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張宏賓+謝雯
摘要:目的 對江陰市2013~2015年流感監測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了解其流行趨勢,為今后的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方法 采用real time PCR法對2013~2015年哨點醫院的1590份流感樣病例或肺炎病例的咽拭子樣本進行流感病毒檢測。 結果 2013年11月~2014年2月出現了季節性H3流感流行,2014年2~3月出現乙型流感流行,2015年1~3月出現乙型流感流行,2015年8~9月出現季節性H3流感流行,流感活動存在夏季和冬季兩個季節性高峰,符合南方地區流感活動特點。結論 流感的流行有一定的季節性,且季節不同流感優勢毒株也有一定差異,同時流感病毒的檢出率相對較高,流感監測工作不能放松。
關鍵詞:流感樣病例;流感監測;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influenza surveillance in Jiangyin from 2013 to 2015,to understand the popular trend,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uture influenz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Methods Fluorescence virus was detected by real time PCR in 1590 cases of influenza-like cases or pharyngeal swab samples from sentinel hospitals in 2013~2015.Results There were seasonal H3 flu epidemics from November 2013 to February 2014,and there was epidemic of influenza B from February to March in 2014.The epidemic of influenza B occurred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15,seasonal H3 flu epidemic,influenza activity there are two seasonal peaks in summer and winter,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luenza activity in the south.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influenza is seasonal,and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seasons of different influenza strains.Meanwhile,the detection rate of influenza virus is relatively high,and the influenza surveillance can not be relaxed.
Key words:Influenza-like cases;Influenza surveillance;Analysis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對變異株普遍易感。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3種類型, 甲型流感病毒極易變異,曾經引起20世紀的3次大流行,對人類和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流感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1],落實好流感監測工作十分必要。本市自納入WHO-衛生部流感監測網絡以來,根據《無錫市流行性感冒監測工作方案》開展了一系列監測工作,從中掌握了流感流行的病毒類型及流行的季節性,且對近幾年流感陽性率做了相關分析,對今后的流感防治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2015年哨點醫院就診的1590份流感樣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肺炎病例樣本。ILI:發熱(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缺乏其他實驗室確定診斷依據。ILI%指ILI占門急診病例就診總數的比例,通常反映流感監測點ILI的發病水平[2]。肺炎病例:哨點醫院收治的感染性肺實質(含肺泡壁,即廣義上的肺間質)炎癥病例。
1.2儀器和試劑 QIAcube核酸提取儀(德國QIAGEN公司);QIAsymphony核酸提取儀(德國QIAGEN公司);羅氏480熒光定量PCR儀(瑞士羅氏診斷公司)。QIAamp病毒RNA純化試劑盒-Mini(250)(德國QIAGEN GmbH公司,批號:128038144);病毒DNA/細菌DNA純化試劑盒(192)(批號:148018299,151045722);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聯合測定試劑盒(熒光PCR法) (批號:20121201、20131102、20141201、20150301);季節性流感病毒H1亞型核酸測定試劑盒(熒光PCR法) (批號:20120801、20130301、 20131101、20140801、20150801);季節性流感病毒H3亞型核酸測定試劑盒(熒光PCR法) (批號:20120801、20130501、20131101、20141203、20150701);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RNA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 (批號:20120411、20130501、20140201、20141026、20150901), 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限內使用。
1.3方法
1.3.1標本采集 哨點醫院采集發病3 d以內流感樣病例的鼻咽拭子、含漱液或下呼吸道抽吸液等標本于3 ml ~ 4 ml的病毒采樣管(友康恒業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存放于4 ℃條件下,48 h內運送至本實驗室進行檢測。根據國家相關文件流感防控的工作要求,各流感監測哨點醫院采樣量不得少于5 份/w ~ 15 份/w。
