相結合對學生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興趣影響
實驗前,六年級兩個班學生在處于同一水平,完全符合實驗條件。實驗后,實驗班對照班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興趣存在顯著差異(P<0.05),且從均值上看實驗班高于對照班。由此可以證明經過一學期實驗,對實驗班學生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興趣的進步產生了非常顯著的促進效果。說明結合跳繩特色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效果明顯好于原有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改革后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能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條件,并結合本校的體育特色項目開展,實現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校本化,效果明顯。
(2) 改革后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3)小場地學校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好每一塊場地,從時間上,內容上抓落實,小場地學校同樣也可以開展精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
2.建議
(1)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的開發要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育、藝術 2+1 項目”相結合,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2)大課間體育活動要充分開發室內活動內容和校本活動內容,解決雨天學生活動以及各學校在場地小、器材少的普遍問題,讓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毛振明.學校體育學[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
[2]國家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3]汪曉贊.我國中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2005年2月.
[4]汪曉贊,季瀏.中小學體育新課程學習評價[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