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姍
摘要:“一帶一路”是我國對外貿易的一種理念,是我國加大對外開放程度的的一種體現,它對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也解決了我國不合理的產業布局和縮小了與世界的差距。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格局;經濟貢獻
中圖分類號:F129.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0-01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加快,為了能夠提到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加快中國的經濟建設,“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找到了方向。特別是在近幾年,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突飛猛進,和世界很多國家的貿易往來也日趨增多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往來日益頻繁,“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為這一趨勢的進一步提升,帶來了策略上的保障。
一、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格局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2013年9月7日,習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發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了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倡議;2013年10月3日,習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時明確提出,中國致力于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愿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就是“一帶一路”的來源。
最近幾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貿易交流愈發頻繁,根據相關數據研究,在2015年中國與一帶一線沿線國家的相互貿易同比增長了四分之一,占我國整體貿易額的四分之一。而且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力度也增加了將近五分之一。根據對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進行分析,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較為較為頻繁,這都是因為中國與東盟國家有著良好的外交關系[1],這些都是經濟貿易往來密切的前提所在;就中國進入21世紀以來,到2015年為止,中國與中亞五個國家的經貿額提升速度飛快,年均加速達到約近30%;與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塔吉克斯坦這幾個國際的年均增速竟然超過了40%;與內蒙古和俄羅斯的增長速度比較緩慢,但也達到年均近20%;與烏克蘭、泰國、俄羅斯的速度也較為緩慢。通過上述數據的研究得出,中國的貿易更多偏向的是與政局穩定、方興未艾的國家進行合作,而相比而言與國家形勢不穩定的國家合作發展比較緩慢。
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與中國出口從質量和數量上分析得知,我國對東盟國家有著相當高的依賴,且這一依賴在程度上正在日益加深,超過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我國的出口依賴。
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貢獻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我國的國際貿易經濟貢獻也有所不同。就蒙古和俄羅斯而言,這兩個國家主要同我國的黑龍江省和沿海城市有著較為密切的貿易關系。數據表明,黑龍江省的國內生產總值有很大部分都是受益于與俄羅斯和蒙古國的經貿交往。 沿海城市的出口也給相關省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我國與中亞五國的出口數據表明,中亞五國與新疆的經濟貿易,給新疆的國內生產總值帶了明顯的提高。這些都得益于新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中亞五國相鄰,且在生活方式、人文風俗、宗教信仰上都有所相似,這些都促使了經濟貿易的加速往來。
我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關系較為頻繁,沿海省份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得益于東南亞出口貿易。由于東南亞現在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且多臨海,經濟總量大,對我國沿海地區的進出口貿易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國對東盟各國的進出口貿易依賴性較大。
我國西南部省市地區雖然與南亞各國的地理位置較近,但是由于受地勢的影響,與南亞各國的合作比較少,倒是位于中國的一些沿海省份,像蘇、滬、粵、浙這些省份,能夠利用海上運輸的便利性,來加大對南亞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2],促使這些省份的國內生產總值得以快速增長。
從地理位置上講,中國與歐洲和中東地區這些國家的距離相對來說比較員,海上交通和陸上交通相對來說都不方便快捷;從貿易結構上來講,與這些國家的商品構成都很相似,不但合作內容上少,而且還有較為激烈的競爭,所以長久以來,與這些國家的經濟貿易發展較為緩慢。帶來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少量貢獻。但隨著科技發展的進步和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與中東和歐洲地區的交通設施會很快建成,不久的將來,這些國家會與我國的經濟貿易有更加頻繁的合作,給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貢獻。
我國與西亞及其及其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在經濟貿易上,能夠相互添補空白。貿易運輸以海洋交通運輸為主,這些是我國沿海地區與之進行貿易合作的便利條件。這對我國沿海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動作用。
三、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的有著巨大的經濟貢獻,我們要加強“一帶一路”戰略政策
根據我國現今的國際環境和經濟貿易現狀,我們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戰略政策,用以加大國際合作力度,提高我國的經濟貿易增長。
1.我們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搞好關系,把握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的前景,特別是要認真關注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還要促進中國與東南亞貿易區的態勢平穩的發展,保持良好的經濟合作關系。
2.加大對經濟貿易通道建設。由于地理因素的原因,我國和很多國家不能進行全面深度的合作,為此,我們要加快對道路交通的建設和交通設施的完善,并積極與沿線國家進行協商,為共同的經濟貿易合作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3.加強我國出口的優勢。結合中國不同地區的經濟貿易特點和不同的出口國家,持續提高進出口優勢,加強出口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競爭力[3]。并利用精神文化上的溝通交流,來制造出更加有利的經濟貿易合作環境。
4.政府給予相應的政策幫助。國家要加大進出口貿易在財政政策、信貸政策、傾銷政策、資本政策、組織政策的力度,以鞏固國家進出口貿易的健康平穩的發展。
四、總結
“一帶一路”沿線貿易是我們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方面,給我國國民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我們要采取各種積極措施來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最終促進我國國家綜合實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鄒嘉齡,劉春臘,尹國慶,等.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格局及其經濟貢獻[J].地理科學進展,2015,34(5):598-605.
[2]唐金榮,張濤,周平,等.“一帶一路”礦產資源分布與投資環境[J].地質通報,2015,34(10):1918-1928.
[3]鄭蕾,劉志高.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直接投資空間格局[J].地理科學進展,2015,34(5):563-570.
作者簡介:尹 姍(1980-),女,漢族,江西南昌人,本科,講師,主要從事國際貿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