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靜偉 郗偉明
摘 要 在金融貸款活動中,由于礦業權抵押可能產生法律風險的問題,很少數的商業銀行愿意接受礦業權抵押,即便是接受抵押,銀行也會要求借款人提供其他形式的擔保,這主要是因為礦業權抵押風險高,法律規制缺失和法律救濟不足。本文梳理礦業權抵押的各個環節可能會出現的影響銀行抵押權實現的法律問題及銀行面臨的風險,提出應對的措施。
關鍵詞 銀行 礦業權抵押 擔保
作者簡介:呂靜偉,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2014級民商法專業研究生;郗偉明,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
中圖分類號:D922.2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043
一、礦業權抵押擔保實現概述
礦業權抵押擔保的實現,是指債務到期后,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被宣告破產或發生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時,抵押權人有權根據與抵押人約定的協議或向法院起訴將礦業權人抵押的礦業權折價或拍賣、變賣,抵押權人就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到清償,以保障其債權實現的行為。
債權人實現礦業權抵押擔保的方式有三種:一是自行協商。礦業權抵押,需簽訂抵押合同,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抵押權實現方式和爭議解決方式,法律充分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不經抵押權人申請,公權力不會介入;二是訴訟方式。當沒有約定或協商不成或礦業權人怠于履行義務,抵押權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此外,還有第三種方式,“非訴執行程序”,即債權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抵押物,由法院裁定強制執行,進行拍賣、變賣。極大簡化抵押權實現程序。
二、礦業權抵押擔保實現困境
(一)礦業權許可證瑕疵問題
申請辦理礦業權許可證所需資料復雜繁多,國土資源主管機關工作量大,難免有疏漏,使得不符合條件的人被授予了礦業權許可證,這就造成礦業權許可證取得瑕疵。在與銀行辦理抵押過程中,銀行往往依據許可證和國土資源主管機關以及其他部門的證明材料進行形式審查,這就使銀行債權安全性存在一定風險。
(二)采礦權抵押備案的風險
在我國,礦業權抵押備案是一種以審批方式辦理、類似登記功能的備案,但是國土資源部門規定采礦權抵押權備案后方得生效,使得礦業權抵押擔保公示的公信力不足。各省市縣依照國土資源部門規章在制定審批制度時,有的規定登記制度,有的規定備案制度,導致當事人交易概念混亂,交易效率較低,進一步影響銀行等債權人抵押權。在2016年有多個省市縣已經取消“采礦權抵押備案”行政審批項目,像湖北省改革成為“政府信息公開政務服務事項”,廣西壯族自治區改為“礦業權抵押信息公開”。
(三)信息不對稱
統一的礦業權市場交易平臺是我國最缺乏的條件。礦業權抵押過程涉及多方單位參與:登記管理部門、地勘單位、礦產儲量認定機構、礦業權評估機構、審計法務機構、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等。礦業權抵押相關主體選擇渠道發布以上信息,則在表達方式或信息標注方面都有可能造成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礦業權交易主體信息壁壘,不了解雙方信息需求,使得雙方“不歡而散”。對銀行礦業權抵押擔保實現來說,礦業權拍賣后礦業權面臨被擱置的風險,既閑置了國家資源不能利用,又導致銀行抵押權的實現困難。
(四)礦業權受讓主體資質限制嚴格
銀行行使其礦業權抵押擔保實質上就是礦業權轉讓行為。礦業權的轉讓也要符合法律規定的轉讓條件。在我國,礦業權申請人或礦業權受讓人都要符合規定的資質條件,經過行政機關的嚴格審批。但是礦業權交易市場發展還不成熟,再加上信息壁壘的原因,合適的礦業權受讓人很少,這加大了銀行抵押權實現的難度。如果沒有合適的受讓人,銀行債權就會落空。所以,實踐中有的銀行將“缺乏活躍交易市場的采礦權”列入不得接受抵押的范圍。
(五)礦業權多次抵押問題
我國礦業法律法規沒有關于礦業權是否可以多次抵押的規定。各部門規章規定對已抵押的采礦權是否可以再次抵押,也沒有明確界定。《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關于采礦權抵押備案有關事宜的通知》規定同一采礦權,正在生效的抵押備案不得超過三宗。” 由此看來,已抵押的采礦權在債權人之間達成受償協議的,可以再次或多次抵押,但不得超過三次。原本抵押一次的礦業權,銀行就承擔較大的風險,多次進行抵押的礦業權,涉及多個債權人,如果沒有清晰地權利義務界定,將會更加危到銀行債權的優先受償,因此,銀行一般應不予接受礦業權多次抵押的情況。
三、銀行保全債權降低風險的具體措施
(一)貸前實地調研,預估風險
銀行實施全程抵押擔保貸款風險管理,通過咨詢法律顧問、查閱法律法規等先關資料,隨時掌握、預判礦山企業可能出現的各種法律風險,去礦山企業、與生產經營有關各行政部門、礦產品市場調查礦業權人信息、生產經營信息及銷售信息等,對礦業權展開深入調研。
(二)把好價值評估
銀行選擇評估機構應重點審查機構和人員資質和經驗,組織有資產評估經驗的中介機構或銀行資產評估人員,對上述評估機構做出的評估報告進行復審,經確定的礦業權價值再結合該礦業權礦產資源儲備情況、礦產品質、礦業權許可證剩余年限、礦山企業的生產等情況,重點關注礦產品市場價格波動情況等信息,綜合考慮確定抵押率。貸后銀行應組織礦產評估機構至少半年進行一次礦業權價值重新評估。對于重新評估的礦業權價值變動情況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尤其礦業權減值,低于銀行授信額度,銀行可以要求擔保人提供其他資產擔保。
