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玲
【摘 要】在學校這個本應充滿書香的地方,我們不難發現有學生與書為侶,如癡如醉,也有學生總站在人類進步階梯之外遙遙相望。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好讀書的學生思維廣闊,課堂上發言精彩絕妙,唯獨少讀書者成為沉默的大多數。“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讓孩子愛上閱讀,與書結為親密朋友是非常必要的。那么,站在語文教師的角度,如何讓閱讀領航,帶領孩子徜徉書海?這離不開語文教師榜樣的作用,離不開科學巧妙的指導方法和長期的堅持和日積月累。培養閱讀習慣,成就孩子未來,是每一個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閱讀;讀書;智慧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06-0060-0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相信許多人都知道。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夠站在這進步的階梯上呢?在學校這個本應充滿書香的地方,我們卻不難發現有學生與書為伴,如癡如醉,也有學生總站在人類進步階梯之外遙遙相望。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好讀書的學生思維廣闊,課堂上發言精彩絕妙,唯獨少讀書者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伴喿x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讓孩子愛上閱讀,與書結為親密朋友是非常必要的。那么,站在語文教師的角度,如何讓閱讀領航,帶領孩子徜徉書海?本文就以上問題進行闡述。
一、教師閱讀帶好頭,孩子跟著老師走
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北京師范大學肖川教授在他的著作《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中也提過,一個善于讀書、熱愛讀書的教師,必將影響他的學生也讀書、愛書。所以,作為人類工程師的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們做好榜樣,要孩子愛閱讀,自己先愛上閱讀。從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周,筆者就設法先把班里的圖書角建立起來,并把圖書角布置得漂漂亮亮的。這些“小不點兒”看到了好生奇怪,歪著腦袋問:“老師,這圖書角是干什么的?”筆者微笑著回答:“這是裝滿知識的地方,這里面有老師喜歡看的書,這些書也是老師想和同學們分享的書?!币虼?,下課后筆者就會有意或無意地到圖書角擺弄,把書拿出來看看。從開始一兩個孩子圍著,到后來一群孩子圍著,他們開始好奇書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筆者暗自偷笑,“詭計”得逞了。慢慢地,“小不點兒們”會帶一些書到學校來看了,從開始的幾個,到后來的十幾個,再到后來,全班孩子都會帶書來學????;叵脒@五年來,孩子們一天天地成長,很多原來不愛看書的孩子,現在每天書包里都會帶著書。筆者通過言傳身教影響了孩子們。
二、閱讀目標分步走,課內課外手牽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的第七條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主動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個目標說明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會閱讀、愛閱讀也要講求科學方法。每個年級段的孩子心智水平發展都不一樣,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每個學段的閱讀要求也不一樣,所以,為了能使學生與書交好朋友,從書中汲取智慧的知識和營養,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實行閱讀目標分步走的策略,每一個學段都對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具體要求。根據筆者的觀察,在教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生閱讀經歷少,興趣不濃或還沒有培養起來。先為低年級的小朋友推薦書目,并在班上宣傳欄張貼出來,讓他們有意識地選擇符合年齡段的書目去閱讀,這樣做也是符合低年級小朋友的認知規律的。到了中年級段,要求有所提高,除了看書外,報紙也是可選擇的閱讀材料。在低年級時,由于學生年齡小,在圖書角實行借閱登記管理不大好操作,所以當學生升上三年級后,筆者就把班里的圖書角開放,有專人管理,有專用借書登記卡。事實證明,學生很喜歡這樣的閱讀方式,班上圖書角的利用率很高,因而每天的午休時間就是孩子們徜徉書海的快樂時光了。如今到了高年級,學生在形成閱讀習慣的基礎上,看的書也越來越厚,閱讀的面也廣泛了許多。平時,筆者注意引導他們養成默讀和瀏覽的習慣,同時引導他們利用網絡去進行探究性的閱讀。
筆者認為,閱讀不僅僅限于讀一兩本書,而是盡一切能力去讀文字。正如《現代漢語詞典》中對“閱”的解釋:動看(文字):~覽—~報欄。如果每個學段,只會一味地對學生強調“看書、看書”,那么學生就會在浩瀚的書海中迷失方向,好比說低年級去看適合高年級的書看不懂,高年級再去看配大圖畫的書就顯得有點“幼稚”,所以引領學生愛上閱讀必須在不同時期有符合實際情況的階段目標,這樣學生才能學會如何閱讀,才會感受閱讀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另外,應該充分利用課內的時間,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課內的好文章,進行知識的拓展,還可以閱讀課外的好書目,使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的閱讀面擴大,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興趣的指引下進行閱讀。如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竊讀記》,學完這篇課文,學生都很感興趣,也對作者林海音產生了興趣,筆者就順著這方向,讓學生在課外找找作者的資料進行閱讀,或閱讀林海音其他的作品。以點帶面帶來的好處是,學生增加了閱讀量,豐富了課內外知識,在語文教學中何樂而不為呢?
