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百分數”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百分數的概念。這一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百分數在學生生活、社會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大部分學生都直接或間接接觸過一些簡單的百分數,對百分數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引導為輔的策略,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在積極思辨中發現、在具體運用中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從而體現了教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境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讀、寫法;知道百分數在實際生活、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能夠正確讀寫百分數。弄清分數百分數的異同。會用百分數分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搜集信息、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等學習方法,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求知欲,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使學生能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求知欲,并適時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百分數的意義。
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四)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收集百分數的資料。
2.計算機課件等。
(五)學生現狀分析
本班學生人數54人,大部分學生課外知識較豐富,有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反應靈敏,很好地表現自己,學習熱情高。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分數,知道分數可以表示兩個量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而且在生活中對百分數已經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部分學生能說出每一個具體百分數的含義,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不過大多數學生對百分數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
二、教學設計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新
師:同學們平時喜歡看足球比賽嗎?下面我們來看一場足球比賽。(課件播放江門市“迎亞運”足球比賽片斷)
1.設疑質疑
(提出問題,體驗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師:在剛才的比賽中,新會隊獲得了一次罰點球的機會,如果你是主教練,你會選派隊員去罰點球呢?(學生自由發言)
生1:我要看這位隊員在平時訓練中的表現
生2:我會讓在本場比賽中發揮最好,進球率最高的球員去罰點球
生3:我會從技術水平差不多的球員中,挑選心理素質最好的
出示課件表格,讓學生看到三位球員以往的點球戰績,討論會安排幾號球員去。
新會隊球員 罰點球總數 進球總數
9號 20 18
3號 10 7
5號 25 21
生1:我會讓5號去,因為它進球最多。
生2:我不同意,因為罰點球總數不同,所以不能這樣比。我認為讓9號去,因為在罰點球中,他失球最少,說明他水平高。
生3:我認為要看他們的進球率。假設都罰點球100個,3號進球88個,9號進球90個,而5號只進86個。所以9號最合適。
師:剛才同學們據理力爭,那么你認為從哪個角度來衡量隊員水平更公平?
生:按進球率
師:為什么剛才的同學要把分母化成100呢?
生:方便比較它們的大小
2.導入新課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問題時為了便于比較,把分數轉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你知道這樣的分數還可以怎樣表示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百分數。(板書課題:認識的百分數)
3.感受百分數的作用
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百分數,哪些數據用百分數表示更簡潔一些。請大家用同樣的方法幫科技小組解決他們在進行種子實驗時遇到的問題。(課件出示表格)
師:哪個品種的發芽情況最好呢?
自己先獨立做,然后小組交流、比較、匯報,進一步感受百分數的作用。
生匯報:一號品種發芽種子數占實驗種子的,即;二號品種發芽種子數占實驗種子的,即;三號品種發芽種子數占實驗種子的,即,這樣一比較,二號品種發芽情況最好。
師:對,把分母變成100,比較起來非常方便。
【評析:本節設計,教師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足球比賽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學生很快地進入了最佳的學習狀態。通過創設“足球比賽罰點球—種子發芽率”等系列問題情境,將“百分數的意義”以“問題串”的形式巧妙地貫穿其中,使學生體驗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p>
(二)探索新知,研究意義
1.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1)小組合作交流。請同學們拿出自己課前搜集的關于百分數的資料,在小組內說一說內對某個百分數的認識。
(2)感受百分數的優越性。人們為什么喜歡使用百分數?使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呢?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異同?
(3)開展信息發布會。教師出示課前學生收集的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讀,進一步理解百分數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一種關系。
師:課前大家都收集了很多百分數,待會我們來開個信息發布會。大家先在組內交流一下,把你們組最有價值的信息向全班發布,好嗎?(每組代表用展臺展示并講解,并選一個小主持人來主持:你收集的百分數表示什么?你從中了解了什么?有什么建議?)
教師用實物投影出示學生收集的信息: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卻不砍伐自己國土上的樹木來做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我們要注意保護環境,減少樹木過度砍伐……)
○據了解,某西歐國家發射人造衛星的成功率為91%,我國發射人造衛星的成功率是100%。(我們可以看出什么?中國的航空航天技術在世界居于領先地位,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自豪嗎?)
○人腦的重量約是人體重量的2%-3%,一個兒童體內80%是水分。人體中,除了人腦以外的重量約是人體重量的97%-98%。(我們每天要多喝白開水,及時補充水分,這樣有利于身體健康……)
○我省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我省還有少數貧困地區的孩子沒有書讀……)
信息發布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百分數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評析:教師讓學生通過課前收集含有百分數的信息進行交流,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而且也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數感?!?/p>
2.探究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師:通過自學,你還有什么問題?
