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書紅
摘 要:治國必須有法可依,那么“治班”也必須有“章”可循。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不僅需要嚴明的紀律,還需要建立多項班級制度,比如,班干部責任制、值日班長制等,以“制”理班才能更好地促進班級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班級管理;制度;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53
一個班級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將會以良好的班風、學風孕育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是一個班級的“家長”,如何創建一個“成績過硬、班風優良、紀律嚴明、團結有力”的優秀班集體呢?這就需要班主任除了要具備強烈的敬業精神和高度的責任心外,還需具有科學的管理方法。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班級工作中的做法和體會,介紹一些班級管理制度。
一、班干部責任制
班干部是班集體中享有一定威信的學生代表,是學生思想教育、文化知識、課余生活等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班集體的核心。采用班干部責任制有利于發揮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真正成為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工作的得力助手。
首先,制定崗位職責和數量,分工要細,明確各個班干部的職責。其次,注意層層落實,班主任盡量減少越位,真正把責任放給責任人。例如,有學生不遵守自習紀律,班主任可以不找當事人,而是找直接責任人紀律委員,批評教育他沒有能夠擔負好管理責任。當然班主任也可以主動承攬責任,對自己教育不力作出自我批評。這樣對當事人心理的觸動更大,因為他自己的行為牽連了他人,愧疚之心油然而生。往往對紀律委員批得越狠,當事人越自責,而且越有助于紀律委員以后的管理。這種合情合理的苦肉計,大家不妨一試。用實際行動來詮釋責任,比用道理說教更有效。
二、值日班長制
著名學者葉瀾教授曾指出:“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班級中成長。”在班級日常管理方面實行班長輪流值日制度,即值日班長制,能激發班干部的責任心和管理能力。將一周七天分別承包給班干部,每天兩人負責。值日當天的班級工作主要由承包者全面負責,其他班干部依然各負其責做好配合。要求值日班長每天晚上對值日情況進行總結,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亮點:班級和個人當中只要是值得肯定和宣傳的都可以寫,例如,勤奮學習、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值日的、幫助同學、學習氣氛濃厚等等;二是不足:班級和個人當中只要是表現不佳的都可以寫。例如,遲到、沒有完成作業、進入狀態慢、受到教師批評等等;三是建議:針對以上情況,值日班長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或者建議,提醒督促學生改進不足,發揚優點。四是寄語:值日班長為學生寫一句激勵性的話語,鼓舞斗志。而且不干擾學生學習,我要求值日班長把日志內容利用課間時間寫到黑板上。這樣對受表揚者是一種激勵,對狀態不佳者也是一種督促和約束,而且及時反饋,公開透明,讓學生可以對照審視本班一日情況,還能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
值日班長制給了每個人展示才能的機會,進一步增強了班干部的責任意識,同時充分調動了每個班干部的積極性,同時也減輕了班干部的負擔。
三、犯錯自診制
學生難免都會犯錯,學生犯錯之后怎么辦,要過良心關、輿論關、責任人關、班主任關,最后還要填寫自我診斷書。班上犯錯的學生很少,犯錯后滋味不好受,偶爾出現也往往是自責愧疚,往往到班主任這里有時不但不忍再批評,而且不得不進行安慰。
四、周記總結制
周記顧名思義,一周一記,隨筆性質,內容廣泛而隨意,可以是班級可以是個人,可以是感慨,可以是困惑,只要遵循一條,必須真實。周記具有私密性和獨特性的特點,一些膽小害羞的學生不善于在大眾場合表達,怕同學笑話他們,可他們往往很細心,善于觀察,會發現問題,所以周記便是他們無拘束地表達自己的心事、煩惱和憂慮,發表對事物的看法、對教學的評論、甚至對教師的做法提出批評的有效途徑,是班主任獲得豐富的第一手資料的有效途徑。
多年以來我堅持讓學生周末寫周記,堅持每周收繳認真批改周記。周記對學生而言好處有六:促使養成思考和發現問題的好習慣;促使學生自我評價和分析;可以以這種方式與教師溝通;鍛煉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增強反思,梳理情緒,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周的到來;記錄自己的成長經歷。對教師來講好處有:周記可以作為了解學生的重要窗口,往往會發現很多談話或者觀察中發現不了的問題;周記可以作為指導和激勵學生的重要途徑,班主任與每個學生談話不現實,通過批閱周記可以進行彌補,批閱一次,便是心靈溝通一次,而且這種筆談有著面對面交流無法代替的好處。有的學生畢業了,還依然珍藏著以前的周記,這是學生成長中的一筆財富。
五、定期評議制
沒有監督就沒有制約,所以學生對大小官員的評議就非常必要。一般我一學期安排兩次。我們的評議不僅僅是投票打分,而是要求無記名為管理者提出具體的肯定或者具體的意見。這樣每一次評議,都更能夠讓課代表、班委會等成員更好地了解自己工作的優劣,了解今后的努力方向。有時候也搞同學互評,自愿署名。要求實事求是,善意真誠,或表揚優點或指出不足提出建議,班主任會匯總后反饋給學生本人。可以讓學生增強溝通,同時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促使反思和調整。
六、班委例會制
班委例會制能更好地對班干部進行教育、引導,提高他們的個人素養和工作能力。因此,我要求班委會每兩周(特殊情況可以臨時組織)召開一次工作會議,班長組織和主持。班主任只對會議作出指導,一般不參加。指導有三:會議主題一般是總結班級現狀,明確管理方向,研究管理措施;每人提前準備,會上人人發言;會議時間要短,效率要高;內容要實在,知無不言;班長做好總結,團書做好記錄;會后記錄結果交班主任。會議堅持三原則:站位高遠;團結務實;內容保密。
總之,班級管理沒有定制,實踐中要靈活變通,不斷創新。班級管理中我還嘗試過兩套班委競爭執政制等,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具體實行什么制度,應該跟學生商量,讓他們參與制定,讓他們選擇,他們愿意做的,適合他們的才是最好的。
參考文獻:
[1] 王桂芳.淺談班級管理的幾點體會[J].科技創新導報,2010(6):184.
[2] 王順雙.構建和諧班級制度的理性要求[J].班主任之友,200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