三、引導方法要巧妙,共享閱讀齊進步
閱讀要分目標、分步走,但是光讓學生閱讀而沒有積累,那么閱讀的效果有限,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形成不了能力,也就不可能有閱讀的“耐性”和“韌性”。因此,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方面,要利用方法,讓學生保持閱讀的興趣,從而增強閱讀的效果,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讓學生養成“戒不掉”的“讀書癮”。
1. 小小卡里藏書香,每天記錄成習慣
5年的摸索和嘗試,筆者設計的閱讀記錄卡陪伴著學生一路走來,他們已經習慣了每天寫一點,每天記一點,每天進步一點點。也許一開始,他們只是為了“應付”閱讀作業,但是5年的時間過去了,看著他們每人手拿一本書在讀,看著他們談到書的時候眉飛色舞,偶爾幾個“小書蟲”下課了還不忘放下書本,說明書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了,閱讀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就連班上那幾個成績比較落后的學生,也能在五年級第一單元的習作中寫了滿滿一頁自己與書的故事,可以肯定,全班孩子已經在閱讀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關于閱讀記錄卡的設計,筆者是有針對性地進行的。例如,針對低年級的孩子,閱讀記錄卡內容相對少一些,主要是要求他們每天保證閱讀的時間,并簡單記錄看過的書的名稱,還有自己看過的頁數。到了中年級,已經進入以閱讀和寫作為主要任務的階段,因此,閱讀記錄卡在內容上就會比低年級時更豐富,如增加了書海拾貝(積累好詞),每周小結自評,等等。到了高年級,筆者就有目的地讓學生以寫讀書感受為主。不同學段設計不同的閱讀記錄卡,一是讓學生保持對閱讀記錄卡的好奇心,二是在不同學段訓練學生不同的能力。從四年級開始到現在,筆者還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設計閱讀記錄卡的封面,他們對閱讀記錄卡的興趣就更濃了。閱讀的成果沉淀成了知識,知識的累積成了智慧,正因為有了閱讀記錄卡,讓學生每時每刻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
2. 爭當星級小書迷,定期評比不可少
當學生初步養成了愛閱讀的習慣,也就學會了對閱讀進行積累。為了對學生的閱讀表現進行評價,樹立榜樣作用,筆者制訂了“我是小書迷”的評比活動方案,每個學期進行兩次星級小書迷的評選,讓學生在評比活動中能互相學習,正視不足,爭取進步?!拔沂切羌壭浴钡脑u比共分3個等級:五星級小書迷、四星級小書迷、三星級小書迷。被評為小書迷的學生還會得到相應的獎勵。這樣的評比活動從一年級就開始進行,所以學生會感受到閱讀給他帶來的除了有獲得知識的快樂,還有來自老師對他的鼓勵,對他獲取閱讀成功的肯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孩子們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已經從一種外在的閱讀行為慢慢轉化為內在的閱讀行為了。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成就孩子智慧未來,是每一個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閱讀吧,因為“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只要多鉆研,多想方設法,讓孩子們愛上閱讀,他們就會汲取智慧的豐富營養,用知識充實了人生,展翅高飛在書的藍天上!
參考文獻:
[1] 肖川.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2] 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編輯:易繼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