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才+王雷+韓倩+姚文瑜+牛志強
摘要:目的 觀察麻醉誘導前靜脈注射利多卡因、甲強龍對全麻腹腔鏡下卵巢瘤剝除術術中氣道壓力的影響。方法 選擇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ASA)Ⅰ~Ⅱ級擬行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患者10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組Ⅰ)和實驗組(組Ⅱ)各50例。組Ⅱ在術前5 min給予靜脈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甲強龍80mg。兩組患者均用咪達唑侖、芬太尼、依托咪酯、順阿曲庫銨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監測記錄術前、術中、手術結束前三個時間點的氣道平臺壓、氣道峰壓,比較兩組結果。結果 組Ⅱ術中兩個時間點的氣道平臺壓(Pplat)、氣道峰壓(Ppeak)均低于組Ⅰ(P<0.05)。結論 麻醉誘導前靜脈注射利多卡因、甲強龍能有效降低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術中氣道壓力,改善術中通氣狀況,減少肺氣壓傷。
關鍵詞:腹腔鏡;利多卡因;甲強龍;氣道壓力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ASAⅠ~Ⅱ級擬行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患者100例,術前做肺功能檢查、肺功能異常者排除在外;有心臟房室傳導阻滯者排除在外。隨機分成對照組(組Ⅰ)和實驗組(組Ⅱ),每組50例。組Ⅱ的患者在術前5 min給予靜脈注射利多卡因、甲強龍。兩組患者均用咪達唑侖、芬太尼、依托咪酯、順阿曲庫銨快速誘導氣管插管后機械通氣,插管后常規聽診兩肺呼吸音,避免氣管插管過深,術中如氣道壓異常增高也要常規聽診雙肺呼吸音,避免氣管導管滑入一側支氣管。術中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維持麻醉,兩組患者術中均監測呼末二氧化碳(PetCO2)、腦電雙頻指數(BIS),維持PetCO2 35~50 mmHg;維持BIS值40~60之間。監測記錄術前、術中、手術結束前三個時間點的氣道平臺壓、氣道峰壓,氣道壓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患者的一般情況包括年齡、體重指數、手術時間、腫瘤直徑、氣腹壓、肌松監測情況也均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見表1。
1.2方法 患者入室后監測血壓(BP)、心電圖(ECG)、血氧飽和度(SPO2),建立靜脈通路,組Ⅱ在麻醉誘導前5 min靜脈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甲強龍80 mg。兩組麻醉誘導均使用咪達唑侖0.04 mg/kg、芬太尼4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順阿曲庫銨0.25 mg/kg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插管后組Ⅱ靜脈泵注利多卡因1 mg/kg·h至手術結束。監測記錄氣腹前、手術開始后、手術結束前三個時間點的氣道平臺壓、氣道峰壓,三個時間點分別為T1、T2、T3時間點,插管采用7號加強型氣管導管,術中采用容量控制通氣模式,潮氣量7 ml/kg,呼吸頻率15次/min,兩組患者頭低位統一設定為25°,氣腹壓設定為12 mmHg,記錄氣道壓的時間點同時使用肌松監測儀監測肌松情況(四個成串刺激),以排除肌松對氣道壓力的影響。術前彩超提示腫瘤直徑>10 cm的巨大卵巢囊腫也被排除在外。
1.3監測指標 所有病例使用同一臺麻醉機(歐美達),監測記錄麻醉后手術前平臥位時(T1)、手術開始建立氣腹后頭低位開始手術后(T2)、手術結束沖洗腹腔前(T3)三個時間點的氣道平臺壓、氣道峰壓。
