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蘭
摘要:目的 進行兒童口腔不良生活習慣造成錯牙合畸形原因和預防措施進行探討。方法 針對口腔不良習慣造成錯牙合畸形患者開展問卷調查,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乳牙期兒童不良口腔習慣主要是吮指,比例為43.30%;替牙期兒童不良口腔習慣主要是舌習慣、吮指,比例為23.40%、22.00%;恒牙期兒童不良口腔習慣主要是偏側咀嚼,比例為17.40%。188例患者中主要不良習慣包括吮指、偏側咀嚼、唇習慣,比例分別為23.40%、20.20%、14.90%。Ⅰ類畸形、Ⅱ類畸形、Ⅲ類畸形比例為64.90%、16.00%、19.10%。結論 兒童不良口腔習慣造成錯牙合畸形主要是Ⅰ類畸形,通過早期糾正兒童偏側咀嚼、吮指、唇習慣,能夠有效預防錯牙合畸形。
關鍵詞:口腔不良習慣;兒童;錯牙合畸形;預防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and prevention of malocclusion in children with poor oral life.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due to poor oral habits,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poor oral habits of children in deciduous period were mainly sucking, the proportion was 43.30%.The poor oral habits of children were mainly tongue habit, sucking,the proportion was 23.40% and 22.00%.The bad oral habit of children in permanent dentistry was mainly side chewing, the proportion of 17.40%.188 cases of major adverse habits,including sucking,side chewing,lip habits,the proportion was 23.40%,20.20%,14.90%.Ⅰclass deformity,Ⅱ class deformity,Ⅲ class malformation ratio of 64.90%,16.00%,19.10%.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bad oral habits caused by malocclusion is mainly class Ⅰdeformity,through early correction of children with side chewing,sucking fingers,lip habits,can effectively prevent malocclusion deformity.
Key words:Oral bad habits;Children;Malocclusion;Prevention
實際中造成錯牙合畸形的主要因素是口腔不良習慣,該疾病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發病率,錯牙合畸形不僅會對兒童口腔美觀造成影響,還會引起口腔頜面組織異常發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口腔功能[1]。本研究將分析我院今年診治口腔不良習慣造成的錯牙合畸形,并對相應預防措施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188例不良口腔習慣造成的錯牙合畸形兒童,患者年齡4~15歲,平均年齡為(8.5±2.3)歲。依據兒童所處牙期進行分組,其中60例為乳牙期,包括32例男、28例女;82例為替牙期,包括36例男、46例女;46例為恒牙期,包括24例男、22例女。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運用自制調查問卷,內容有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和口腔不良習慣,包括8類不良口腔習慣,包括下頜前伸習慣、偏側咀嚼習慣、不良姿勢、口呼吸、舌習慣、咬物、唇習慣、吮指。調查時專職調查員將調查條目含義和內容介紹給患者家屬、患者,較小兒童問卷由家長進行填寫,中學生可自行填寫。
1.2.2檢查方法 口腔醫師全面調查牙牙合情況、唇舌情況、顱面情況,對錯牙合畸形類型進行了解和判斷,并重點問診兒童不良口腔習慣,并有效掌握不良習慣嚴重程度、開始時間等。兒童出現情況不可劃分為不良習慣。
1.2.3錯牙合畸形分類標準 Ⅰ類畸形為重型錯牙合,存在后牙頰舌向錯位、前牙反頜、雙牙弓前突、上牙弓前突、前牙擁擠;Ⅱ類畸形為遠中錯牙合,第一類存在上頜切牙唇向傾斜、遠中錯牙合,第二類存在上頜切牙舌向傾斜和遠中錯牙合。Ⅲ類畸形為近中錯牙合,一側為近中錯牙合,另一側為中性錯牙合關系。
2結果
2.1各牙期口腔不良習慣分布情況 乳牙期兒童不良習慣主要是吮指,比例為43.30%(26/60);替牙期兒童主要不良口腔習慣是舌習慣、吮指頭,比例為26.80%(22/82)、22.00%(18/82);恒牙期兒童主要不良口腔習慣是偏側咀嚼,比例為17.40(28/46)。188例患兒中主要不良口腔習慣包括吮指、偏側咀嚼、唇習慣,比例分別為23.40%(44/188)、20.20%(38/188)、14.90%(28/188)。見表1。
2.2兒童錯牙合畸形類型 Ⅰ類畸形、Ⅱ類畸形、Ⅲ類畸形例數分別為122例、30例、36例,比例為64.90%、16.00%、19.10%。
3討論
當前研究認為錯牙合畸形致病因素并非病理原因,而是因不良口腔習慣等原因造成的[2]。楊濤研究認為具有不良口腔習慣兒童的錯牙合畸形發病率可達87.8%。本研究中,造成錯牙合畸形的前3位口腔不良習慣分別是吮指、偏側咀嚼、唇習慣,比例分別為23.4%(44/188)、20.2%(38/188)、14.9%(28/188)。而乳牙期兒童不良習慣主要是吮指,比例為43.3%(26/60);替牙期兒童主要不良口腔習慣是舌習慣、吮指頭,比例為26.80%(22/82)、22.00%(18/82);恒牙期兒童主要不良口腔習慣是偏側咀嚼,比例為17.40(28/46)。可見不同牙期引起錯牙合畸形的不良口腔習慣有所不同,其原因主要在于學齡前兒童的不良口腔習慣表現為無意識行為,會逐漸形成吮指等不良口腔習慣,進入學齡期后兒童增加了和社會的接觸,很容易因為緊張、害羞等心理出現偏側咀嚼、唇習慣、舌習慣等,以實現對以上不良情緒的緩解,雖然已經存在關于這些不良習慣的認識,但卻無法進行有效控制。實際中若家長沒有對兒童的不良口腔習慣進行糾正,兒童很可能出現不良口腔習慣的強化,進而造成錯牙合畸形等情況[3]。針對不良口腔習慣造成的錯牙合畸形,如果能夠在初期采取有效措施戒除或糾正,將能夠有效減少錯牙合牙合畸形的出現[4]。例如針對存在有明顯偏食習慣的兒童,應當采取強化營養、合理膳食等措施,進而促進頜骨正常發育,并防治維生素缺乏引起的吮指、異食癖。實際中還應當對慢性扁桃體肥大、消化不良等疾病進行預防,進而促進兒童口腔呼吸習慣的改善,進而實現對錯 畸形的有效預防[5]。
綜上所述可知,實際中造成錯牙合畸形發生的重要因素就是不良口腔習慣,實際中兒童不良口腔習慣主要造成Ⅰ類錯牙合畸形,日常生活中應當對偏側咀嚼、吮指、唇習慣進行矯正,以實現對錯牙合畸形的有效預防[6]。
參考文獻:
[1]施偉文.口腔不良習慣與錯頜畸形關系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11):62-63.
[2]胡逸鵬.兒童口腔不良習慣導致錯頜畸形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35):36-36,37.
[3]何洪旭,邵玶,王倫海,等.哈爾濱市3956名學齡前兒童錯頜畸形的發病率調查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1,01(21):118-120.
[4]陳敏,尹敏.紹興地區學齡前兒童錯頜畸形與口腔不良習慣關系的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0):2160-2162.
[5]鄭秀輝.口腔不良習慣與錯頜畸形關系的相關性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8):4358-4359.
[6]努斯來提,王彥.兒童口腔不良習慣導致錯頜畸形的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5,2(2):35,37.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