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璟
摘 要:在職業中專學生實用英語教學中,筆者與合作者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并對統計數字加以分析,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到質量檢測方式等的改革中,總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出一條提高職專學生英語實用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運用認識理論,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培養職業中專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途徑與實踐。
關鍵詞:中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實用性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作為我國中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肩負的主要任務是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第一線培養初中級實用型技術人才。而作為中等職業教育中重要課程之一的英語,由于受到傳統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法等的影響,其培養出來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很難達到實際用人單位的需要,因此為了能完成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總目標,在對學生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基本技能的同時,更要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中職的英語教學必須向實用性教學模式轉變。
一、實用性的內涵
中職教育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其主要目標是為市場經濟提供應用型人才。因此,中職英語教學也應該以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而不是以英語語言知識為目標。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聽、說方面應改變以往“聾子英語”或“啞巴英語”的局面,加強聽力和口語的訓練,以適應業務中進行簡單的口頭交流的需要。同時,也要重視讀、寫、譯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借助詞典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寫的方面應著重于填寫和模擬套寫,即套寫那些在涉外業務活動中經常遇到的應用文,如填寫表格與單證、套寫簡歷、通知、信函等,以達到“在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書面交流”的目的。通過這些教學與訓練,才能使中職學生真正“學會、學懂”英語,為日后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實用性教學手段與方法
實用性教學模式是多種實用性教學手段與方法融合在一起進行綜合使用后,所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采用新穎的、實用性強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是實用性教學模式的重點。因此,就需要教師們改變原有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要使用以培養學生技能為重點的教學手段,突出實用性,而不是應試性。本節重點介紹兩個實用性的教學手段與方法:交際法與實訓法。要讓學生開口說英語,模仿課文進行操練,能夠使學生在語言的輸入與輸出的過程中進行較好的轉換。那么在課堂中教師只需發揮組織和指導的作用,根據教材的內容、題材和語言特點,利用實物、動作、有表情的解說、帶感情的朗誦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欲,使他們自覺進入語言環境、融入課文內容、扮演文中的角色,直至他們開口,進行交流。這種做法能使他們受到鼓舞,會有一種成就感,而且也有一種通過模仿課文句子,再自己使用其實并不是件難事的感覺。為其進行自主的交流與討論做好鋪墊。當然,老師還可以創造出各種活動和方法。如口語交流活動中可安排各種語言游戲,單詞游戲,啞劇表演,角色扮演等等,寫作交流活動中可安排學生交流信件,設計廣告等等。這些方法不僅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興趣,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達到較高的學習效果。同時,老師還應該適當的引導學生除了在課堂當中加強交際與交流之外,在課外也要保持同樣的習慣,比如說讀英文報紙、聽英文歌曲、看英文影片以及參加外語角等等,從而從各方向匯集到中心將英語真正變成自己的交流語言。中職畢業生應該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的能力,也就意味著其需要在學校里就能接觸并能實際運用到自己未來所要從事的專業場景以及專業知識。所以,教師應該在給學生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加強對其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能把學生真正帶到知識使用的實踐場合進行訓練。這也就是“實訓法”的具體使用,實訓操作某個工作場景或是工作過程,比如說,飯店專業的一系列的接待工作,商務專業的一系列的洽談以及業務操作工作等等。英語教師需要把學生帶入到這樣的實際工作中,使其能夠真正使用到工作用的英語,并注意到其在運用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以作總結并進行改正,這樣幾個實訓完成之后,學生就能更加理解知識以及理解語言在具體場合中的使用,有助于其工作能力的形成,并能在畢業后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當然,英語教師在指導這些場景實訓的時候,應當與專業老師配合,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三、實用性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
教育改革的重點應該是教師觀念的改變,教師觀念改變了,其才能在教學模式上進行改變,才能達到最終的實用性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實用性教學模式是應該做到如下的幾點:
(一)教師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實踐能力和經驗。英語是一種工具,是在具體的場合中使用的語言。作為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除了有扎實的英語知識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或是實踐知識,這樣對于指導學生,特別是指導學生進行實訓時會更加得心應手。
(二)教師要改變其以往的教學觀念,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成為指揮與導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發揮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多思考,讓他們動嘴說,動手寫,動眼看,用心想,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和實際運用能力。
(三)倡導“終身學習”觀念:在現代知識經濟社會中, “終身學習”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教師也應該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并真正做到“終身學習”。科技日新月異,知識飛速發展,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有新知識傳授給學生,才能在教學中不斷使用新的手段以及方法,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實踐證明,在以學生為中心,聽說領會的前提下開展教學,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及教師語言實踐教學方法的改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