1.4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同一時間點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指數、氣腹壓力、手術時間、腫瘤直徑、肌松監測結果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組Ⅱ的患者在T2、T3兩個時間點的氣道壓(氣道平臺壓、氣道峰壓)低于對照組相應時間點的壓力(P<0.05),在T1時間點,兩組的平臺壓、氣道分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腹腔鏡微創手術由于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恢復快而成為婦科相關手術的首選,卵巢瘤因為診斷較明確、手術操作簡單、技術成熟,更適合腹腔鏡手術。腹腔鏡婦科手術因為需要頭低位以利于手術操作,頭低位腹腔臟器上移,加上氣腹腹壓增加致膈肌上移,全麻后麻醉機正壓通氣不但需要克服胸、肺的彈性阻力,還要克服來自腹腔內的壓力,因此腹腔鏡手術氣道壓力要高于相應的開腹手術,達到22~31 cmH2O,這種高壓狀態與生理狀態負壓通氣相差太大,易引起肺氣壓傷、容積傷[1];另外,由于膈肌上移,胸廓擴張受限,肺順應性也降低30%~40%[2];過高的氣道壓力會造成通氣效率下降,肺氣壓傷等,影響患者術后恢復,有研究者通過改變通氣策略、改變通氣方式以降低氣道壓力,減輕肺氣壓傷[3]。也有人使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術前靜脈注射,降低支氣管麻醉期間的氣道壓力[4]。然而地塞米松是長效糖皮質激素,起效慢,對于較短小的手術并不適合。我們采用利多卡因、甲強龍術前靜脈注射,在T2、T3兩個時間點平臺壓、氣道峰壓組Ⅱ較組Ⅰ明顯降低(P<0.05),可以有效改善婦科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患者術中的通氣。
利多卡因主要作用的機制可能是阻斷了迷走神經的反射通路,進而影響了平滑肌細胞的舒縮[5],利多卡因可抑制機械性和化學性因素所誘發的氣道反射,有效鎮咳所需要的劑量是1.5~2 mg/kg,持續時間5~8 min[6],因為我們需要整個手術過程中都需要達到有效血藥濃度,所以我們在靜脈注射1.5mg/kg后再繼以1 mg/kg的速度進行靜脈泵注。甲強龍屬中效糖皮質激素,在體內由膽堿酯酶將其水解為游離的甲潑尼龍,其血漿半衰期為2.3~4 h,起效快、療效確切、副反應輕。甲強龍的作用機理包括:穩定細胞膜和溶酶體膜,防止過敏活性物質和溶酶體酶的釋放;提高β受體敏感性,與體內兒茶酚胺發揮協同作用,使腺苷酸環化酶活性增加,促進環磷酸腺苷(CAMP)合成;使痰中的神經氨酸含量降低從而降低痰的粘度;能提高機體應激能力,改善循環功能;大劑量激素可直接松弛平滑?。灰种仆砥谧儜B炎性反應,減少變態反應部位的粘液分泌、充血水腫和炎性細胞的浸潤,對于保持氣道通暢,降低氣道阻力起著重要作用[7]。我們綜合使用利多卡因和甲強龍,有效地降低腹腔鏡卵巢瘤剝除術(切除術)期間患者的氣道壓力,改善肺通氣,減輕肺氣壓傷,能有效地用于這類手術的肺保護,可以作為這類手術肺保護策略的一個手段。
參考文獻:
[1]李占芳,姜波,吳一鳴,等,三因素三水平呼吸參數在腹腔鏡手術全麻中的選用[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8,8(2):113-115.
[2]Rauh R,Hemmerling T M,Rist M,et al.Influence of pneumoperitoneum and patient positioning on respiratory system compliance[J].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2001,13(5):361-5.
[3]張文鈺,徐銘軍.婦科腹腔鏡不同通氣管道及通氣模式的對比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4(2):25-38.
[4]溫開蘭,羅瑤,蘭志勛.麻醉誘導前靜脈注射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預防支氣管痙攣的作用[J].西南國防醫藥,2005,15(4):376-378.
[5]Takekawa K,Yoshimi S,Kinoshita Y.Effects of intravenous lidocaine prior to intubation on postoperative airway symptoms[J].Journal of Anesthesia,2006,20(1):44-47.
[6]申素梅,趙峰.利多卡因靜脈給藥抑制由芬太尼誘發的咳嗽502例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5):587-588.
[7]戈升榮.甲潑龍的藥代動力學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1,12(4):240-242.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