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小學德育教育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卻與所有學科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需要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之中,才能更好的完成德育教育任務(wù),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德育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首先要構(gòu)建德育教育的大環(huán)境、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者和英語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其次應(yīng)充分抓住學科特點,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本文將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有效策略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落實,小學德育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視,開展德育教育除了要依靠學校的德育工作者,更需要所有班主任、任課教師的配合,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德育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英語學科是一門外語學科,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會獲取許多外國的文化知識。在信息時代下,外來文化的沖擊越來越強,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觀念、積極發(fā)揚本土文化的意識十分關(guān)鍵。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十分必要。
一、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準備
1.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
小學學生的德育教育來自方方面面,包括社會、學校、家庭,而且各方面的德育教育相互依托,缺一不可。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缺失,都可能使其它方面取得的德育教育成果功虧一潰。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言論自由程度不斷提高,言論傳播渠道也不斷拓展,社會言論環(huán)境變得愈加復(fù)雜。而在每個家庭中,家長采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德育教育面臨著較大的變數(shù)和各種不利因素。
在此情況下,學校的德育教育承擔著更重大的責任,必須積極配合社會、家庭方面對學生德育教育有益的部分,并引導(dǎo)學生規(guī)避那些不良的習俗文化和社會風氣。從德育教育的影響力來看,家庭教育對孩子道德思想的形成無疑有最重要的影響,而學生涉足社會的機會較少,社會對學生德育發(fā)展的影響相對較小,學校的德育工作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必須努力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大環(huán)境,將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德育教育進行有效整合,使學生在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2.提升德育教育者的自身道德修養(yǎng)
德育工作者不僅是德育教育的執(zhí)行者和監(jiān)督者,更是學生眼中道德的楷模。所謂最好的教育莫過于言傳身教,德育工作者的優(yōu)秀品行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自身的思想道德認識不斷提高,但如果德育工作者自身的品行不夠端正,也會引發(fā)嚴重的后果,誘使學生走向歧路。因此德育教育者首先要注重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
在小學教育階段,班主任和各個學科的任課教師也扮演著德育工作者的角色,而且相比于專職的德育主任等德育工作者,學生與任課教師的接觸更加密切,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也就越大。小學學生就像一張白紙,全看家長、教師在上面留下怎樣的畫作,教師身上好的品行會在學生的這張白紙上開出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教師身上不良的風氣則會在學生的白紙上留下難以抹去的污跡。因此,教師一定要努力提升自身道德修養(yǎng),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做到一碗水端平,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也要注重方式和方法。這些都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做到的前提準備。
二、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1.在教材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小學英語學科的滲透必須充分與英語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尤其是利用教材內(nèi)容,巧妙的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如果脫離了英語教學內(nèi)容,進行長篇大論的德育教育,就喪失了將德育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的意義,而成為另一個陣地上的德育教育。而且還會占用較多課堂教學時間,影響正常的英語教學進度,學生的接受效果也十分有限,總體來說得不償失。
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方便進行德育滲透的內(nèi)容,比如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就是從禮貌用語開始的,“Hello!”、“Good morning!”、“Thank you!”,在這些基礎(chǔ)知識的教學中,自然就完成了德育教育的滲透。小學學生普遍較為靦腆,不習慣主動與人說話、打招呼,但用英語就不一樣,學生會把它當做一種玩笑和樂趣。所以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平時用英語與人打招呼,見面說一句“Hello!”,接受別人的幫助說一聲“Thank you!”,慢慢的就會形成良好的風氣,幫助學生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2.積極進行課外拓展,同時也是拓展教育的深度
英語作為一門文科,除了基礎(chǔ)的語言知識,還包含許多文化知識,教師如果能抓住文化知識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耐卣购脱由欤梢詭椭鷮W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而且也容易滲透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
比如在講跟顏色有關(guān)的知識時,有一個經(jīng)典的問句:“What color is it?”,教師可以指著不同的物體讓學生回答。為了融入德育教育,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我國的五星紅旗,然后讓學生分別回答國旗的底色和五角星的顏色。這時候有些學生就會產(chǎn)生疑問,問什么我們國家國旗的底色是紅色,五角星的顏色是金色,教師可以就這個問題展開延伸和擴展,介紹國旗的產(chǎn)生等相關(guān)文化背景知識,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dǎo)和啟發(fā),從而完成德育教育的滲透
新課改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英語教學應(yīng)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應(yīng)采取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比如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話劇表演、小組合作學習等。在這些活動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dǎo)和啟發(fā),從而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內(nèi)容。比如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對話練習,場景是在學校中的第一次相遇,學生進行對話時肯定會問對方的名字,有些學生會用“What is your name?”,這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dǎo):“這種問話方式雖然沒有錯誤,但有些生硬,如果使用May I have your name?就會顯得溫和而又禮貌。”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內(nèi)容,一定要注重“滲透”二字,通過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與學科教學的緊密結(jié)合,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丙芬,溫貴田. 淺談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6):109.
[2]趙吉. 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淺述[J]. 現(xiàn)代交際,2015,(04):147.
[3]王小嵐. 情·理·趣——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4,(S3):579+596.
[4]丁優(yōu)芳. 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滲透德育教育——淺談小學英語情感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1.
[5]包立偉.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應(yīng)用信息技術(shù)提高課堂交互有效性的策略淺析[J]. 文史月刊,2012,(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