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
摘 要:英語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門重要課程,英語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而課堂互動過程則是幫助師生之間建立感情、培養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互動課堂;作業;構建
課堂教學本質上即為師生間交互作用、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學離不開師生間的交往。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統一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互動式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機械操練變成靈活應用的過程,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也為課后學生的學習注入動力,從而對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下面我就結合我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互動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積極引導
在外語課堂教學中,要做到互動教學的合理運用,教師的正面導向是英語教學互動模式的前提。教師的導向指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各項活動,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來應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和監控者,可以起到反饋性指導(feedback)的作用,教師應隨時查看學生的進度和方向,使之朝著共同的教學目標進行。
堅持激勵原則,推動后進學生。在促進差生轉化中,教師應始終堅持最大激勵原則,做到少批評多表揚,少下結論多幫助,少抱怨多鼓勵。給學生提供更多用英語進行雙向交際的機會,對他們寬誠嘉許,增強其自信心,使他們都能暢所欲言。
二、情境教學
在英語課堂中,教師的中介作用是借助語言實現的,因此英語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創設英語語言環境。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也認為理想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能使學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語的環境之中,進行有意義的交際。在教學操作中,堅持用目的語組織教學可使外語教學在課堂這個小環境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它將外語教學系統中的主體(學生)、客體(目的語)和環境三要素聯系起來。學生不斷地接受一些新的語言材料,并主動地根據先前的認知結構有選擇地知覺這些外在信息,建構最新信息(材料)的理解。
三、學生自學
英語互動教學是以學生自學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首先根據學習目標和要求閱讀材料,然后去思考問題、探求知識。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大多數的高中生對教師仍存在著很強的依賴心理,不懂得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如不改變這種學習方式,他們必將在英語學習中陷入被動狀態。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引發了學英語的樂趣,使他們積極愉快地去從事獲取知識信息的這些活動這是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動過程,是英語教學互動模式的基礎。
四、小組討論
英語互動教學強調的是互動性。首先是讓學生“動”起來。現代教育心理的研究,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是兩位一體的。如果對學習的內容沒有興趣或欲望,所取得的學習成果也必然是膚淺且表面化的。由于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內容是他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和教師等)預先選定的知識和抽象的概念,學生未必能夠體會到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讓學生理解學習的意義和目標,激發起他們的學習動機,是促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的前提要實現這一點的最有效的方式。
五、提高提問藝術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教學方法。蘇聯教育界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就叫問題教學法,已成為有世界影響的教學方法之一。“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這一名言,對于教師把握課堂質疑具有深刻的啟示作用。思維是解決問題的必要途徑,而問題又是思維的起點和前提。英語課堂提問,作為英語課堂教學師生雙邊活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正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的始終。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英語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但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班級大(一般為50~60人),程度差別較懸殊的現象,加大了教師在課堂中對提問把握的難度。有些教師擔心提問多了,課堂紀律往往難于駕馭;提問少了,師生之間很難溝通,教師也難以了解學生對所教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問過難,程度較差的學生會感到不適應也容易造成學生中的兩極分化;提問過于簡單,則失去了提問的價值,也使學生對回答問題失去興趣。其實,提問也是有技巧的,準確把握提問時機,精心設計提問難度,靈活運用提問方法,同樣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自如地駕馭45分鐘。
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的語言交際能力。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結構都是學習語言交際能力不可缺少的材料。語言交際能力主要通過語言交際活動才能實現,因此使教學過程交際化就顯得非常重要。在進行教改實驗的時候,力求根據交際性原則,努力創造英語交際的氛圍,充分利用幻燈、圖片、簡筆畫、表演、對話造句說話等方式,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靈活地交際。因為只有貫徹交際性原則,課堂教學模式才會真正成為動態式。
七、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入評價機制、豐富教學形式是實施互動式教學的有效途徑
教學評價不僅可以幫助師生發現教學進程中的問題,還是教學信息反饋的重要途徑,合理的教學評價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調控及對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激勵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評價方式包括師評、自評、互評多種形式,教師要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注意的是,評價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以啟發。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評價內容的多維性,在英語課堂上應該對學生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包括學生的行為表現、吐字發音、思路展現、態度方式等多個方面,這也是構成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元素。此外,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各類活動,豐富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制定合理的獎勵措施,如默寫比賽、講英文故事、英文歌曲比賽、聽力競賽、演講比賽等。教師要真正改變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滿足高中生對新鮮感的需求。
總之, 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相互交流、合作學習的過程,教師單方面的教和學生單方面的學都達不到最佳效果。所以,課堂教學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互動。英語課堂師生互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參與教學過程,輕松地獲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從“要我學”的被動學習狀態轉到“我要學”的主動求知狀態,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