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摘要:目的 剖腹產大出血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其臨床效果產生的影響。方法 我院選擇2014年5月~2016年5月診治的196例剖腹產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的98例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的98例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產后出血及心理狀態。結果 通過比較,觀察組產婦實施護理措施后出現焦慮、恐怖、抑郁以及失眠的情況明顯比對照組少,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有6例產后出現大出血,出血量為(390.4±83.8)ml;對照組患者中有28例出現大出血,出血量為(476.6±128.4)ml;兩組患者的出血幾率及出血量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剖腹產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降低大出血出現幾率,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降低產后大出血出現幾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剖腹產;大出血;臨床效果
產后出血在產科并發癥中最嚴重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病情發展迅速,病情危急,假如沒有及時的進行搶救,不但會對產婦的健康產生影響,甚至會引起孕產婦出現死亡[1]。近些年,隨著我國產婦剖宮產率越來越高,產后出血的幾率也越來越高。剖宮產后大出血通過合理、科學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進行預防,預后效果顯著、為了探討和分析護理干預應用于宮縮乏力性產后大出血的效果。我院選擇2014年5月~2016年5月診治的196例剖腹產患者,對其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選擇2014年5月~2016年5月診治的196例剖腹產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的98例患者中,年齡在24~40歲,平均為(25.3±2.4)歲;孕周在33~40 w,平均為(35.1±2.4)w。觀察組的98例患者中,年齡在23~38歲,平均為(25.6±2.2)歲;孕周在34~39 w,平均為(35.6±3.3)w。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基本信息未見明顯差異,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剖腹產,對照組患者在圍產期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具體為: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相應的處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具體為:①產前檢查:叮囑孕婦產前做好相關檢查,對孕婦的妊娠情況進行了解,對于羊水過多、雙胎、前置胎盤、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以及曾有過產后出血史的患者要特別關注,對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慢性病以及合并妊娠合并癥的孕婦應早期終止妊娠[2]。②產程監測護理:在待產過程中首先對產婦整體情況進行評估,對具有較高產后出血危險的產婦做好及早的處理準備工作。其次做好產婦心理護理,講解分娩相關知識,讓產婦了解分娩過程可能出現的癥狀和遇到的問題,隨時知曉自己目前產程進展狀況并給予積極配合,逐漸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狀態。同時要注意產婦的胎心、宮縮情況,根據宮縮情況正確指導調整產婦呼吸,嚴密觀察產程進展情況;根據產婦及產程進展情況采取適當的分娩方式。③術后護理:產婦產后24 h是出現出血的高發時期,特別是產后2 h,應對產婦進行密切的觀察,注意產婦的面色、神志、血壓、心率、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的情況,對產婦的宮腔內積血及宮高實施檢查,注意子宮收縮,如有必要可進行按摩或者按壓。按照醫囑給予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觀察尿量、尿色,保持尿管通暢,以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影響子宮收縮。④術后30 min對母嬰皮膚實施接觸護理,讓產婦與嬰兒進行有效接觸,這樣能夠幫助子宮收縮[3],增加母嬰情感交流。⑤為產婦提供舒適的生活護理,避免精神緊張或過度疲勞。應用心理學知識開導產婦,以鼓勵和引導方式使產婦盡快適應母親角色,親生示教并教導家屬及產婦育兒技能,積極與家屬溝通交流,告知其要給予產婦充足的關心,傾聽產婦心聲,幫助產婦消除抑郁、焦慮、煩躁等心理,及時調整心態。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出血量及產后出血時間;運用SCL-90量表對兩組產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價,具體包括焦慮、人際關系、恐怖、抑郁及失眠等指標,分值越低說明心里狀態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 15.0系統軟件,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比較,觀察組產婦實施護理措施后出現焦慮、恐怖、抑郁以及失眠的情況明顯比對照組少,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產后出現大出血率6.12%;出血量為(390.4±83.8)ml;對照組患者大出血率為28.57%;出血量為(476.6±128.4)ml;兩組患者的出血幾率及出血量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最常見的一種產科并發癥,病情進展迅速,失血量較大。臨床研究指出,導致剖腹產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子宮收縮乏力,影響子宮收縮乏除了產婦對縮宮素效果有個體差異外,其中精神心理因素也是產婦導致子宮收縮差的主要原因。在圍產期給予孕產婦心理、生理全方位護理措施干預,可大大降低剖腹產產后出血幾率,確保孕產婦安全。
本文通過比較,觀察組產婦實施護理措施后出現焦慮、恐怖、抑郁以及失眠的情況明顯比對照組少,患者的心理狀態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SCL-90量表中各項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這就表明產婦圍產期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改善不良情緒,對其實施相應的心理干預能夠緩解其心理壓力,保證產婦在心態平和的狀態下實施分娩,而且護理人員在產婦圍產期內密切關注產婦的產程及生命體征變化,指導產婦正確的操作方式以及相關技巧,讓產婦充分了解相應的分娩方式,同時給予積極的配合,這樣不僅能夠改善妊娠結局,同時還能夠降低患者抑郁、焦慮的不良情緒[4]。防止因精神因素、產程延長等原因造成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產后大出血。
綜上所述,剖腹產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降低大出血出現幾率,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降低產后大出血出現幾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建飛.產后大出血原因及臨產搶救要點分析[J].環球中醫藥,2013,20(S2):102-103.
[2]周鳳琴,羅長華,王華靜.合谷穴注射縮宮素對產后出血的預防[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6(04):976-977.
[3]覃京珠.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合并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6(06):642-643.
[4]鄧娟娟.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40(07):497-498.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