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功利的教育導向使得不少學生陷入學習困境,厭學情況嚴重。地理課堂教學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這也是新課程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地理 課堂教學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5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10127
功利的教育導向使得不少學生陷入學習困境,厭學情況嚴重。而學習是人類的本能之一,也是人類在自然進化中優勝的重要武器,因此教育要回歸自然,教學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順應人類的學習天性,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激活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喚醒學生作為人類的學習本能,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教學的基礎,也是高效教學的保證。
一、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的意義
赫爾巴特是教育史上首位對興趣概念做出界定并專門研究的教育家。他認為興趣是心理上的積極活動,是人的意識的內在動力,同“漠不關心”相對立。他在《教育學講授綱要》中提到:“興趣就是主動性”,“興趣代表智力追求的能量”。有人說:“興趣說是赫爾巴特的一盞明燈,為處在黑暗和迷津般的教學理論和教師帶來了光明。”赫爾巴特認為興趣是教學教育性實現的重要因素,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教學的最重要任務之一。
1.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
興趣是激發學生地理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一旦學生對地理學科感興趣,他們自會產生積極主動學習地理的意向。當學生積極的學習意向在地理學習活動中得到成功的激勵時,又會激發更強烈的學習興趣。學生由此進入地理學習的佳境,體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產生解決問題的激情,則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2.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是培養新一代公民地理素養的要求
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為現代公民提供了必備的地理知識。而作為新時代的公民,更應該具有地理學習能力和基本地理素養。新課程要求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教師要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使學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地理知識,是素質教育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
3.快樂的學習體驗是生命成長的重要過程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把你所教的學科看作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學生像向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里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當引以為榮的事。”當學生對地理學科產生濃厚興趣時,會不畏困難,主動學習,尋求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得地理知識。形成學生愉快體驗的“樂”境,是地理教學的最佳境界。教學中地理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地理學習的高峰體驗,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表現得更加聰明、更加敏銳,同時產生強烈的興奮和幸福感,這種高峰體驗甚至能培養學生更健全的人格,影響學生的一生。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帶過的各屆學生中總會有一些學生因為學習地理而更自信、更喜歡上學。
二、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的途徑
如上所述,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這興趣可以是對地理學科專業的興趣,可以是對地理課堂學習方式的興趣,也可以是對師生和諧人際關系的興趣。
1.讓學生學習鮮活的地理知識
地理課堂教學原本應該是鮮活靈動的。地理涉及絢爛的宇宙、廣闊的空間、繽紛的世界、萬千氣象、人情百態,還有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它們的故事和傳奇。杜威曾說:“教育即生活”,“教育的過程即生活的過程”。要從生命和地理教學的整體性出發,喚醒教學活動中每一個鮮活的生命,讓地理課堂教學成為學生愉悅接受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教育活動。
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要使學生整節課始終神采奕奕,教師需要在課堂上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在學習新知識前,提出引人入勝、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在講課中,提出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在學生腦海中布下一連串的疑點,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教學手段要新穎別致,內容要直觀形象。多利用多媒體、地圖、模型等教學媒介,變抽象的觀點為形象生動的故事,變深奧的理論為淺顯的聯想,變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為活潑有趣的體驗活動。地理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輔助教學的活動,化靜為動,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共同參與學習活動。
3.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地理教師要關愛學生,多途徑了解學生,走近學生,使學生對老師產生好感,從而愿意學習地理。
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是教學的基礎,地理課堂教學應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實現高效教學。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