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莉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345-01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的重中之重。但是長期以來,許多學生都特別害怕寫作文,一上作文課就頭痛,總感到沒有內容可以寫,寫作時不是照抄就是東拼西湊,脫離實際,很難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因此,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悟生活,挖掘生活中做熟悉、最能打動心靈的寶藏,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示出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
一、擴大閱讀范圍,培養興趣
人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觀察畢竟時有限的,必須借助間接觀察。但是間接觀察的主要方法就是閱讀。而閱讀又包括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但是作為積累材料的閱讀,主要是指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內容非常廣博,知識非常豐富,是前人細心觀察的結果,也是學生寫作中可以廣泛利用的素材。所以,課外閱讀能使學生開拓視野。教師就要鼓勵和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就必須從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始。首先學生在閱讀課文之前要先提出一些問題,講述與課文有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其次,建立課堂評價機制,以激發閱讀的興趣,學生讀完課文之后,又讓他們讀一讀讀后感,或者說一說印象最深的片段并說出好在哪里?這樣,學生就會有一種獲取知識的滿足感。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指出讀的過程中哪些值得肯定,好在哪些地方。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還可以產生相互激勵的效果。再次使教師的泛讀,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感到自身閱讀能力的不足之處,從而產生強烈的閱讀愿望。還可以采取各種方法讓學生閱讀,讓學生在各種氛圍中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經常練筆
要培養學生養成把自己的想法寫成文字的習慣開始時比較困難的,一般的學生也不會有這個好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就硬性規定每天必須寫一篇日記,我們稱他為“每天一練”。學生堅持一個學期之后,就會由不得不寫變成主動去寫,繼而養成好的習慣。他們在“每天一練”中暢所欲言,其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應該注意兩個方面:首先要養成分析觀察的習慣。就必須讓學生接觸社會,感悟生活。因此,我鼓勵學生仔細的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學會分析問題,明辨是非,并經常記下自己獨特的感受。其次,要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字要規規矩矩的寫,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這一基本功還練習的很不夠,規規矩矩寫字的學生不多,大多數學生字跡潦草,甚至有的學生亂涂亂改,書寫特別不整潔。所以,我要求學生準備練字本,練習的內容是課本上的生子,詞語,優美的句子和段落,要求學生書寫規范工整,書面整潔,逐漸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所以,作文教學從很大程度上講時一門語言實踐課,也就是說,作文教學主要靠指導學生進行廣泛的作文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認識能力,培養表達的基本功。練筆實踐必須貫穿于作文訓練的全過程,只要長期堅持多種形式的練筆實踐,學生的作文能力一定會有較大的提高。
三、開展多種活動,重視過程
日常生活中學生親身經歷著各種活動,體驗著生活的喜怒哀樂,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這些活動情感性強,學生心理活動多,為其他方式所少有,所以我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寫作活動,這樣,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特別留心觀察和體驗生活。另外,我還在班上開展作文競賽。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由于競賽中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長,所以多數人在比賽時學習,工作會比平時好得多。開展比賽給學生參與和表演的機會,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指導學生閱讀,學會觀察
所謂觀察,就是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做到處處留心,處處注意,千變萬化的大自然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是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因此我要求學生養成處處留心觀察的良好習慣、觀察自然界的萬事萬物,觀察自己身邊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并把觀察中的所見各種事物的特征及時記錄下來,這樣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首先要從課文中學會觀察的方法。其次要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生活中的事物紛繁復雜,千變萬化。因此,要有一雙慧眼,從司空見慣的人和物中見人所未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
以上這些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感悟,雖然并不新鮮,但是如果能堅持的做下去,在作文教學方面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