(三)聘請專業機構
銀行與礦業權人進行抵押前,必須聘請審計、注冊會計師,專業律師與礦產資源專家等中介服務機構與人員參與整個抵押過程,重點審核礦業權人相關信息,去國土部門查詢礦業權的各種登記信息,擬定、修訂抵押合同條款,明確雙方權利義務,提前做好風險防控,最大化保障銀行債權安全。另外,建議引入獨立地質調查師制度,我國目前的地質調查機構屬于國家的事業單位,還沒有獨立地質調查師這一制度,應該向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引進該制度。
(四)建立風險補償機制
因為礦業權抵押使得銀行要承擔較大的風險,因此銀行可以預先充分考慮各種風險因素,采取在抵押權實現時收回本金、利息的基礎上附加風險溢價。第一,建立風險定價機制,根據風險程度與礦山企業確定利率上浮水平;第二,建立獨立核算機制,成立專門組織,配備專門人員,專業經營礦業權抵押貸款業務;第三,引入保險機制,要求礦山企業抵押期限內辦理安全事故保險、財產保險、礦工人身保險等各項保險,尤其是安全事故保險,一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銀行優先受償權讓位安全事故賠償。
(五)資質審查,用信審批
銀行要認真核實礦業權許可證合法性,到原發證機關調查相關資質證明材料和手續,要求礦業權人提供申請許可證所需材料的原件或復印件以印證許可證真實性、合法性。要特別注意礦業權人的資質證明,謹慎審查礦山企業的法律主體資格,去工商部門查詢其是否依法成立并有效存續,是否具有相應資質,是否被吊銷營業執照,避免因當事人主體地位上的瑕疵使得抵押行為無效最終導致銀行債權落空。
(六)完善抵押合同條款
目前銀行的礦業權抵押擔保合同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債權實現。在制定抵押合同時,建議尋求律師和專家的意見,認真制定防范風險預案。建議銀行簽訂合同時增加如下內容:第一,簽訂賬戶監管協議。銀行要求礦山企業在該銀行辦理賬戶,以隨時可以監控礦產企業生產銷售狀況;第二,引入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或引進“橋隧模式” ,要求礦山企業主要負責人或投資人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這樣擴大擔保資產,有利于銀行實現抵押權。此外可以引進戰略投資者(一般指風投)作為反擔保為銀行低了交易成本,減少壞賬發生的概率;第三,約定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礦業權價值評估,礦業權抵押評估價值不足的,銀行要與礦業權人協商或約定,抵押人提供其他資產足額擔保以保障銀行抵押權。
(七)跟蹤礦業權價值變動
銀行需要隨時跟蹤了解礦業權價值變動情況,可以要求礦業權人定期報送礦業權開采情況。當發現礦業權價值逐漸減少嚴重低于貸款額度時,銀行可要求礦業權人提供新的擔保。或者也可以將礦業權價值減少作為合同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一種情形,這樣,當礦業權減值達到合同約定的情形時,銀行可以提前主張實現其抵押權。
(八)引入失信懲戒機制
我國正在建立礦業權交易市場,這樣礦業權交易信息將會在礦業權交易市場有效互通。將失信懲戒機制與礦業權交易信息平臺結合,可以有效對礦業權人的有關信息進行管理和公示。而且今年山西已經出臺辦法,實行礦業權“黑名單”制度,國土資源部也表態在2017年全面推開礦山企業“黑名單”(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名單)制度 ,對列入名單的礦業權人,依法曝光、警告或懲戒,逐步使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成為礦業權人的自覺行為。因此可以在礦業權交易市場建立嚴厲的失信懲戒機制。
四、結論
綜上所述,礦業權抵押擔保具有物權和債權雙重屬性,受公法制約,在進行礦業權抵押時會產生諸多風險問題,為解決抵押權實現困境,從銀行視角提出一些對策,貸前調查防控,貸中貸后監管,引進風險補償機制(風險定價機制、獨立核算機制、保險機制),利用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和“橋隧模式”,建立嚴厲的失信懲戒機制等,通過這些制度建設,可以最大化的保障銀行等債權人的抵押權實現。
注釋: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關于采礦權抵押備案有關事宜的通知》.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eRloIcUHxgIK6qYZRR7 kajM-3yAHbEw GOwrNQDVbqspK5FbJFIc0Tvg9rp8Hv88kcvFZeVwsIguFJOM7ff7shsjsXkd3fPWaO Is9W4h wf_HMkkl6WD3gO9wG4N7nsID.
新聞:國土部:2017年全面推開礦山企業“黑名單”制度.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4-20/7841384.shtml.
參考文獻:
[1]黃道平.礦業權抵押貸款芻議.中國礦業報.2010-03-20.
[2]鄭豫.礦業權抵押擔保的法律風險.中國產業.2010(8).
[3]陸紅、陶國中.采礦權抵押若干法律問題分析——基于采礦權抵押案的探討.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2).
[4]陳屹.采礦權糾紛法律適用問題研究.人民司法.2010.
[5]王愛群、馬秋.礦業權抵押的實現路徑:財團抵押與浮動抵押的選擇.中國礦業.2013,22(10).
[6]楊永磊.試論礦業權抵押.中國礦業.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