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扎
摘 要:高效課堂是所有教師不懈的追求。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追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教師一直在探究的問題。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新的課程理念給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實現高效課堂已經變為現實。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新課程提倡的探究式學習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實現了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
關鍵詞:高中語文;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13
一、構建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起點,是形成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授課,鍛煉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要認真鉆研語文教材,根據高中生的實際水平,設計教學任務。教學目標不僅制約著語文教學的走向,還決定著語文教學的具體形式。因此,教學目標要有針對性,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鼓勵高中生大膽創新,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活躍起來。同時,語文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只有師生之間形成有效的雙邊互動,語文課堂才能夠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新課程弘揚“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體觀的重要表現。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把“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水平”作為構建高效課堂的切入點,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問題的發現和驅動,潛心引導學生開展教學問題的小組合作討論、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動,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不同觀點的交鋒,在熱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中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使學生學會在探究和發現中學習語文,以快樂的學習心態,在主動的參與和探究中提高語文綜合素質。比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我們就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后,設置了如下的探究問題:①這篇課文以什么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②試畫林黛玉進賈府路線圖。③這篇文章有哪幾個場面描寫?(找出相應的段落加以標注)④按情節發展,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寫些什么內容?⑤你對其中的哪個場面印象最為深刻?為什么?并組織學生對這些教學問題展開合作探究。有問題作導向,學生學有目標、議有方向,學習自然地由被動轉為主動,高效課堂的構建也就水到渠成。優化教學設計,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是一門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必須深諳新課程理念,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學習需要以及不同課型的性質和任務,從整體上謀劃教學思路,實現教學設計的個性化、多樣化和創新化,以由此所構建的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主動發展。
三、重視課堂教學的提問藝術
首先,問題要具有典型性。按照認知規律,學生在一堂課中往往只對某方面的內容能集中精力。這就要求教師設置的問題要集中體現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具有一定的深度,注意用少量具有牽引力的“主問題”來代替數量眾多的“碎問”,從而達到“以一當十”“一問能抵許多問”的藝術效果。比如教授《項鏈》一文時,由于文章較長,很多學生浮光掠影,不注意細節,若提問他們:瑪蒂爾德丟失項鏈是偶然還是必然?學生就會認真閱讀課文,并找出有關細節,指出其必然性,進而深刻把握瑪蒂爾德的性格特征。
其次,問題要具有層次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要從學生的認識實際與知識水平出發,所提出問題的深淺、大小要適合學生的水平,使大多數學生能參與回答。比如,我在教《鄒忌諷齊王納諫》這一課時,就設置了這樣一道討論題:“鄒忌的諷諫為什么會成功?”在教學過程中,基礎較差的學生可能只從鄒忌善諷的角度來思考,而基礎較好的學生還會從齊威王肯接受諫言的角度來思考。
四、運用新的教學設施
新的教學設施給高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授課效率。傳統教學,教師以抄寫板書為主,語文課需要記錄的筆記內容多,文字量大,這會占用大部分的課堂有效時間。有了新的教學設施,如計算機、投影儀、大屏幕等設施,教學效率一下子就提高起來。與此同時,新的教學設施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如今,隨著新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引入,教師在運用很多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時都變得得心應手。例如,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來引入本堂課的主題。在講解《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播放《水滸傳》的電視劇,調動起學生的聽課興趣,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傳統的抄寫板書模式也被多媒體課件所取代,使學生們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U盤、手機將授課內容復制下來,便于課后的復習。在新教學設備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新的教學設備與原有的那種嚴謹的教學氛圍相融合,使課堂教學張弛有度,在保證正常教學目的的前提下發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最大效用,提高課堂授課效率。
五、切實做好課堂反思
課后反思是實施高效課堂的重要一環。無論我們在上課前準備得有多充分,上課時環節設計有多出色,課后自我感覺有多良好,仍然覺得不夠完美,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在課后有必要通過詢問學生代表等方法,找出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發現不足,做好總結,形成反思。“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前課為鑒可以促后課。”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教學反思是教師進步的階梯。
參考文獻:
[1] 李志輝.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 吳曉輝.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