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
摘要: 開展固定資產績效審計,對商業銀行加強內部控制、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商業銀行固定資產管理的內容和績效審計的特征,提出商業銀行固定資產績效審計的綜合目標審計屬性,對其具體審計思路進行設計,并分析審計難點提出對策和建議。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arry out performance audit of fixed assets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improv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audit of commercial bank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audit attributes of commercial banks' fixed assets performance audit, designs the specific audit ideas and analyz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關鍵詞: 商業銀行;固定資產;績效審計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fixed assets;performance audit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9-0019-02
0 引言
近年來,金融市場競爭加劇,商業銀行必須改善資源配置、推動轉型調整、提高資產收益,從而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和持續盈利能力。從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來看,固定資產占商業銀行非信貸資產的較大部分。做好固定資產績效審計,可以為商業銀行提高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經濟性和效益性提供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同時也是健全科學決策、降低合規風險、防范損失浪費的內在需求,能夠體現審計工作在推動管理方式變革、增加企業核心價值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商業銀行固定資產績效審計的目標與內容
筆者認為,商業銀行固定資產績效審計的目標是:通過收集審計證據,在固定資產項目真實、合規的基礎上,對商業銀行固定資產項目的經濟、效率、效果程度進行客觀的評價,審查投資決策、資金使用、資產管理、經濟和社會效益等情況,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提交決策層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是涵蓋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的綜合目標審計。
商業銀行的固定資產,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計算機及辦公設備、交通工具、出納及安防機具和其他固定資產等五大類。按照管理事項的階段,可以將固定資產績效審計分為: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和固定資產管理審計,下面將對其具體審計思路進行探討。
2 商業銀行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的重點
2.1 根據固定資產投資事項類別確定審計重點
商業銀行固定資產投資事項主要包括:網點建設項目、縣級支行及以上基建項目、設備機具投資、信息化項目等類別。在開展投資績效審計時,應選擇資金投入大、對銀行發展影響大、決策層及高管層重點關注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確定審計關注點時,應根據各類投資事項的不同特點和實際情況,各有側重。
①網點建設項目。審計時重點關注建設管理情況和投資效益情況。建設管理情況主要涉及審批手續完備性、資金使用合規性、造價控制、工程工期和質量控制等方面;投資效益情況主要包括項目選址和功能定位的合理性,以及后續業務發展是否實現項目預期目標,投資的經濟效益情況等方面。
②縣級支行及以上基建項目。重點關注建設管理情況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對實際需求的滿足程度等方面。
③設備機具投資。重點關注設備機具采購流程合規性、資金使用規范性和配置調撥合理性等方面。對于銀行自助設備,還可以根據交易替代率、投入產出比、可靠運行率、客戶滿意度、設備資源分布等進行投資效益綜合分析。
④信息化項目。重點關注信息系統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包括用戶流程與內控設計、業務處理效率、安全防護能力、用戶滿意度等。
2.2 圍繞固定資產投資關鍵環節確定審計內容。
參考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模式,固定資產投資績效審計應圍繞內控制度、決策立項、資金籌集與分配、資金使用、投資效益評價等關鍵環節。
①內控制度建立健全情況。檢查固定資產投資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管理流程和投資標準是否清晰合理,管理單位和部門責任制是否明確,是否制定了投資項目資金使用、造價控制、項目跟蹤反饋和績效考評制度,投資制度執行是否到位。
②投資決策與立項情況。關注投資決策科學性和立項依據充分性。檢查投資項目決策流程是否符合“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要求;是否開展了可行性分析研究,可行性研究內容是否完整,是否對擬投資項目有關的社會、經濟、技術等方面進行深入調研;立項條件是否具備,是否存在違背實際規律、盲目投入等情況;審查審批手續是否完備,有無虛假申報或規避授權審批等情況;概預算編制是否體現科學、可行、節約原則。
③資金籌集與分配情況。從資金來源與流向入手,檢查專項資金籌集來源和劃撥是否合規。重點關注資金來源與項目申請是否相符,劃撥是否及時、額度是否合理,有無挪用、截留和擠占項目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