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張余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251-01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教師作為數學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和激勵者,必須摒棄陳舊的教育觀念,建立以育人為本,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改革是新一輪全面的教育創新,課程改革的全過程都需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師在許多方面進行轉變。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觀念的轉變,這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前提。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的轉變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長期過程,實施新課程,數學教師就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質量觀和評價觀。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者、指導者和促進者,與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共同成長;要樹立新的學生觀,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具有個體差異、各具發展潛能和動態發展的學生觀;要樹立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和數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質量觀;要樹立激勵學生不斷進步、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觀等。我們數學教師還要樹立新的課程觀,從課程的被動執行者轉變為課程改革的主動參與者。教師只有成為課程的積極參與者,成為課程再創造的主體,數學課程的實施才會具有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數學教學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二、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小學數學教師要自覺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課程改革的機遇,增強信心,在新課程實驗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一名數學教師如果心地是善良的,但他自身缺少知識和教育能力,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其行為也是不道德的。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不斷地注重自身的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的提高。同時,數學教師必須掌握和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專項理論知識、數學相關學科知識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教學中更應具有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和鍥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既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在教學上注重內容的科學性和邏輯上的嚴密性,又要求對學生嚴格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用教育的發展規律,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
三、提高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喜歡你的課
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為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所以,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作為一名教師,當你的學生喜歡你,喜歡上你的課,喜歡聽你的話,那么你的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學生對你反感,即使你把課設計得再漂亮,他們也會不屑一顧的。但是,如何讓學生喜歡你呢?
1、學會交流。老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努力做學生喜歡的良師益友。但當你和學生打成一片時,你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自己畢竟是他們的老師。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中有無對老師的過分接近。如果有,應馬上進行處理,不能使學生覺得你這個老師不兇,是他們的朋友,而忘了是他們的老師。
2、學會鼓勵人性。常言道:沒有人不喜歡聽恭維的話的,學生也是如此。在課上,我盡量精講多練,讓更多的學生有參與到課堂活動的機會
四、把握教學互動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師生互動是實實在在表現于課堂教學之中的,從實踐的層面來看,至少有三個重要環節:
1、教師的監督與學生的自律體現在教學的組織管理環節上
小學生年齡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教師權威的影響,具有突出的依賴性和向師性特點。所以,教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教育,并實施有效的監督和控制,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教師的善教與學生的樂學體現在知識傳輸環節上。教師是學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擔著對來自社會實踐的知識經驗篩選、加工、整理,然后以學生能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傳授給學生的職責。教與學的過程本身帶有極大的智力成分,所以,需要教師發揮主動實施,愿意施教的熱情與自覺性,需要教師拋棄機械單調、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要使教學互動克服枯燥、被動的局面,只有教師的善教才能激發學生的樂學的熱情。
2、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創新體現在操作訓練環節上
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教育內容的設計者、執行者,也是兒童學習、游戲、活動的組織者、管理者,還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學習者,更是一個細心全面的指導者。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動口,學生動手,老師展示操作方法,學生在模仿教師基礎上一次次地操練,然后進入自主創新階段。當然,教師根據學生的處境和情況不同,所指導的重點和側面也就不一樣。對膽怯、孤僻、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可主動與他們一起開展智力活動,并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解說、真摯的感情來吸引感染他們。對情緒時高時低,又有攻擊性行為且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隨時留心他們的行為表現,一旦表現突出并有了一定的創造性,教師就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把新思想和新觀念再現給其它同學,使其創造性得以發揮,逐漸消除不良行為。對學習積極性高漲、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參與操作活動的學生,教師應做有效的促進者,給他們以足夠的自由支配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展示個人才華,并帶動和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讓每個層面的學生都有所發展。
五、要做到教學手段多樣化、課堂結構高效化、基本訓練序列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現代教學手段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準確形象、生動直觀地傳播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學生接受情況,便于教師在課堂上調節教學步驟,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使整個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現代的教育需要具有全新觀念的教師來實施,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需要數學教師們的共同努力探索。面對新形勢,肩負新使命,我們將不斷提出教學方法的新思路,改進數學學科的教學方式,讓數學課堂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提高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