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紅
摘要:創新創業已成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是一國經濟繁榮的驅動力,也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筆者以西安文理學院為解剖的“麻雀”,首先評述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并且指出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接著梳理了西安文理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為陜西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構建雙創教育體系提供參考范本,為我國高校雙創教育實踐探索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ve become the engi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y are not only driving force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prosperity, but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eaching re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writer takes Xi'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First, they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int out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n, they illustrat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Xi'an University. Finally, the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This provides a reference sample for build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area-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in Shaanxi, and explores the feasible operation scheme for the practice.
關鍵詞: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西安文理學院
Key words: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Xi'an University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9-0243-03
0 引言
自1947年邁爾斯·梅斯教授在哈佛商學院開設第一門創業教育課程開始,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大學培養新型人才的一種教育理念,被譽為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之外的“第三張教育通行證”,創新創業已成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是一國經濟繁榮的驅動力,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
1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美、英、日、新加坡、印度等地方本科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在理論研究和實踐實訓方面成果頗豐:
一是教育部高教司郝杰提出美國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由政府(頂層設計并提供政策支持與法律保障)、學校(從小學到研究生的所有正規教育承擔主體責任)和社會(企業界、投資界、考夫曼基金會等非營利組織)形成良性互動[1];
二是許楚楚歸納了作為全球雙創教育領導者的美國百森商學院的優勢(豐富的實踐教育課程、有影響力的研究活動、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完美的課程體系和多樣化的拓展活動)[2];
三是沈陸娟從教育理念、組織機構和形式、教育模式、課程和項目、對項目的評價五個方面總結了美國社區學院的創業教育實踐路徑[3];
四是張雪生指出瑞典雙創教育具有國際化的師資隊伍;
五是劉鵬等對中美進行了比較。
盡管我國高校的雙創教育起步晚,但依然碩果累累,主要有政府文件政策、碩博論文和地方高校各層次課題成果等。其中,丁瑞忠等從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推進多元化實踐、優化服務保障體系和營造文化氛圍四方面總結了山東煙臺魯東大學“立體式”雙創教育模式[4],黃翠以河海大學文天學院為例探討了獨立學院雙創教育的路徑(成立工作委員會、設置課程體系、培養師資和搭建實踐平臺)[5],重慶工商學院的李玲從政策、教學、機構、人員、場地方面分析了國內外理工科大學生的雙創教育,重慶郵電大學的羅文豐構建了雙創教育的課程體系,安徽新華學院的翟榮兵等建議新建本科高校從高校、社會、政府、學生、家庭五個方面提升經管類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燕山大學的王鳳成等發現2015年新疆以優惠政策幫扶“回爐”培養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并對有創業意向的畢業生進行半年的全方位免費創業教育,因此主張由政府主導進行大學生創業回爐教育[6]。
總之,國內外相關研究有現狀、問題與對策的總體構架研究,也有教學模式、課程建設、師資培訓等分項研究,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證基礎。但是,縱觀國內外高校的雙創教育研究僅僅關注在校大學生,對于高校畢業生只將創業成功的優秀校友請回來辦講座或者聘為創業導師,常常忽略畢業生的創業回爐教育,摒棄創業失敗的畢業生,尤其是高校教師的雙創教育研究成果更是鳳毛麟角。
2 研究價值
一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21世紀充滿了創造、創新和創業,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日益依賴創新水平的提升與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很大程度取決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因此,世界各國非常重視各地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在美國高校要求所有教學科研都要體現創業教育思想,所有教師都要傳授與創業有關的內容;但在我國高校管理部門、教師、家長、學生價值取向為就業,將此視作創業大賽,這一研究將使我們摒棄錯誤的認知,樹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國家戰略的正確意識,不僅有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的發展,也創新了高校教育理念。
另一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我國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戰略的根本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2014年11月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面向全體大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然而實際上,我國很多高校還沒有形成影響全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大氛圍,除了高科技創新創業外,很多創新創業只是簡單的模仿活動,這一研究不僅對于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大學生、優化創新創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模式具有探索意義,還有助于帶動經濟活力、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
