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紅勤
摘要:目的 對應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乳腺病變患者病灶的良惡性實施鑒別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方法 選擇在我院就診的經術后病理學確診為乳腺病變的患者86例,其中包括良性病變患者52例,惡性病變患者34例,將其定義為對照組,在接受手術治療前,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所有患者進行檢查,定義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檢查結果的符合率、病情漏診和誤診情況。結果 研究組檢查分別發現良性病變44例,惡性病變29例,檢查結果與對照組的符合率分別為84.6%和85.3%;6例良性病變發生漏診,2例良性病變發生誤診;4例惡性病變發生漏診,1例惡性病變發生誤診。結論 應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乳腺病變患者病灶的良惡性實施鑒別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超聲彈性成像;乳腺病變;良惡性;鑒別
隨著近年來臨床超聲彈性成像技術不斷的發展和應用,其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超聲診斷技術,在乳腺腫瘤成像的相關研究過程中,該疾病的應用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初步研究結果已經表明,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乳腺疾病的良惡性病灶鑒別方面,具有非常理想的臨床應用前景[2]。本次對應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乳腺病變患者病灶的良惡性實施鑒別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經術后病理學確診為乳腺病變的患者86例,其中包括良性病變患者52例,惡性病變患者34例;均為女性;已婚患者63例,未婚患者23例;已產患者55例,未產患者31例;患者年齡22~81歲,平均年齡(53.7±1.4)歲;乳腺疾病患病時間1~23個月,平均患病時間(7.3±0.5)個月。上述自然指標研究對象之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采用我院Hitachi HI VISI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全面的掃描檢查,探頭的工作頻率水平控制在10 MHz左右。采用常規超聲對乳腺腫塊存在的具體位置、實際數量和大小、內部回聲和血流情況進行觀測,并認真分析檢查的頻譜特征,對各參數值水平進行測量。再切換到相應的彈性成像工作模式,取樣框的范圍應該適當的大于病灶的實際范圍,同時對二維與彈性圖進行觀察,對病灶區硬度與周圍組織硬度進行仔細的對比,由經驗豐富的醫生在會診之后做出診斷,定義為研究組[3]。在手術后進行病理學檢查,定義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檢查結果的符合率、病情漏診和誤診情況。
1.3診斷標準 本次研究的采用超聲彈性成像5分評分法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具體規定為:1分:病灶的整體已經出現明顯的變形,以綠色或紅色覆蓋形式存在;2分:有部分病灶發生變形,且大部分病灶表現為綠色;3分:病灶的邊緣位置發生扭曲變形,但病灶大部分呈現出藍色,只有一小部分表現為綠色;4分:病灶整體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形,仍然變現為藍色覆蓋狀態;5分:病灶及其周邊的組織均沒有任何變形表現,藍色覆蓋的面積明顯大于腫塊的實際面積。1、2、3分可以診斷為良性腫瘤;4、5分則可以診斷為惡性腫瘤[4]。
1.4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檢查結果的符合率、病情漏診和誤診情況進行對比研究。
1.5數據處理方法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檢查分別發現良性病變44例,惡性病變29例,檢查結果與對照組的符合率分別為84.6%和85.3%;6例良性病變發生漏診,2例良性病變發生誤診;4例惡性病變發生漏診,1例惡性病變發生誤診。
3 討論
乳腺癌疾病的臨床發病率在近年來正在呈現逐步升高的發展趨勢,給患者的家庭乃至全社會都會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和經濟負擔,因此對乳腺病變在出現的早期進行準確的鑒別與診斷,對于該疾病的及時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可以使更多患者的轉歸更加理想,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質量。目前,常規超聲檢查技術已經時臨床普遍認可的一種對乳腺癌疾病進行篩查的手段,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有些患者的病變會存在異病同影和同病異影等超聲學異常表現,在疾病的診斷和鑒別過程中單純的應用常規超聲技術,出現誤判和漏判的可能性較大。超聲彈性成像技術作為近些年來臨床上新興的一種疾病診斷技術,目前液晶被認為是常規超聲診斷技術的一種有益補充檢查項目,由于人體的乳腺內不同組織的彈性系數水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可以為彈性成像技術對乳腺病變進行準確的的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也是該技術應用的基本原理。通常情況下乳腺惡性腫瘤病灶由一些質地堅硬的組織組成,且會呈現出浸潤性的生長表現,邊界會呈現出星狀或蟹足樣表現,與附近的一些組織結構會發生一定程度的粘連,從而導致其彈性水平明顯降低;而良性腫瘤病灶的表現則與其完全相反[5]。在臨床診斷過程中發生誤診和漏診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部分乳腺腫塊病灶的軟硬度可能并不會完全適用于目前臨床上普遍所使用的5分法評分標準來對疾病的良惡性進行判斷;②不同的組織的彈性系數在實際檢查過程中很有可能出現重疊;③在診斷過程中應用彈性成像技術,對相關的乳腺病灶進行檢查的時候,壓力水平與壓放頻率的綜合指標均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嚴格采用4~5可能效果會更佳理想;④操作者在操作過程中的取樣框即其所感興趣的區域范圍面積相對過小,應該起碼要達到病灶面積的2倍以上,才能夠保證對乳腺病變病灶與周圍組織的相對硬度水平進行客觀的反應。
參考文獻:
[1]曾婕,羅葆明,智慧,等.應用ROC曲線及Logistic回歸模型評價改良超聲彈性評分標準在乳腺腫瘤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8,24(8):704-706.
[2]馮霞,羅葆明,歐冰,等.超聲彈性成像評分標準對乳腺良惡性病變診斷價值的探討[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1,18(1):44-46.
[3]楊琳,馬方,劉嬡嬡,等.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實質性腫瘤定性診斷價值[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29(5):136-137.
[4]智慧,羅葆明,歐冰,等.對乳腺彈性成像5分評分法的進一步探討[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2,23(5):349-350.
[5]茅瑾瑜,朱雪萍,章麗潔,等.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J].腫瘤,2011,26(1):92-93.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