課件出示:
(1)一堆煤重85/100噸,運走它的。
(2)鴨的只數是雞的70%
師生討論:
(1)這兩句話中的三個分數,哪個是百分數是?為什么?
(2)噸為什么不是百分數?
師:誰能說出百分數和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百分數與分數不但讀法、寫法不同,而且意義也不相同:分數既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又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百分數只能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它是一種特殊的分數。也就是說,分數后面可以帶單位名稱,也可以不帶單位名稱。百分數不能表示具體的數量,不可帶單位名稱的。
【評析:為了讓學生明確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區別,設計了這兩道題,通過小組討論進一步加深了對百分數的認識。】
3.指導學生寫百分數
(1)師: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是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板書:%)比如寫成22%(板書:22%),讀作:百分之二十二(板書:百分之二十二)。
師:(指板書)誰來黑板上隨意寫幾個百分數呢?(學生自由到黑板上寫)(像22%、90%、70%等,就是百分數)
(2)這些百分數那些寫得漂亮,有的哪個地方需要改進,使學生自己發現書寫方面的問題,從而指導書寫。
(3)教師布置寫5個百分數的任務,在寫的過程中突然叫停,讓學生說一句帶百分數的話描述自己的書寫情況,叫其他同學才自己寫了幾個。
(三)鞏固強化,應用拓展
1.做課本第91頁讀一讀,說一說。(實物投影出示)
2.寫出下面的百分數。(課件出示)
(1)某造紙廠2008年完成生產計劃的百分之一百二十。
(2)女性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
3.選擇適當的百分數填空。(課件出示)
2% 15% 120% 98% 100%
(1)淘氣的爸爸是個著名的牙科醫生,經他主治的患者治愈率達到( )
(2)今天上課,由于同學們認真學習,積極動腦,學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
(3)小汽車的速度是大客車速度的( )
師:在短短一節課的相處中我發現我們班同學學習氛圍特別濃厚,上課發言積極踴躍,真是一個百里挑一的好班級。老師剛才用了一個成語,是什么?你能用百分數來表示它嗎?那百發百中呢?十拿九穩呢?平分秋色呢?一箭雙雕?半壁江山?
【評析:練習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數學在生活中的“用”,如“百里挑一”、“十拿九穩”、“百發百中”等讓學生根據這些成語寫出相應的百分數。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百分數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生活化價值?!?/p>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百分數,你有什么收獲?百分數就在我們身邊,希望同學們帶著對百分數的認識和理解,到生活中去尋找更多的百分數。 最后老師送你一個成功的密訣,那就是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課件出示:天才= 99%的汗水+1%的靈感)
【評析:教師并沒有把結尾看成是搞形式,走過場,而是始終如一的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貫穿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當中去。在這個結尾中,教師充分考慮所學內容的特點,準確把握學生的思維實際,適時地把總結的權力放給學生,實現了從“要我總結”到“我要總結”的思維轉變,如最后教師送給學生成功的密訣:“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p>
三、教學反思
1.整節課的教學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蔽以诒竟澱n的教學中,無論是在引入課題,還是在鞏固練習中,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此外,還安排了讓學生交流在實際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數這一環節,師生共識、共享、共進,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樣,使數學與學生的知識與經驗緊密地聯系起來。充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讓“數學”生活化,貼近生活,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把生活和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明白知識來自于生活。
2.這堂課還體現了一種新的理念,用教材或依托教材展開、擴充教材的新教材觀,不拘泥于已有教材,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在巧改教材,努力做到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3.《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類生活、勞動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課程內容應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從而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進而有利于數學學習的生活化、情景。在教學中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引導為輔的策略,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在積極思辨中發現,在具體運用中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在這一愉悅的課堂中,學生能力得到了發展,個性能得到了張揚。
四、蓬江區環市街中心學校數學教研員周一安老師點評:
吳順超老師執教的《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這一課時,主要有以下三個亮點:
1.上課時,吳老師組織學生觀看了江門市“迎亞運”足球比賽片斷。課始,他從新會隊的比賽引入,通過出示圖片、語言描述等教學策略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教學情境,很自然的過渡到了新的教學內容之中。
2.為了讓學生體驗百分數,在教學中,吳老師設計了“課前搜集的關于百分數的資料,在小組內說一說內對某個百分數的認識”、“讀一讀,說一說”、“選擇適當的百分數填空”、“寫出百分數”等幾個環節,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通過這樣的一些練習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也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3.吳老師設計的練習的設計更是充分體現了數學在生活中的“用”,如 “百發百中、十拿九穩、平分秋色、一箭雙雕、半壁江山”等讓學生根據這些成語寫出相應的百分數,又如最后他送學生一個成功的密訣,那就是“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這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百分數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生活化價值。