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娜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的培養,才能促進學生終生學習和發展。如何能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也可提高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達到雙贏的效果,這是每位老師所期盼的結果。經過幾年的歷史教學實踐與探索,我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和思考。下面,我就培養學生展示習慣方面談談我的認識。
一、實行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展示積極性
1.讓學生現場觀摩課堂
讓學生觀看展示課視頻,現場觀摩高年級學生的各項展示活動,并組織學生談感想、談認識。大部分學生都談到很佩服學哥學姐能在任何場合進行精彩展示,毫不膽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如此。我告訴他們,其實那些學哥學姐剛進校的時候,和他們一樣不敢展示,甚至有些還不如他們,他們是通過不斷的努力,一次次的戰勝自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績。我鼓勵他們:“如果你們從今天開始,大膽走出第一步,你們會比他們更棒!相信自己,加油!”
2.開展多元化評價機制
學生有了展示的意識,但還不夠積極,為了調動更多學生參與到課堂展示活動中,課堂引入了不同的評價措施,其中以班級考核加分為主。下邊我就自己在課堂考核實施情況進行說明。
(1)堅持開展常規考核 。鼓勵學生積極展示,無論展示結果正確與否,學生每展示一次,給個人和小組量化考核各加2分。
(2)實施分層考核。為了鼓勵C層學生多展示,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實施分層考核。1、2、3號學生展示講解加1分,4、5、6號學生展示講解加2分,如果5、6號學生展示精彩,受到同學或老師的稱贊,考核加2.5分。
(3)關注對特殊學生的考核。在展示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展示的同學每節課都那么積極,不展示的同學卻很少站起來,就算想站起來,也搶不到那些展示積極的學生前邊。針對這種情況,我專門進行了學科長和小組長的培訓,并針對不展示學生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在考核方面注重發揮小組作用。具體措施為:展示小組輪流展示,使每人都有展示的機會,這次我上黑板展示,下次就是你,下下次就是他......以此類推。
各學習小組可以根據自己小組的情況,讓每個學生制定一個歷史課堂每日展示目標,只要突破這個目標,個人考核就可以適當獎勵加分,小組考核不變。如:某同學第一天制定的目標是一天展示兩次,只要她今天在所有課堂上展示兩次,除了展示加分外,個人另外獎勵2分,如果突破2次,展示了三次就再獎勵加3分。如果持續幾天她都實現了自己的目標,那么就在組長的協助下,把目標定為每天展示3次。這樣,那些不經常展示的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課堂參與度高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慢慢的課堂展示自然也就成了一種習慣。
(4)在班級開展評優樹模。結合班級量化考核,班級每周、年級每月評選一次課堂展示星級學生,并給予表彰獎勵,其中展示之星評選就以課堂考核為標準,另外,班級、年級、學校還組織星級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歷史學科社團課外活動,以此來激勵學生。
二、加強方法指導,提高學生展示能力
最初展示課上,我從規范使用教鞭、站姿、板書書寫、語言表述(如:“我代表我們組展示來展示”、“我展示完了,誰還有不同的看法請舉手”、“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要質疑、我要補充”)、課堂上的謙讓,還有如何尊重展示學生等方面進行了一個月左右的循環反復培訓,保證課堂在學生自主情況下有序的進行,只要學生動起來,站起來、說起來,量化考核都有加分。
但是,課堂展示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教學服務,課堂是否高效主要取決于學生展示是否高效。如果,課堂上學生總是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或展示前沒做好準備,顯然會浪費課堂時間,影響課堂效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學生展示能力,真正達到課堂的高效,結合我的指導意見,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一起討論,重新修訂了歷史課堂考核細則。第一,展示內容必須是經過深思熟慮,與所學歷史知識點密切相關;第二,展示不僅僅是講過程,更重要的是講清分析思路,注重方法的歸納和總結;第三,展示學生和展示小組在展示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不能加分,嚴重還要扣2分;第四,展示難度不同,考核分值不同,展示簡單的問題(如口答)考核加1分,展示講解有分析過程加2分,展示歸納總結到位或受到老師特殊表揚的加3分。
三、采取不同方式,規范學生展示行為
通過一學期的課堂展示習慣培訓,大部分學生都能按要求去做,養成良好的展示習慣。但是,課堂上總有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出現,常規做法是根據情節在個人和小組量化考核扣1-3分,另外還可以采取其他懲罰性措施。比如,針對回答問題特別積極但不尊重其他學生展示的、搶著回答問題的、不懂得謙讓的學生,第一次給予警告,第二次量化考核扣2分,可是仍有人會有第三次,第四次......,考核措施對于他們好像根本不起作用。
針對這種不良的展示現象,我讓學生開展課堂展示習慣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暢談自己對習慣養成和學習效率的看法。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認識到良好展示習慣的重要性,還有些學生從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其中有一個學生說:“我知道我不良的展示習慣影響了課堂,可是有時候就是管不住自己,今天開始,我想給自己制定一個懲罰措施:如果我課堂上再不規范,就連續三節課不說一句話,不問一次題,不走動一次,請組長和科代表監督我。”有一天他犯錯以后,他真的這樣做了,后來我與他談到這次感受的時候,他說了這樣一句話:“看著別人展示,我太羨慕了,幾節課沒說話把我憋得呀?!焙髞砜拼磉€透露說:“他在教室給其他同學說,三節課不說話,比判了死刑還要命,以后一定要管好自己?!彼?,我們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懲罰措施,只有適合學生的管理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采取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是為了激勵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展示習慣,但真正的展示習慣是將外驅動力轉化為內驅動力,形成課堂展示的行為自覺。有幾次和學生在閑聊的時候,一同學對我說:“我展示不是為了加分,只是想說出我的想法。”還有另外一個學生說:“展示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了,不展示反而做不到了。”
良好的課堂展示習慣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我們每個老師都應對學生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努力地耐心培養學生課堂展示習慣,以良好學習習慣促進良好學風形成,以良好學習促進學習成績整體提升。多一個好習慣,心中就將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個好習慣,我們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