1.3.2檢測方法 將采集的樣本置于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內進行病毒RNA提取,通過實時熒光PCR法(real time PCR法)對流感病毒進行熒光測定,確定型別。根據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聯合測定試劑盒中的說明書,設置相應反應程序,PCR擴增步驟為45 ℃ 10 min;95 ℃ 15 min;再按95 ℃ 15 sec~60 ℃ 60 s,循環45次;單點熒光檢測在60 ℃。當甲型流感病毒核酸陽性時,檢測季節性流感H1、H3亞型、甲型H1N1 (2009)流感病毒核酸,其擴增步驟同上。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用Excel軟件錄入,采用Stat 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定位α=0.05。
2結果
2.1不同月份流感病毒陽性率與型別構成 1590份樣本中,流感病毒陽性249份,總陽性率為15.66%。歷年12月~次年2月陽性率為32.55%,3~6月陽性率為8.78%,7~9月陽性率為16.06%,10~11月陽性率為4.43%。不同月份流感病毒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127.68, υ=3, P<0.01)。流感陽性率兩個高峰在歷年12月~次年2月、7月~9月,而3月~6月與10月~11月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月~6月流行以乙型流感為主,7月~9月,10月~11月流行以甲型流感為主,見表1。
2.2 2013年~2015年不同年份流感病毒陽性率與型別構成 2014年陽性率最高,為20.72%,2013年最低,為8.90%,2015年陽性率為17.33%,不同年份流感病毒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29.65,υ=2,P<0.01)。其中2014年與2015年陽性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013年分別與2014年,2015年的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013年~2014年以甲型流感為主。見表2。
2.3 2013~2015年每月流感監測各亞型及ILI%分布情況 2013 年~2015年流感病毒檢測并未檢測出季節性H1流感,而季節性H3流感、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都隨著季節的變化出現,且流感活動存在夏季和冬季兩個季節性高峰。3年的ILI%除在2013年12月~2014年1月和2015年8月出現了兩個明顯的高峰外,其余呈現平穩趨勢,在10%上下小幅波動。見圖1。
3討論
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極易變異,且特異性抗病毒藥物缺乏,使流感尚不能有效控制[3-4],因而流感成為第一個實行全球性監測的傳染病。根據國家發布的相關文件,本市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流感監測網絡,可以通過監測來動態掌握本市流感樣病例病原分布特征和變化趨勢。
從本次監測結果來看,江陰市流感流行存在夏季和冬季兩個高峰,符合南方地區流感活動特點[2,5]。一方面這段時間由于氣溫的關系,鍛煉的人可能比較少,人群免疫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室內空調的使用率較大,且空氣流通不夠,同時室內外溫差大,易造成流感的流行[6]。3月~6月以乙型流感病毒為優勢株,可推測乙型流感似乎更適宜在較低溫度時期流行,與陳潤莉、侯紅斌等的調查一致[7]。
2013年流感陽性率最低,可能由于首次出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群對自身預防流感的意識增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感染流感的機會。而2014年和2015年陽性率大幅增高,推測可能與近兩年越來越嚴重的霧霾天氣有關,霧霾天氣易導致傳染病的發生和擴散[8],所以在霧霾天出門帶口罩也是預防流感的一項措施。
監測還表明,ILI%僅出現兩個明顯的高峰,與病原學檢測陽性高峰走勢并不完全同步,與高蕾、羅建勇等的研究不同[9],這可能是門急診病例就診總數增加,而ILI病例數并未相應增加的原因。更值得注意的是,3年來并未檢測到季節性H1流感,可能病毒的某些基因有所改變,但檢測試劑盒并未相應調整,造成了漏檢。
流感病毒一直以來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病原體之一,總體來說,該市的流感病毒的檢出率相對較高,流感流行的風險較大,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強防控:①進一步加強流感疫苗接種知識和流感防控知識的宣傳,提高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種率;②在流感活動的高峰期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同時多注意保持空氣流通[10];③對于流感病毒的檢測,需要及時發現新變異株,為國家流感毒株的預測提供依據,為針對性流感疫苗的制備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洪源,王志玉.病毒學檢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277-287.
[2]葛愛華,鮑倡俊,祁賢等.江蘇省2009-2012年流感監測結果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2):123-126.
[3]從克,夏暉.許昌市2011年-2013年流感監測及病毒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4,24(23): 3457-3459.
[4]于曉楠,王斌,楊蕓,等.2012-2013年度上海市虹口區流感監測及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4,15(6):562-565.
[5]黃野能,張建明,鄭燕平,等.2010年-2013年福建口岸入境人群流感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24(24): 3586-3588.
[6]蔣小仙,李均,羅琴等.2326例流感樣病例流感病毒檢測結果分析[J]. 浙江預防醫學, 2016, 28(1): 63-64.
[7]陳潤莉,侯紅斌,莫浩聯等.深圳市福田區2009-2011年流感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2,13(9):689-692.
[8]王惠峰,陶立新.上海市奉賢區2011年-2013年流感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5,25(1):102-104.
[9]高蕾,羅建勇,燕勇,等.2010年-2012年嘉興市流感監測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23(14):2979-2980,2985.
[10]齊秀榮,肖利麗.2009-2011年某哨點流感監測結果分析[J].醫學綜述,2012,18(15):2526-2528.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