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啟祥
摘 要:當前我國施行的中小學教育大綱的美育教育體系里,僅只音樂和美術兩種。就美育的全面性及舞蹈教育的重要性看,有必要把舞蹈教育引入中小學教育大綱,讓舞蹈課進入中小學體育課堂。
關鍵詞:體育;舞蹈;結合
在體育教學改革中,舞蹈進入課堂豐富了體育教學手段,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質,活躍身心,培養興趣,調節情感,陶冶學生美的情操和個性的發展,提高練習效果,活躍課堂氣氛,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和促進美育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根據學生身心特點選擇舞蹈
在體育課中適時地穿插一些思想內容健康的舞蹈和配以優美的音樂,能促使學生運動中樞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加強。從而提高興奮性,減輕疲勞感,激發機體的潛能和學習的興趣。如我在上課時,課一開始,在整齊的隊列練習后,將打破過去那種呆板、單一、成人化和公式化的定位徒手操,模仿操等活動的教學方式,而是設計了隨著優美的樂曲聲,教師帶領著學生以藝體的腳尖步做各種舞蹈的練習,使學生能在美的樂曲伴奏下,在優美的形體舞蹈練習中,感到新鮮,使學生積極主動進行熱身運動。學生在完成強度與密度較大的教學任務后,不采用單調的口令徒手操,進行放松運動,結束教學,而是讓學生跟隨教師在美的旋律聲中,做各種輕快的舞步動作和聽優美的配樂詩朗誦,兩腳開立閉目,進入一種輕快的意境,使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充分得到松弛,心曠神怡,從而消除疲勞,恢復正常心率,輕松愉快地結束教學。把舞蹈這一教學手段恰當的運用到體育各個環節之中,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把單調緊張的課堂變成動作優美,生動活潑的課堂。
二、體育課中引入舞蹈促進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
舞蹈進入課堂,使學生受到健康美、形態美的教育,得到各種美的感染和享受,進而使美育富于體育之中,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和體育與美育的結合。如準備部分練習,我配上健康、輕松、愉快的樂曲,來替代以往準備的徒手操練習,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認真地完成練習,使頭、肩、髖等關節及全身得到充分的伸展活動,學生感到新鮮有趣、輕松。也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豐富和充實了體育教學的任務的全面完成。
三、體育課中引入舞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體育教學當中充分運用了舞蹈這一教學手段,而且在課間操和課外體育活動中,重視傳授美育知識和加強各種舞姿動作的練習,使學生得到各種美的感染和享受,并提高了學習,自我鍛煉和健身的能力。在開始運用舞蹈進入課堂教學,課間操和課外體育活動時,同學們在完成健美操,節奏操等各種舞姿動作練習中,在美感和韻律感,舞蹈應有的舒展大方,富有表情的優美動作,使一些不受參加鍛煉,膽小、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在美的音樂,舞蹈的感染下也能積極主動的參加鍛煉,不少學生特別是學習不佳的學生,也能夠參加學習,使得健美操、節奏操等優美的藝術體操,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和個性的發展。
四、體育課中引入舞蹈必須著重解決的問題
(一)要解決觀念問題
要確立舞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它不附庸于其他藝術的思想。在教育系統內,一些學校在傳統美育教育觀念影響下,習慣于把舞蹈教育依附于音樂教育,淹沒了舞蹈作為獨立藝術形式的自身特點。另一些學校在“舞蹈是一種形體律動”的觀念支配下,視舞蹈為廣播體操等一類的肢體動作組合形式,抽去了舞蹈自身內在的美的藝術本質。上述兩種觀念影響或支配下的舞蹈教育,學生最終學到的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舞蹈,只不過是形似舞蹈實無內涵的毫無“真功夫”的“花拳繡腿”而已。當然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育界及舞蹈藝術界應首先轉變觀念,從自身做起,通過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實現。
(二)要解決教材問題
教材即課本,所謂課本乃一課之本。中小學舞蹈課本必須在體現培養合格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教育思想,在提高素質教育水平為目的上下功夫。必須做到舞蹈的美育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舞蹈的意識教育與心理素質教育相結合,舞蹈的情趣教育與思維方式教育相結合,舞蹈的動律教育與身體體能教育相結合。要抽調教育舞蹈界的專家組成教材編寫組,并讓這些專家去認真仔細體驗中小學生的生活,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并廣泛征求教育界文藝界人士的意見,編寫出易讓中小學生所接受、風格高雅、適應中小學各年段學生的舞蹈教育教材。
(三)要解決師資問題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要讓舞蹈教育真正進入中小學課堂,普及舞蹈教育,師資問題是根本問題。目前我國中小學校合格舞蹈師資奇缺,藝術師范教學學科設置模式又不盡合理,設置舞蹈教育專業的藝術師范院校少得可憐。對現任中小學教師中有一定舞蹈基礎,但舞蹈專業知識還相對欠缺的教師應進行在職進修。這樣雙管齊下,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國中小學舞蹈師資奇缺的現狀就會得到根本改變。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更新。讓舞蹈教育作用于學生的感情世界,并引起共鳴,使學生產生激動,聯想和想像,從而自覺地接受道德情操,精神品質,意志觀念乃至學生心靈深處的陶冶,如同春雨滋潤大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使學生受教育在不知不覺中。
參考文獻:
[1]張亞平,王麒麟,王曉東,等.體育舞蹈與普通高校體育課教學改革研究[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3,23(2):103-104.
[2]許愛梅.體育課舞蹈教學藝術新議[J].體育科技,2008,29(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