3 西安文理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整理歸納西安文理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筆者梳理其存在問題及原因如下:
一是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缺失。“學而優則仕”使得該校管理部門、教師、家長、學生共識度低,加之價值取向為就業,視之為創業大賽,從而導致創新創業教育意識淡漠,氛圍不濃。
二是創新創業教育政策支持執行力度不夠。盡管政府和高校、社會各界出臺了相關的支持政策,但缺少具體操作方案,致使政策形同虛設,特別是缺乏切實有效的激勵制度及其機制,該院創新創業教育政策支持執行力度不夠。
三是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該校和全國的高校一樣僅從就業角度出發,開設了大學生職業規劃、就業指導等課程,雖然也開設了選修的企業管理、創業心理學等課程,但不系統、不嚴謹,沒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更沒有線上相關課程。
四是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其方案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脫節。該校教學中的第二課堂、講座活動、實驗室、專業見習和畢業實習等僅停留于操作層面和專業技能層面,沒有與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無縫對接,更沒有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缺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無法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
此外,還有創新創業教育師資薄弱、教材缺失、實踐實訓平臺單一等問題。
4 解決西安文理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4.1 樹立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戰略的意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通過校園廣播、校園網絡、校報、宣傳欄、大學生創業社團、各二級學院豐富多彩的活動等加大宣力度,樹立“人人皆能創新創業”的思想,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4.2 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政策支持體系和激勵制度機制
美國政府非常重視創客空間對創新教育和產業進步的積極推動作用,奧巴馬政府在2012年初推出了一個新項目,四年內在1000所美國學校引入“創客空間”,配3D打印機和激光切割機等數字制造工具。因此,由創新創業教研室專職人員負責,在調查核實學校相關資料后,借鑒國內外成熟、先進的政策支持體系,不斷修改并完善資金、場地、保障服務等支持體系,形成專業獎學金、獎狀證書、就業推薦等激勵制度及其機制。
4.3 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
借鑒國內外的經驗,建議該校構建“課程+實訓+平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設置基礎必修課+專業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當前,建議引進爾雅通識課《大學生創新創業》等國內知名創業教育公司課程體系,開設《中國創業學》《企業經營學》《創業實訓》等培訓課程,加快面向全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專業必修課和優質課程的信息化建設,盡快推出一批資源共享的慕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開放課程;建議各二級學院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的結合,針對文科類專業建議采用“嵌入式”,其目標是開闊視野,優化知識結構,豐富心靈,培養發散思維;針對理工科類采用“融入式”,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進行深度融合。
4.4 搭建多元化創新創業實踐實訓平臺
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讓學生從“聽”到“練”,讓教師從“教”到“導”。首先,借力創客空間。大學生從事自主實踐訓練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而大學校園創客空間更容易實現不同專業背景學生的思想碰撞,與學校實驗室互補,增強大學生的動手能力。
其次,對接產學研基地。借用基地扎實做好專業見習和畢業實習,并推行“雙導師制”,聘請企業家、教授、優秀校友、風險投資家等組成導師隊伍舉辦創業講座,內容涵蓋創業經歷、創業想法、經營管理、財務、稅務、法律等,豐富創業教育實踐實訓課程內涵。
第三,加強中外合作。魯東大學先后與韓、日、美、英等國家的高校聯合舉辦5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與韓國蔚山大學合作成立魯東大學蔚山船舶學院、與韓國南部大學共建“世宗學堂”,并與國外多所大學合作開展“2+2”、“3+1”和“3+2”模式的本科生培養項目,該校也有中外合作高校,可以拓展實踐活動。
此外,借力實驗室。如,機材學院的表面工程實驗室是該校重點實驗室,借助3D打印機,全校有興趣的大學生都可以參加實驗室活動。引導參加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參與各類大創比賽實訓等。
5 結語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有現狀、問題與對策的總體構架研究,也有教學模式、課程建設、師資培訓等分項研究,為筆者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證基礎。通過實地調研歸納當前雙創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并從政府、企業、高校、家長、學生五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特別是筆者希望通過解剖西安文理學院創新創業教育這個“麻雀”,發現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檢驗學術界、政府及社會上的一些既成判斷,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創新思路、建議和具體操作方案。
參考文獻:
[1]郝杰,吳愛華,侯永峰.美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建設與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7-12.
[2]許楚楚.美國百森商學院的創業教育對我國高校的啟示[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6(3):15-18.
[3]沈陸娟.美國社區學院創業教育實踐路徑研究[J].高教探索,2016(1):57-63.
[4]丁瑞忠,等.“立體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以魯東大學為例[J].中國高校科技,2016(1):90-92.
[5]黃翠.獨立學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路徑研究——以河海大學文天學院為例[J].經濟師,2016(1):242-244.
[6]王鳳成,韓新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業回爐教育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