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玲

【摘要】 目的 探討慢性胃炎采取常規藥物聯合中藥湯劑治療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70例慢性胃炎患者,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西藥聯合中藥湯劑治療, 采取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基礎組和干預組, 每組35例。基礎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常規基礎護理, 干預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及護理效果。結果 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4.3%)高于基礎組(77.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6±2.1)分、生活質量評分為(80.3±4.1)分, 均高于基礎組的(81.2±3.5)、(66.4±5.2)分, 住院時間為(9.2±2.2)d短于基礎組的(13.8±2.3)d,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胃炎采取常規藥物聯合中藥湯劑治療中實施護理干預效果顯著, 可推廣運用。
【關鍵詞】 慢性胃炎;常規藥物;中藥湯劑;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8.06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chronic gastriti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70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all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basic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basic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basic nursing in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reatment process.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and nursing effect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94.3%) than basic group (77.1%),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score as (95.6±2.1) points and life quality score as (80.3±4.1) points than (81.2±3.5) and (66.4±5.2) points in the basic group, and shorter hospital stay time as (9.2±2.2) d than (13.8±2.3) d in basic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show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chronic gastritis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conventional drug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and it can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Key words】 Chronic gastritis; Conventional drug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Nursing
慢性胃炎是臨床較為常見消化內科慢性炎癥性疾病, 臨床發病率在胃部疾病最高。當前諸多臨床實踐結果顯示, 有效的護理內容對患者疾病治療及歸轉具有良好的輔助功效[1-4]。在以上背景下, 本院對35例實施常規藥物聯合中藥湯劑治療的慢性胃炎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配合, 并與常規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行研究。納入標準:采取臨床影像學檢查、胃鏡檢查、實驗室檢查、病理檢查等綜合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胃炎相關診斷標準患者;自愿參與實施藥物治療及護理研究患者。排除標準:使用其他方式治療患者;心、肝、肺、腎、脾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患者;意識障礙或難以配合研究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采取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基礎組和干預組, 每組35例。基礎組患者中男女比為19:16;年齡24~72歲, 平均年齡(42.5±9.8)歲;病程6個月~7年, 平均病程(3.7±2.4)年。干預組患者中男女比為20:15;年齡24~73歲, 平均年齡(42.6±10.1)歲;病程6個月~7年, 平均病程(3.6±2.5)年。兩組患者一般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西藥聯合中藥湯劑治療, 給予患者常規西藥實施抑酸治療、抗菌治療、促胃腸動力等相關對癥治療。基礎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常規基礎護理, 對患者實施病情監測、常規用藥護理等。干預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①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需及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慢性胃炎疾病基礎知識, 告知患者慢性胃炎的疾病特點、發病原因、臨床特征、治療方式及預后等, 促進患者正確看待慢性胃炎, 促進患者實施日常自我防護。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及溝通, 及時引導患者表述身體感受及心理感受, 告知患者不良心理會加強患者病情, 影響患者治療效果, 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引導患者保持舒暢心態, 積極配合治療過程。③用藥護理:護理人員需及時根據醫囑對患者實施用藥指導, 及時告知患者各類藥物的藥理知識、常見不良反應等, 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用藥依從性, 避免擅自更改藥方。④生活護理:護理人員需及時與患者溝通, 并給予患者生活指導, 告知患者食用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指導患者加強休息, 注意保暖, 避免勞累, 出現異常時及時通知醫生[2]。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①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3]:治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 胃鏡檢查病灶消失;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減輕, 胃鏡檢查病灶減少>50%;無效:未達以上指標??傆行?(治愈+有效)/總例數×100%。②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及住院時間狀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3%, 高于基礎組的77.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基礎組, 住院時間短于基礎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胃炎是因多種因素導致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 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遺傳因素等均是引起慢性胃炎的常見因素[4-9]。慢性胃炎極易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喛氣、腹脹、燒心、食欲不振等諸多癥狀, 且患者病程較長, 患者病情常反復發作, 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質量, 且部分患者治療不及時可存在癌化風險, 威脅患者生命安全[5, 10-13]。慢性胃炎藥物治療是當前臨床治療慢性胃炎的常用方式[14, 15]。單純西藥治療效果不佳, 因此當前臨床多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本次研究中對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均采取護理輔助, 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與基礎組相比明顯較高, 說明采取護理干預可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效果。由于慢性胃炎患者影響因素較多, 采取單純藥物治療雖能達到一定治療效果, 但患者仍易受外界相關因素影響出現疾病復發狀況, 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實施護理干預時, 從慢性胃炎的常見影響因素出發, 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用藥指導及生活指導, 可最大限度提升患者治療過程的安全性, 提升患者配合度, 進而提升患者治療效果;且護理干預實施內容較為全面, 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6]。
綜上所述, 慢性胃炎采取常規藥物聯合中藥湯劑治療中實施護理干預效果顯著, 可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 促進患者恢復, 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美英, 姜凌, 楊德平. 常規藥物聯合中藥湯劑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護理分析. 醫學信息, 2016, 29(32):164-165.
[2] 梁彩虹. 護理干預對中藥熱奄包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護理效果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5, 9(9):264-265.
[3] 劉翠俠. 慢性胃炎的中醫護理體會.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4, 14(13):246.
[4] 王異平. 健康教育干預應用于慢性胃炎護理的臨床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4):502.
[5] 蔣寧莉. 優質護理對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效果.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21):195-196.
[6] 鮑燕芳. 慢性胃炎患者33例采用優質護理的臨床探討.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19):2719-2720.
[7] 胡秀梅. 慢性胃炎臨床治療與護理.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22):372-373.
[8] 陳艷花. 慢性胃炎治療的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觀察.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6, 37(3):393-395.
[9] 趙紅. 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療中護理干預的應用及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60):85-86.
[10] 張景素. 關于慢性胃炎治療與護理.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5(93):283.
[11] 王秋香, 劉麗霞. 慢性胃炎患者治療中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解析. 醫學信息, 2014, 27(38):182-183.
[12] 石幫敏. 艾條溫和灸胃中脘治療慢性胃炎的治療與護理. 健康必讀旬刊, 2012, 11(10):115-116.
[13] 谷建明. 心理護理在慢性胃炎治療中的作用. 中國醫藥指南, 2007, 5(12):686-687.
[14] 張芝. 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基層醫學論壇, 2010, 14(27):805-806.
[15] 史瑞. 健康教育干預應用于慢性胃炎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 健康導報(醫學版), 2015(10):255.
[收稿日期: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