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姣
摘要:目的 探討宮頸出血樣本是否會影響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檢測的結果。方法 采用隨機選取2015年3月~12月我院婦科篩查宮頸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患者900例,選擇其中宮頸出血樣本289例為觀察組,不出血樣本611例為對照組,觀察兩組HPV感染情況。結果 宮頸出血樣本HPV感染率為16.26%,不出血樣本HPV感染率為17.18%,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宮頸樣本出血不會影響HPV感染檢測的結果。
關鍵詞:人乳頭瘤病毒;宮頸出血;HC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sample will affect the bleeding of cervical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detection results. Methods 9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March 2015 to December in our hospital gynecological screening for cervical high-risk HPV infection with cervical bleeding,the samples of 289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blood samples of 611 cases as control group.To observe the infection of HPV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cervical bleeding was 16.26% HPV samples,no bleeding infection rate of sample HPV is 17.18%,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Cervical HPV infection samples bleeding will not affect the detection results.
Key words:Human papillomavirus;Cervical hemorrhage;HC2
宮頸癌是除乳腺癌之外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惡性腫瘤,且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呈年輕趨勢,研究證明,99%以上的宮頸癌與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持續(xù)感染相關,所以,宮頸癌的早期篩查與早期手術治療能顯著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生[1]。本文對我院2015年3月~12月篩查宮頸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900例患者的樣本進行分析,探討宮頸出血樣本是否會影響HPV檢測的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12月常規(guī)篩查宮頸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患者900例,年齡17~72歲,平均年齡(39.06±8.62)歲,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選擇其中宮頸出血樣本289例為觀察組,不出血樣本611例為對照組。
1.2標本采集 標本采集由專業(yè)的婦產(chǎn)科醫(yī)生完成。①以擴陰器暴露宮頸口,用棉拭子將宮頸口過多的分泌物擦去;②將宮頸刷置于宮頸口1~1.5 cm,直至最外側刷毛觸到外宮頸,逆時針方向旋轉3周,停留10 s;③抽取宮頸刷,并插入宮頸樣本保存管底部,沿宮頸刷刻度線折斷刷柄;④旋緊管蓋,避免標本被污染,做好標本標識后送往本院病理科[2]。
1.3檢測方法 HPV定量分析:HPV的DNA檢測通過第2代雜交俘獲試驗(hybrid capture 2,HC2),檢測儀器采用德國凱杰公司的careHPV儀器,試劑購自凱杰公司生產(chǎn)的HPV-DNA檢測試劑盒,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的指示進行操作,采用96孔平板法檢測各個樣本的HPV-DNA載量。HPV-DNA檢測的結果判定依據(jù)主要通過相對光強度單位(RLU)與設置的閾值(PC)之間的關系來判定樣本檢測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當RLU/PC≥1判定結果為陽性,RLU/PC<1判定結果為陰性[3-4]。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EXCEL的統(tǒng)計函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參加篩查共900例,HPV陽性共152例,感染率為16.88%,宮頸出血共289例,HPV陽性共47例,感染率為16.26%;宮頸不出血共611例,HPV陽性105例,感染率為17.18%,兩組比較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女性生殖道內(nèi)的人乳頭狀瘤病毒與一些疾病相關,這些疾病包括尖銳濕疣,鮑恩丘疹以及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和癌癥,目前已有超過100多種的HPV被鑒別出來,根據(jù)這些病毒與疾病的相關性,把這些病毒劃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兩種,現(xiàn)已證實持續(xù)感染高危型的人乳頭狀瘤病毒可誘發(fā)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和癌癥的發(fā)生,所以,宮頸HPV病毒檢測現(xiàn)階段已成為臨床上最常用的宮頸病變篩查方式,而目前主要方法有HC2法、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基因芯片檢測等[5-7]。我院采用的HC2是利用生物體外核酸雜交檢測技術,通過熒光信號放大的手段,在微孔檢測板上進行檢測,可用于從宮頸樣本中定性檢測14種高危型的人乳頭狀瘤病毒DNA,但是根據(jù)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有極少數(shù)的上皮內(nèi)病變和浸潤性宮頸癌患者HPV感染呈陰性,呈現(xiàn)陰性的原因是否與樣本出血量過大有關,出血是否會直接影響HPV感染檢測的結果[8]。
本組資料對900例篩查患者進行分析,顯示出血樣本HPV陽性感染率是16.26%,不出血樣本HPV陽性感染率是17.18%,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樣本出血不會對HPV檢測結果造成影響,HPV感染與出血多少無關。為了防止假陰性或假陽性造成的漏診和誤診,宮頸高危型HPV篩查聯(lián)合宮頸細胞學檢查對于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以及宮頸癌的早期診斷較為理想,優(yōu)于單純HPV或者細胞學檢測。
參考文獻:
[1]黎騁.液基細胞學檢查與HPV定量分析在宮頸癌普查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5,41(3):199-202.
[2]周紅梅.宮頸HPV高危篩查聯(lián)合細胞學檢測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yī)學,2015,35(12):97-98.
[3]李萌輝,李世霞,劉俊田.兩種高危型HPV檢測方法在宮頸癌早期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2013,42(21):1300-1303.
[4]張賀,劉富榮,李萍,等.不同宮頸篩查方案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4,29(3):278-280.
[5]劉平,於艷霞,梁鴻,等.宮頸癌患者的HPV感染情況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1):103-104.
[6]梁慧,付敏,任玲,等.高危型HPV DNA聯(lián)合TCT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6):5829-5830.
[7]楊懷濤,薛德彬,陶祥,等.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陰性的子宮頸癌[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5,44(1):73-76.
[8]付玉梅,張曉坤,梁惠芬,等.HC2-HPV-DNA聯(lián)合TCT篩查宮頸癌早期及癌前病變的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1):1823-1825.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